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不必多礼了,请坐吧。”苏超笑道。
康武和葛白冷在苏超的对面坐下,三人中间隔着一个石桌。
苏超顺手拿过来两个茶杯,放在他们二人面前,然后给他们各倒了一杯茶,笑道:“两位将就一下吧,牛本成这里也没有什么好茶,就当是润润喉咙吧。”
葛白冷先是谢过了苏超,然后便从怀里取出一个纸包来,笑道:“钦差大人,下官这里倒是带着茶呢,大人要不要试试下官的茶?”
苏超惊讶的笑道:“哦?葛大人还随身带着茶呢?”
葛白冷笑道:“下官习惯了这个茶的味道,因此不论是哪里,下官都会随身携带一些的。”
康武笑道:“钦差大人不知道,老葛这人就有两大爱好,一个是茶,一个是烟,至于酒色嘛,他倒是不在意。”
一听到烟字,苏超便眼睛一亮,他对这个东西已经想了很久了,在京城的时候他倒是见房有金抽过,当时他也想要一些来抽,但是那是跟房有金不对付,也就没有开口要。
到了后来两个人已经是仇敌了,苏超更是不能要了,于是这事儿就放到了一边,他也没有想起来。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现在这具身体还没有养成烟瘾,因此即使他还残留着前一世的心瘾,但是只要不见到烟,或者听到这个字,他还是不会犯心瘾的。
但是这时康武这么一说,他的心瘾即刻便被勾引了出来。
“葛大人有烟?也带着吗?”苏超忙问道。
葛白冷一听,也是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苏超会问这个。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大明虽然有烟草在了,但是远没有传播开来,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才有吸烟的恶习。
但是这个时候的人还没有认识到烟草的危害,只是当做一个爱好来吸而已。
“下官当然带着了,下官已经离不开这个东西了,比喝茶还要有瘾。”葛白冷笑道。
他说着,便解下腰间的一个锦袋,打开来,又从里面取出三个更小的锦袋,然后分别打开。
那三个锦袋中一个装的是碎烟叶,一个装着的是一值一扎长的烟袋,最后一个锦袋里装的却是一个火折子。
葛白冷笑道:“钦差大人,这便是下官的宝贝了。”
苏超伸手拿过那个装着烟草的锦袋,捏起一些来,放在鼻子下面闻了一下,然后笑道:“葛大人,你这烟叶倒是不错啊,不过要是切成烟丝就更加好了。”
葛白冷喜道:“钦差大人也是好烟之人?”
苏超笑道:“我以前倒是抽这个东西,抽过一段时间,只是后来给我供烟叶子的人死翘翘了,结果我在京城里也就找不到有人卖了。
京城里抽这个东西的人极少,不像南边这样还能见到。”
他说完,便对身边的熊霸说道:“老熊,你去帮我拿张纸来,我要卷根烟抽。”
熊霸忙应了一声,转身进去廨房里拿纸去了。
“钦差大人,下官那里倒是还有些存货,大人要是愿意抽这个东西的话,下官叫人给您送来一些。”葛白冷笑道:“下官的烟都是从南洋来的上好烟叶子。”
康武笑道:“还用老葛你的烟叶子?康某就知道这城中哪里有卖的,一样是上好的东西,钦差大人,回头康武便叫人给您送来十斤八斤的。”
苏超惊喜的说道:“福州城就有卖的?”
“有,福州城也有一些人在抽这个东西,只是不多而已。”康武笑道。
葛白冷说道:“钦差大人,下官这次来福州城倒是带了一斤,我这就叫人去取了来,钦差大人您先抽着,回头再让老康去买。”
说话间,熊霸拿了一张宣纸出来,递给苏超。
苏超撕下长方型的一条,然后卷了一根烟,然后点燃了,小小的吸了一口。
他知道现在这具身体未必就能适应这烟草的刺激,因此抽起来也是小心翼翼的。
一口浓烟从口中吐出来,虽然没有经过肺,但是苏超已经觉得自己这心瘾已经解决了大半。
这烟草烟草并不是大明的本土货。据记载,烟草和吸烟都源于美洲印第安人。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烟草也被他们带回欧洲,并开始在全世界扩散。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烟草传入中国是从明万历年间始的。
在当时主要有三条传播路径,一是从菲律宾传到我国台湾、福建,再传到北方九边;
第二条路线是从南洋输入广东,后来又随军队传入到北方,明人杨士聪《玉堂荟记》记载:“烟自天启末调广兵,乃渐有之。”
第三条路线是由辽东传入,从日本到朝鲜到辽东。据记载,万历四十四、五年由日本输入朝鲜,后来由商人带入沈阳,
烟草初入中国,便风行一时,“辛酉壬戍以来,无人不服,对客辄代茶饮,或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至种采相交易。久服者知其有害无利,欲罢而终不能焉。世称妖草。”
此时的人们对其药用价值及危害都有一定的了解。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九记载:“其性可以祛湿发散,然服久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死。”
又如广东《高要县志》记载:“服之以御风湿,独取一时爽快,然久服之面目俱黄,肺枯声干,未有不殒身者,愚民相率服习,如蛾赴火,诚不可不严戢之。”
明末崇祯帝,曾多次下达过禁烟令。
崇祯十二年上谕严禁吸烟,违者处死。
次年,有会试举人,指使其仆人携烟进京,被近卫军查获,第二天,这个仆人就被押至西市,斩首示众。
崇祯十六年,皇帝又颁布了严禁私贩烟草,违者处死的禁令。
崇祯癸未年,再度规定民间私种烟者,被抓获后要流放到不毛之地去服苦役。
崇祯禁烟并未讲明吸烟的危害,而是出于“吃烟”与“吃燕”谐音,北京是燕地,崇祯认为吸烟兆头不好,不吉利。
禁烟令既然不能以理服人,当然也就禁而不废了。
再加上当时明朝统治正摇摇欲坠,朝不保夕,大量南兵北伐,生活不习惯。
他们感到吸烟可驱寒避瘟,解闷提神,日不可缺,后经蓟辽总督洪承畴请求,最后开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