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天下,称王者无数,称帝者也不乏其人,然而,多为沐猴而冠之辈,他们就像小丑跳梁一般在上窜下跳,行为殊为可笑,最终,也只能沦为胜利者脚下的踏脚石,逃不脱败亡的命运
崔浩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悠远深长。
那些小股势力就不用多说了,我们的视线应该落在那些起码占据几郡之地,坐拥数万大军的强大势力之上,在这些人里面,最终,只有一个人才有机会问鼎天下
哦
崔无锋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赞许的神情。
如此,我儿且细细道来
首先,让我们先说说萧铣这人
崔浩抿了抿有些干燥的嘴唇,轻声说道。
萧铣,出身南梁皇族,为后梁宣帝之曾孙,晋王登基,立萧铣之叔伯姑母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令,从其出身来说也算尊贵,只是,萧氏家道中落已久,他年幼时家中甚为贫寒,据说以给人抄书为业,以此养家糊口,所以,就算他当上了罗县令,也没有什么家业
崔浩轻拂一下垂在耳畔的发丝,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大业十三年,天下反贼四起,朝廷政令不通,很多地方势力皆拥兵自重,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董景珍等辈皆是当地的豪强,家中甚有资财,但这些人的家世名声不响,为了扩大声势,他们将萧铣拥立为主,以恢复梁朝盛景为口号,反隋而立,他们在口头上虽然尊萧铣为主,实际上却只是把萧铣当作一面旗帜,很有将其架空的意思
瞧了面有疑问之色的崔无锋一眼,崔浩低头说道。
父亲大人,儿子之所以这样认为,自然有所依据,当初,萧铣还在罗县的时候,董景珍派手下的大将去迎接他,先董景珍一步投靠萧铣的姓柳的流贼头子,生怕将来自己的位子在董景珍等人之后,于是,派人把那使者给杀了,对此,萧铣虽然有责怪之意,却因没有掌握兵权,将那人无可奈何,但是,到了董景珍的地盘后,董景珍认为这样很不合理,于是萧铣只好违背自家不追究柳生的诺言,任由董景珍等人将柳生杀掉了。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萧铣手中并无多大的实权,他手下的将领也多为桀骜不逊之辈,多自恃有功,骄恣专横,杀戮自决。萧铣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下场可想而知
崔浩笑了笑,说道。
当然,这萧铣也并非坐以待毙之辈,为了收拢兵权,他用了许多办法,十三年十月,他称梁王以后,大力发展农耕,以休兵耕种为名,裁削诸将兵权,这样做,他手下的那些将领自然不满,不过,他总是利用手下将领的矛盾,采取拉拢一批人,打压另一批人的手段,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在太平年月,他这样做自然无可厚非,而在这乱世之中,他如此做,无疑于自斩手臂,若有强大的外敌入侵,没有训练精良的军队抵挡,其基业极有可能很快就分崩离析所以,就算他坐拥巴陵之地,能够问鼎天下的可能也不大,总的说来,他扩张的力量不足,无法北上与群雄争锋,最后,只能坐等被某个强大的势力吞并
针对萧铣其人崔浩做了以上评论后,崔浩说到了另一个人。
至于萧铣的邻居,那个在大业十二年年底就自称楚帝,定都豫章的林士弘,则只是一个笑话,他被萧铣轻易击败,丢了首都豫章,现在虽然还有数万大军,也只是在芶延残喘而已
匆匆几句话带过林士弘后,崔浩说到了下一个人,他的语气变得郑重了许多。
杜伏威盘踞江淮一带,手下有数万精兵,算是南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杜伏威流贼出身,作战悍勇,据说,他在军中征集精锐士卒自成一队,名为上募,兵力为五千人。杜把上募作为自己的子弟兵,平时非常宠爱,但要求也非常严酷,每作战必以上募为先锋,战后检查每人身上的伤痕,如伤在背后,即刻处斩,因为那表示其临阵退后。每次战胜,杜伏威都把抢掠到的资财赏给全军,如果手下战死,就以死者的财产甚至妻妾殉葬,这样做自然有违圣人的仁义之道,且极为残忍,然而,杜伏威的部下皆为他所感,作战时,纷纷奋勇向前,不畏生死,自然所向无敌了。
崔浩长呼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随着地盘和势力的增长后,开始有士人投靠杜伏威,依靠这些士人,杜放弃了以前的流
术,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地盘,他对领地内的百姓只赋税,同时,可能是出于寒苦的原因,他极其痛恨贪官污吏,曾下令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样做当然不太合理,但却使杜得到了民心。相比于杜伏威,与他毗邻而居的李子通和沈法兴两人理政和作战的能力就差了许多,不出意料,这两人最终会被杜伏威击败,其地盘也会被江淮军吞并
这么说来,我儿看好杜伏威的江淮军
崔无锋在亭子中间的石桌旁坐下,崔浩移到脚步,躬身站在一侧。
他摇了摇头。
江淮军地处南方,缺乏战马,且杜伏威要想击败李子通,沈法兴两人,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待他胜利后,恐怕北方的各路豪强也快分出胜负了,再说,杜伏威的江淮军有一个天大的缺陷,杜伏威若是不察,极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是吗
崔无锋笑了笑,用眼神鼓励崔浩说下去。
杜伏威有一个结义兄弟辅公佑,他与杜伏威相识于微时,情义深重,辅公佑比杜伏威年长,杜伏威就称他为兄,军中称辅公佑为辅伯,辅公佑的地位与杜伏威相当,只是,在权利这东西面前,情义这东西实在是太过无能了,杜伏威若是处理不好和辅公佑的关系,江淮军当有萧墙之变,一旦江淮军分裂,则大事去矣故而,杜伏威夺取天下的可能性不高,最多也只能割据江淮一地,或是臣服于别人,或是败亡在别人手下
说到这里,崔浩加重了语气,对南方的各大势力,做出了总结。
所以,以儿子看来,南方的各路豪强都不太有可能夺得天下,最终只能成为胜利者登顶时的奠基石真正有可能夺取天下的人物只能出自北方诸强,而在北方这些豪强势力中,有三股势力最有可能
提到北方诸强,崔无锋的神色也变得凝重了一些,他挥挥手,示意崔浩继续说下去。
雁门刘武周,安乐高开道,朔方梁师都等人都是仰突厥人的鼻息,纵然一时威震一方,也绝无成事的可能,唯一担心的是天下共主久久不决,天下战乱不休,那时,当复西晋司马氏的前事,被突厥人进驻中原,那将是人间惨事
说到这里,崔无锋和崔浩两人的神情都显得分外沉重,对蛮胡骑在头上的经验,他们崔家并不欠缺,到时,为了保障崔家的家业,他们当要忍受一定的耻辱,这是他们并不希望看到的未来。
至于王薄,孟海公,薛举,李轨,郭子和,朱粲之流都无成事的可能,这其中,幽州罗艺算得上是个难缠的角色,不过也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夏王高畅添一点麻烦,就像宇文化及会给瓦岗李密添麻烦一样
崔浩高声说道。
所以,唯有瓦岗李密,夏王高畅,关中李渊这三人才最有机会坐在金銮殿的那张龙椅之上,世人皆伏其下
崔浩停顿片刻,抬起头,勇敢地迎着崔无锋的目光,沉声说道。
在这三人中,又唯有关中李唐问鼎天下的机会最大,河东乃是富庶之地,没有什么大的叛乱,有了河东之地的财赋,再以关中为根本,加上关中门阀的支持,李渊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根基雄厚,在这上面,瓦岗李密和夏王是比不上的,他们各自都有所欠缺
说到这里,崔浩颇有些忐忑不安,毕竟,支持夏王高畅是当初自家父亲的决定,崔氏一族中大部分掌权之人都支持这个决定,想帮助夏王高畅夺取天下,进而打压关中门阀,恢复关东世家往日的荣光,他今天这样推崇李唐,多少有些与当初家族的决策相违背,内心不安自然在所难免。
只是,现在崔无伤,崔正父子已经在夏国的朝堂上占据了高位,若他不另寻蹊径,家主之位当与他彻底无缘,况且,据他分析,在某些方面上,李唐的确占据了上风,若是崔家不改变既定战略,把赌注只压在高畅那里,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崔无锋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他抬起手,示意崔浩说话。
崔浩咬了咬嘴皮,鼓起勇气,继续就刚才的话题说了下去,一阵风吹过,湖面漾起了鱼鳞般的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