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饭点,李姓书生用一个大盆端着打好的饭菜,向自己的军帐走去。
沿路很多士卒都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有人好奇。
因为他的晋升速度。
李姓书生是半年前来到镇北城的,他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从一个普通文职站到了军师的位置上,整个过程中没有半点虚假,全靠着实打实的军功。
有人倾慕。
因为他的运筹。
李姓书生数次根据西北士卒们的调动,判断出他们的真正目标并加以拦截。
有人佩服。
因为他的决断。
在一众谋士都希望固守镇北城的时候,李姓书生提出了出城的建议,列阵于埋骨战场上,有意识地保护了千千万万的凉州百姓。听说他还为此立了军令状,若是大军溃败,他会留队断后。
当然,几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有尊敬。
因为他不同于别的谋士。
李姓书生不仅能在后军筹划,还能亲自披甲上阵,带领士卒们执行任务。
在镇北城这样的军伍重地中,李姓书生简直就是天生的领袖。
将军说书生的名字叫李修。
除此以外,关于他的出身经历,将军一字都没有提。
好在士卒们都是爽快人,他们不会也懒得去管别人的出身来历,对他们来说,跟在李修身后能挣军功,能挣很多很多的军功,这就够了。
但士卒中不乏有观察细致的人。
他们发现镇北城的很多高层都在有意识地避开李修,即使撞见了也会假装没有看到,实在避不开了,才会寒暄两句,声音和眼神都带着复杂的意味。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短暂的疑惑埋藏在战争中,无人过问。
但总有人知道答案。
李修走进了军帐,一边吃饭,一边对着地图研究战术。
没过多久。
帐帘被人掀开,封不悔走了进来。
他提着一杆铁枪,枪杆和黑衣上都沾着血迹,显然是刚从战场归来。
他把枪放到墙边,捧了一把清水抹去脸上的灰尘,坐到李修旁边开始吃饭。他确实累坏了,就着腌菜吃了一大盆的白饭,又从桌下取出酒水喝了一大口,才感觉重新活了过来。
“封叔,找到了吗?”
李修看着他问道。
封不悔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找到人在哪,但基本上可以确定,眼下这种状况就是由于她的存在。”
两人说的状况是目前战场上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
不管是之前就驻守在镇北城,还是新派来的增援力量,都是军伍中的绝对精锐。
反观西北域外,他们没有足够的武器,战士们连甲胄都穿不齐全,马匹连蹄铁和鞍鞯都没有配备,还有一些人连武器都没有就奔上了战场。
所以在以往的战事中,镇北城的精锐往往能胜过数倍于自身的西北部落战士。
然而。
战事开始这两个月以来,虽说西北部落战士的死亡仍多于镇北城的士卒,却只多出了不到三成,和以往的数倍相比差了太多太多。
地点都是在埋骨战场。
士卒们的实力比以往更强。
除去这两点,最开始的时候,镇北城还以为是指挥官的问题,后来通过越来越多小规模的战斗发现,问题的根源不在镇北城,而在于对方。
那些西北部落里的战士太勇敢了。
不,已经不能用勇敢形容。
应该说凶狠。
他们似乎忘了害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同时忘了疼痛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就算断手断脚,他们也会继续冲阵,一些没有分到武器的,还会以自己的躯体当作盾牌,以牙齿和地上捡到的白骨当做利刃。
这种不怕死的冲锋,不管在战斗中,或者在精神上都给镇北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李修现在做的,就是查清这种奇怪状况的具体原因。
在此之前,镇北城有意抓了一批俘虏,通过对俘虏们的审讯,发现他们竟然把这场战役当作了上天的指引,他们还自称是新时代的先驱者,甘愿为开创新时代付出生命。
在潜意识里,他们也不认为死亡就是最终的归宿,反而当作了新的开始。
这种情况很诡异,但并不奇怪。
引路人的信徒就是这般思想。
引路人的净土世界能够蛊惑人心,如果他用净土控制了西北战士,一切便有了解释。
但前月不良人就送来线报,引路人离开平泉城后应该是去了荒域,而没有去向西北。
那会是谁?
还会是谁?
答案并不难猜。
除了引路人,掌握着净土世界的只剩下他的弟子,那位夜幕的圣女。
引路人曾在西北洒下了种子,得到了无数信徒,现如今引路人老去,圣女顺势成了这群信徒的引领者。
李修坚信这就是答案。
他让封不悔深入西北调查,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
“夜幕圣女就在西北。”
封不悔再次说道。
李修想了想问道:“确定她是玉柳先生和谢先生的弟子?”
封不悔说道:“确定。”
李修嗯了一声,皱眉思索着,手指轻轻敲打桌上的地图,沉默片刻后说道:“我准备围杀圣女。”
封不悔怔了怔道:“什么?”
“我准备围杀圣女。”
李修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想法,顿了顿后说道:“不管她以前是什么身份,就凭她现在做的事,别说玉柳先生和谢先生不在,就算他们在这,都没理由出面阻拦。”
封不悔没有反驳。
如果一切的根源真的在夜幕圣女身上,那围杀了她,便等于救了镇北城万千将士,怎么看都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问题在于如何围杀。
封不悔提醒道:“她可是领域境。”
镇北城有数十万铁骑,通晓各式军阵,即便夜幕圣女是领域境,一旦被军阵围困,也只有死路一条。
但圣女怎么可能深入军阵?
这样一来,想要围杀夜幕圣女,便只有靠镇北城的一品高手,怎么看都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