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镇国公顾煊很难再相信秦元帝可以同老兄弟们共富贵!
因为片段的影响,镇国公没有发现自己的性格也在慢慢变化。
萧氏明显不愿意放弃定国公夫人,再怎么说定国公夫人都是萧家女儿,对她一向顺从听话。
有定国公夫人操纵着定国公也是萧氏不小的助力。
"只听顾明珠一个人说...就做出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她毕竟还是个尚未及笄的孩子,能压定国公一时,未必就能彻底让定国公服软。"
萧氏轻言慢语的分析,以往镇国公总能听进去一二。
如今虽然镇国公因同南阳侯一番恳谈而重新相信疼爱信任萧氏。
到底镇国公的心思大多用在避免顾家覆灭上头,儿女情长终究不如顾氏一族兴衰重要。
顾煊不希望出现梦中片段的结局!
他拼死拼活得来的一切被顾远轻轻就抹去了,在大秦帝国的版图上,勋贵圈子中再没有顾家。
"顾明珠是没有及笄,可你和长乐何时在她面前讨得了好?你们加起来的年岁比顾明珠大上好几倍,不都被她整治得没了面子?"
这句话老扎心了!
萧氏顿时气血上涌,怒气冲头!
顾长乐死死咬着嘴唇,眸子时明时暗,始终没有等来祖母的反击。
她的一颗心彻底沉入谷底,方才活泛的心思再次转动,祖母怕是已经落伍了!
祖母的手段根本对付不了顾明珠。
而且祖母在关键时总是委屈她,苛责她,舍弃她。
她年轻漂亮,有皇长孙的爱慕,本不用再对祖母唯命是从!
镇国公吐口而这些话后,也有几分后悔,心疼频频被顾明珠打脸的萧氏和孙女。
"即便顾明珠没有让定国公不敢登门讨回田产的本事,顾远呢?"
镇国公颇为复杂的说道:"万万不可忽视顾远,他不是光凭儿媳妇嫁妆过活的人,所学所谋都是寻常人无法比拟的,甚至我怀疑...顾远精研过帝王心术。"
"别说你了,即便是我都不如顾远了解陛下的心思,我可是跟着陛下三四十年的老兄弟,同陛下交情比顾远年岁都大。"
若是他了解秦元帝,至于押错赌注?
秦御登基纵有谋逆的传闻,顾煊却记得清清楚楚秦御是凭着遗照登基的!
遗照是秦元帝亲笔所写。
只是因为秦御带去的人围住皇宫,以及秦御登基后只信任常家弃女,纵容她毁了常家,诛杀定国公世子等人,并且封一个女子为国公爷,这才引得士林中的不满。
编造出一出谋逆篡位的传闻。
在当世还有男人因宠爱女子而封国公,让她震慑朝廷?
镇国公都不由得佩服秦御。
本以为他对萧氏已经是痴心宠爱了,同秦御一比,他根本不算什么。
哪怕秦御纳她入宫为妃为后,朝臣也不会反应如此强烈。
新帝表现出强势,任何人的建议都不听,一心信任女国公。
御史们可是有不少都被新帝杖毙了。
宫门口的血气弥漫,长久不散。
本该是名垂青史的一代雄主为了她做到极致,甚至不惧后世人责骂他篡位登基,是暴君。
镇国公突然冷汗直冒,"常家的女孩中是不是有一个叫常婉?"
萧氏自然知道她,点头道:"那也是个难得的漂亮女孩子,同长乐年岁相当,是武安郡王的女儿,同安国公是嫡亲的兄妹,她随安国公外出时,遇见了火灾,当时他们兄妹都被困在火海,求助无门,正好康乐王路过,康乐王救出安国公,而常小姐没有那么幸运,死在火海之中。"
"..."
镇国公总觉得其中有几分不妥,偏偏又想不到哪里出了差错,只意识到一件事,常婉死了!
未来权倾朝野同顾远抗衡的女国公,令秦御身上多了诸多残暴骂名的人死了。
秦御没了常婉,没有娶谢氏为王妃,却是钦慕上顾明珠!
...
秦御喜爱倾慕顾明珠!
镇国公后背一阵阵发冷,一个为爱人痴狂的男人一旦掌握了天下,还有谁能动顾明珠一根汗毛?
即便顾远什么都不做,只要秦御登上皇位,他若是无法解开同顾远的误会,他...死定了!
也许顾家的结局比他见到的片段还要凄惨。
就算最后成功投靠秦御,以秦御情种的性情,他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他为秦御做得再多,都比不上顾明珠简简单单轻飘飘一句话!
萧氏震惊的望着面容煞白的镇国公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国公爷..."
"你先别说话,让我考虑清楚了。"
镇国公不耐烦摆手,在书房转悠了许久,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阻止秦御登基,这显然是比较难的一条路。
秦元帝坚信秦御是有大福气的,旺他,而且秦御虽然有不堪的表现,但绝非蠢人。
第二条路就是...同顾远彻底和解,不再招惹顾明珠。
他若是帮着顾远对付萧氏和萧家,为顾远生母报仇,顾远到底是他儿子,纵会怨恨他,到底还是顾念父子之情,不至于似片段中绝情。
毕竟顾明珠还活着,不是吗?
镇国公停下脚步,意味深长看着萧氏,风韵犹存的萧氏始终是他放不下的人。
"哎,罢了,罢了。"
镇国公牵起萧氏的手,轻声道:"不管如何我都会护你一辈子,我不会辜负卿卿的情义,当初许下照顾爱慕你一生一世的誓言,我亦会坚守,只希望卿卿如同当年。"
萧氏脸庞微红,含羞道:"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这些,不怕长乐笑话?"
虽是这么说,萧氏也勾起嘴角,轻声道:"您在我眼里永远是英雄,盖世英雄!是我倾慕仰望的人,也是我一生情之所钟的爱人。"
镇国公心头那丝疑虑遗憾尽去,为了萧氏,他只能选择对抗秦御了。
好在现在太子还活着,皇上对皇长孙也多是看重的,他未必就会输给秦御。
可惜片段只是一段一段的,所反映的朝政太少,只有模糊的几桩大事。
镇国公揽着萧氏肩膀,"同定国公的关系还是尽量疏远,最好把定国公夫人驱逐出萧家,若是最后定国公顺利解决,让她重回萧家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