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对袁炜这个人还是有些了解的,他记得历史上严嵩被“开除”了之后,就是这个叫袁炜的家伙进了内阁,成为首辅徐阶之下的次辅,其权力还在吕本之上。
因此他早就对袁炜做过调查,因此他虽然没有见过袁炜本人,但是对他的履历和过往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袁炜此人算得上是少年得志,他从十岁开始专习八股文,读书过目则成诵。
十七岁补县学生,熟读经史,以博雅称冠一时。
嘉靖十六年,他参加乡试,获得第二名。第二年,夺得会试第一名会元。
殿试时,内阁最初拟定陆师道为状元,嘉靖皇帝御笔批作二甲第五名,改袁炜第一。
文华殿读卷时,又因袁炜言边事过于率直,又将其改第三,擢茅瓒第一。
袁炜性行不羁,说白了就是他娘的好色,喜欢声色犬马,因此曾被御史包孝弹劾,但嘉靖皇帝重新这个家伙,并没有因此而治他的罪。
任侍读后,久直西苑,靠给世宗撰写“青词”得宠,眷遇日隆。
这“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
而袁炜就是以写“青词”著称,他就是因为一幅长联获得了嘉靖皇帝的青眼有加。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此联在当时脍炙人口,无人不知。
嘉靖三十五年,内阁推举修撰全元立掌管南京翰林院,嘉靖皇帝不准,特用袁炜。
袁炜上疏请辞,愿以原官供俸,世宗大喜,立刻提拔袁炜为侍读学士。
两个月后,又手诏袁炜为礼部右侍郎,第二年,加太子宾客兼学士,赐一品服。
另有一次,西苑永寿宫有一只狮猫死了。世宗十分痛惜,为猫制金棺葬于万寿山之麓。又命在值诸儒臣撰词超度。大家都窘然无措,不知如何落笔。
惟有袁炜挥笔成章,文中有“化狮作龙”等语,最合圣意,嘉靖皇帝龙颜大悦,于是,袁炜又得到了提升。
袁炜自负能文,见他人所作,稍不称意,便大肆诋毁、讥诮。
就连他的得意门生也毫不留情面,但他却也慧眼识才。
在历史上,他任会试主考官。此科一甲前三名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先后全都位至内阁宰辅,成为万历朝的名臣。
袁炜是明代少数可以称之为“神童”者之一。
据说他出生前,父母于同日都梦见一黑龙降临其家。果然,袁炜生而黧黑,双瞳炯炯如电,短小精悍,精绝颖异。
他五岁时便能作对子,而且多有奇特之语。
十岁时,他跟随父亲到家乡的清道观看县令审案。
因他人小站在最前面。县令见他神情专注,气宇不凡,就问:“这是谁的小儿?”
他父亲答道:“在下小人的犬子。”
县令又问:“他会不会作对子?”
其父答道:“刚刚开始学。”
县令这时看见道观上空,有两只白鹤翩翩飞舞,便出了一对:“三清殿上飞双鹤。”
袁炜应声答道:“五色云中驾六龙。”
知县忍不住高声对一旁的学正连连说:“答得好!答得好!”
学正说:“只能说他用得好,这是林洪宫词中的‘五色云车驾六龙’的活用,一字之改,大概他刚刚读过这首诗。”
县令说:“这也不易。”
接着县令又给袁炜出了一联:“骰子四方开六面。”
袁炜立刻又对出:“丈夫一德贯三才。”这回连学正也不得不佩服小袁炜的对答如流,称赞他:“真是个神童。”
当然,袁炜的这些传奇,苏超却不认为这些事情是真的,他觉得这个“神童”故事就是后人牵强附会加上去的。
要不就是袁炜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传出去的,不然别人怎么会知道此事?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当了内阁次辅之后,有人为了拍他的马屁硬生生的给他加上去的。
对于这种故事,苏超在前一世的时候见得得多了,哪个名人没有一个辉煌的童年?
不过有一点苏超不能不承认,这个家伙的确是有才之人,诗词写得是相当的不错,他还记得袁炜有几首诗词是他在前一世的时候就背过的。
比如袁炜的那首《中秋雨不见月》:
病夫愁思到秋中,凝望清光对碧空。
谁道重云遥夜合,翻听鸣雨万家同。
香飘蟾窟虚传桂,人静歌楼暗度鸿。
想是嫦娥怜独赏,冰轮深闭广寒宫。
还有一首是《莫中江自云间入都喜赠》:
苍茫日色照寒城,独卧空斋午梦清。
忽报云间词客至,起寻冠履笑相迎。
骚人楚泽千年调,太史周南万古情。
更拟芳尊过雪夜,碧霄春动郢歌声。
从前一世对袁炜的了解,以及这一世对袁炜的调查,苏超心里已经知道如何对付这个即将进入到内阁的次辅了。
同时苏超也记得,袁炜的寿命并不长,好像是死在了嘉靖皇帝的前面。
因此苏超也没有把袁炜当做一个大对手,他觉得有徐阶这个老家伙在,袁炜就是再厉害,也强不过徐阶这个首辅就是了。
苏超已经想好了,只要这个袁炜不给自己添堵,不给自己找麻烦,那自己就由他去好了,不然想要收拾他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苏超知道袁炜是因为擅长“青词”而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要是他不知趣而得罪自己的话,那自己就让他栽倒在“青词”上。
文字狱的手段苏超是很清楚的,只要把这个手段用上,找一些人来,在袁炜的诗词中挑毛病,总能找到他疏忽的地方,这样的冤狱那是一弄一个准。
苏超相信以嘉靖皇帝这么笃信道教,只要在袁炜写过的“青词”中挑出一些毛病来,然后叫人以此弹劾他,嘉靖皇帝就算不治罪与他,也会疏远与他,甚至将其踢出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