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带着诧异的神色离开,他显然也没有料到这封圣旨可以如此轻易地降下。
本来这封圣旨威胁之意比实际上的作用更大,目的就是要让这位李老太君明白,天后有能力让冠军侯府真正痛不欲生。
如果李老太君以这位小侯爷年幼,进宫服软,这封圣旨也可以撤除。
但没想到这位一向聪慧的小侯爷突然间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一把将圣旨接下,这降下的圣旨可没有突然撤回的道理了,所谓君无戏言,局势一下子就出乎意料,大太监不得不赶快回宫向天后禀报。
“我的小冤家,你这是何意?”李老太君脸色难看,盯着上川悠仁说道。
上川悠仁摸着圣旨光滑的绸缎,上面一缕缕明黄色的郡王气跳动,这是大盛气运,白给他,他可不能不要,更何况在这天子脚下的坤城他难以施展手段,一旦出了坤城,那么立刻龙归大海,正好自己还想着怎么离开这里,这位天后立刻给自己送来了办法。
“奶奶,我冠军侯府可有窝囊之人?”上川悠仁反问道。
李老太君一时语塞。
上川悠仁继续说道,“如今天子和天后争端初现,我冠军侯府因为坤城城隍之时被推到了台前,孙儿结下这封圣旨‘受罚’,那位圣明无过的天后就再难以坤城城隍之事罚我冠军侯府了。”
李老太君叹息了一声,“你自小是个有主见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就好。”
另外一边,皇宫深处,凤仪殿中,自从天后理政以来,这里就是真正的权力中枢,听到面前大太监的回禀,天后凤目一挑,露出有意思地笑容,“果然不愧是抱刀而生,是个有决断的。”
“圣母皇太后,那就郡之事?”大太监小声地说道,虽然上川悠仁结下了圣旨,但是其中还是有操作的空间。
“哀家一向赏罚分明,既然他认了赏,自然也就认了罚。”天后凛然说道,摆了摆衣袖让大太监下去。
旁边侍候的一位青年,身穿麒麟缎,开口道,“姑母仪度,不亚于历代先皇。”
天后瞥了一眼自己这位侄子,从桌上拿起一枚剥好的番石榴,“魏郡王一事,你可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听到天后意味深长的话语,青年立马跪在地上,“姑母恕罪,小侄本来准备充足,想要为姑母献上紫微龙气。”
“所以你就假传我口谕调动监天府,更加可笑的是最后还失败了!”天后将手中的番石榴砸向青年,一地的石榴籽散落。
“是云台阁和知守府,他们早有布置,请天后明察。”青年明白自己这位姑母怒气正盛,立马改口喊道。
本来在计划中,如果能够铲除魏郡王府,夺取紫微龙气献给自己这位姑母,帮助她继续压制如今的天子,自然是大功一件,毕竟现在这位天子可不是圣母皇太后亲身的子嗣,这也是天后迟迟不肯归政的原因之一。
而有的事天后想要做,却没有办法说,杨家之人自然会帮着做。
“这也不是你失败的理由。”天后愤愤地说道,继续拿起一个盘子砸向青年,将其额头砸出一道血痕,“如果你不是杨家人,今天就不止这点惩罚了!出去!”
青年掩着头退出了凤仪殿,却难免被周围的太监宫女看到他的丑态,今日之事想必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禁宫。
当青年退去,天后似乎也发泄完怒火,对着身边服侍的宫女说道,“哀家乏了,你们先下去吧。”
“是,圣母皇太后。”宫女们一个个离开大殿,就剩下天后独自坐在銮座上,突然天后脸上涌动出一缕缕紫气,显然这就是天后为之震怒的紫微龙气,她已经早已暗中得到了紫微龙气,只不过仍然无法完美控制住这属于天子的龙气。
天后翻手结佛家印诀,暂时压制住了腾起的紫微龙气,对着空气说道,“智禅大师,不知道这次能不能骗过道门?”
空气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天下紫薇龙气有数,道门以为尽知,圣母皇太后虽凤体却有龙脉,以国运凝结紫薇龙气,道门必然无法料到,此次‘失败’应该又能让云台阁和知守府误判些许时光。”
······
另外一边,御书房内,听到天后降下旨意后,上川悠仁这位小冠军侯接下圣旨,大盛天子魏明看向身边的坤城城隍笑着说道,“这李老太君现在恐怕是恨死了何爱卿了,需要朕为何爱卿从中分说吗?”
现在千叶是他的人,他当然不想千叶因此和武勋代表的冠军侯府结下死仇。
千叶躬身道,“小神已经告罪于冠军侯府,得到了那位老太君的谅解。”
“不错。”天子点头道,这种知道自己解决麻烦的臣子谁不喜欢?
他想了想,吩咐身边的太监说道,“那位武郡王就郡,替朕赏五百套军甲。”
太监微微一愣,这可是巨大的赏赐,军甲本身代表着私兵,这个世界中武修如果有军阵相助,立刻可以发挥出开山辟土的力量,所以王朝对私兵有着严格的限制,武修大将统领士兵,都是靠着虎符,本身的亲兵也不过百数,五百套军甲所代表的私兵数量,足以让武勋都羡慕不已。
七天后,上川悠仁带着五百名新招募的私兵,从坤城南门出发,向着胶南郡而去。
车厢中,因为有鬼算子的存在,所以没有一点颠簸,上川悠仁一边开口问道,“这几天你可推算出了七杀和破军星命所在?”
鬼算子自信地说道,“启禀主公,这七杀乃是绝世死士,必然命克亲朋,也只有紫薇星能够统御压制,这种人只能够在民间暗访查找,即使我占卜之术了得,也非一朝一夕能够找到,但是破军星命不同,这是沙场将星,统军杀伐之人都或多或少有此星命,和紫薇主星一般,破军星命可以相互吞噬壮大,相比于招募这大盛朝的破军星命,主公不如自己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