这其实是霍棱的借口托词,他实在是被老于一板一眼的做事风格折腾草鸡了,有些话就不敢如实告知。
真实的情况是张昭把他的发小带过来之后,也没用上一个周,霍棱就发现这个叫于忠的家伙真得适应不了车间环境,规章制度倒是还能慢慢适应,劳动强度什么的也能扛住,毕竟是石材厂混过的,那也是个力气活,可他根本就不能在一个位置上老老实实的呆上八小时,机械般重复着单一枯燥的动作,跳脱的性子熬不住。
马军教过他,什么样的人适应什么样的工作,霍棱考虑之后马上给于忠调整了工作,就在车间做零工杂活,哪个机台太忙他就过去帮忙,哪个机台废品太多他专门过去处理废品,车间一些紧急任务都要调人去完成。可不是霍棱因人设岗,车间每个班组都有一两个此类灵活调动的杂工,就是工资稍微低了一些。
霍棱让他去适应两天,询问他的意见,对方欣喜若狂,完全不在意每个月少挣得一两百块钱。
这些零杂工还有一个非常要紧的任务就是负责职工的饭食,每天饭点前一个小时就要把饭钱收上来记录好,必须在饭点前把饭买回来,再分发到每一个职工手中,不能耽误职工吃饭。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活,不能细心一点的话,会经常出现某个职工的饭买错了或者干脆漏掉了,这样这个职工就要饿肚子工作。
而且一下负责买六十几个人的饭,这其中肯定会有利润盈余的,原本这些盈余需要缴纳进班费集体使用,可这些盈余的数值极不稳定,弹性很大。比如在刚开资那一个周,每天能收上三百块钱去买饭,可开资前一周就很可能收上一半的钱。你去买三百块钱的东西跟买一百五十块钱的东西,折扣指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不好计算,久而久之,这一部分盈余就被放弃收入班费,归买饭这个职工个人所有。
这里面就有缝隙了,买三百块钱的东西,十分之一的折扣是正常的,应该说是至少十分之一——谁都是这么想的。
当时铝材职工的平均工资在一千一百块钱左右,每天工资在四十上下。也就是说,买饭这个职工除了每个月的固定工资,还会多出这一部分额外收入,甚至相当于半个人的固定工资,还外带自己的饭钱。
那么好吧,到底谁来买饭呢?
带班长决定……
马军在的时候做出决定是,每一个机台每天出一个人买饭,必须轮换。
这个决定是有弊端的,因为出去买饭不是固定岗位,‘业务’不熟练,开始的几个月几乎天天有职工饿着肚子工作,而且出去买饭这个人也不能得到十分之一的折扣,这就算是白白损失了一个人一天的工资。
但相比起在没有严格采买制度而任用专人去采买引起的连锁反应,以上的弊端几乎不算是麻烦。可谁又会因为每天二三百块钱的采买去制定制度呢?毕竟这只是一个班组而已。所以马军规定,每天出去买饭的人,必须多买二十个排骨包子,预留给漏掉饭菜的职工。谁要是没有这个能力做到用现有的钱多买一部分包子,就不用出去买了,毕竟我不能让你自己掏钱去买这个包子,一个排骨包子两块钱呢。
事情在于忠出去买饭的时候,悄然发生了变化。
连续三天时间,因为生产进度的原因,轮换到出去买饭的机台抽不出人来,霍棱就让于忠去了,也是想趁机试探观察一下对方。
而于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因为接触时间太短,霍棱也看不清,也仅仅知道对方不是一个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可三天后他就知道了。
第一天买饭回来,于忠不仅用比市场价格略低一点的价格买回来所有职工的饭菜,还外带二十个排骨包子,三个卤鸡腿一个烧鸡。
然后他把卤鸡腿与烧鸡送给霍棱、张喜亮,并把之前收上来两人的饭钱退还……
那什么叫比市场价格略低一点的价格呢?
还用包子打比方,别人去买芸豆包子一块钱一个,他第一天去买四块钱五个,不要少看这多出来的一个包子,要知道六十个职工每人掏了四块钱买四个共二百四十个包子,他却买了三百个包子回来分给每一个职工——每一个人多分了一个,然后再外带三个卤鸡腿一个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