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
这个提议一处,代善、济尔哈朗皆表示同意。
豪格依旧心有不甘。他望了一眼鳌拜等人,鳌拜、图尔格、索尼、图赖等示意干脆把多尔衮杀了,强行立豪格为君。
可是豪格并非傻子,如果真得动起手来,即便自己成功了,那么两黄与两白四旗将陷入残酷的虐杀之中。这对大清国来说,可说大伤元气。
豪格沉吟良久,终于点头同意。自此,豪格失去了最后一次争夺皇权的机会。同时,也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
这下子,鳌拜等人如泄了气的皮球,再也说不出话来。
八月二十六日,六岁的皇九子福临登基坐殿,继承大统,改元顺治。
顺治登基之后,大赏文武百官,加封济尔哈朗为第一辅政大臣,而多尔衮为第二辅政大臣。虽然多尔衮为第二辅政大臣,但济尔哈朗晓谕诸大臣,凡事先向睿亲王多尔衮上报,书名也以多尔衮为先。
新君登基,头一件事就是立威。立威就要出兵,出兵自然是攻打大明。
九月十六日顺治下令,兵发宁远。
此次出兵的统帅乃是济尔哈朗与阿济格。大兵来到宁远城外,济尔哈朗一声令下,将宁远城围了一个风雨不透。
吴三桂作为祖大寿的亲外甥,临出兵之
际,多尔衮就授意济尔哈朗对于宁远只是围而不打。
济尔哈朗围住了宁远,而阿济格则身先士卒,带着一万精锐之师,继续南下,攻取中后所。
九月二十四日,阿济格兵临中后所被城外,一阵狂轰乱炸之后,北城墙被炸成了一片焦土。
清军顺着缺口涌入城内,斩杀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等二十余员,马步兵四千五百人,俘虏四千余人。
阿济格拿下中后所,并未停留,兵锋直指前屯卫。
守卫前屯的乃是山西总兵李辅明、副将袁尚仁。这李辅明自从松山战败之后,就猫在前屯卫。想起当年一同作战的曹变蛟、王廷臣,李辅明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曹变蛟、王廷臣为国捐躯,获忠义之名,自己却落得一个逃跑将军,世人皆不齿。
这一次阿济格领兵攻取前屯,李辅明抱定决心与清军决一死战。
他将手下仅有的十门大炮摆在城头之上,等到清军到来一阵猛轰。还真巧了,一颗炮弹落在爱新觉罗. 雍贵的脑袋上,这位爱新觉罗家的子弟死了。
死了一个雍贵,并未阻挡阿济格大军前行的脚步。相比明军的大炮,清军的红夷大炮的威力实在太大了,炮声一响,炸得明军没处躲,没处藏。数千明军死于炮火之下。
眼见无法抵挡,袁尚仁建议
李辅明立刻退守山海关。
李辅明大声吼道:“逃了一次,我就已经够丢人的了,今番宁死也绝不后退!”说罢,杀入清军阵中。
袁尚仁见李辅明死意已决,很受感动。他带领剩余的两千多人,跟随李辅明杀入敌阵。
不到一个时辰,李辅明、袁尚仁及手下的两千多人全部死于乱军之中。
阿济格在前屯略略修整,立刻带兵攻取中前所。
守卫中前所的总兵黄色,听说清军不到十日,便连取中后所、前屯卫两座城池,吓得不战而逃,手下的数千军兵也不管了,自己保命要紧。
明军见主将都跑了,当然是一哄而散。
阿济格与尼堪来到中前所时,此地已是一座空城。
阿济格整顿了一下人马,带着俘虏和其它胜利品回宁远与济尔哈朗合兵。
眼见三战三捷,济尔哈朗与阿济格奏请班师回京。
眼见清军远去,吴三桂站在宁远的城头之上,心中感慨万千:“宁远已是孤城一座,再无守卫的必要。”
十二月,吴三桂舍弃宁远,退守山海关。只留下守备孙友白带领两千多人镇守宁远。
吴三桂刚刚离开宁远,孙友白就向多尔衮投诚去了。
自此辽东诸地皆属大清。这一部明末血泪之辽东纷乱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