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众议(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四月末尾,北地的天气渐转湿暖,已经来到春末夏初时节。顶点 23S.更新最快

汉王府正堂,李破居中而坐,众人排列两厢,文武二三十人济济一堂。

这是李破称王之后,第一次正式召集众人议事,其实也象征着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终于结束了。

春耕之事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晋地各郡雨水颇为丰沛,春耕进行的很顺利,只是人口短缺问题凸显的愈发明显,各处报上来的户籍记录使人触目惊心。

经历了近十年的动荡,晋地人口锐减的事实,终于整个清清楚楚的呈现了出来。

随着一连串的数据从户部侍郎苏的嘴里冒出来,李破面无表情,颇有振奋的臣下们渐渐屏气凝神,变得心有戚戚焉。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就算大家都有着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些详实的数字之后,还是不能无动于衷,因为事实总会比想象更加残酷。

时至今日,晋地十三郡的人口锐减了一半儿还多,今年耕种的田地有一多半都是新开垦的“荒地”,而且带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人口流动性大异于往常。

晋地最为富庶的河东数郡百姓,北迁的不在少数,并代两州百姓却又有南迁之势,这里面有官府授意,也有百姓自发,反正和承平时节是完全不一样了。

而由于人丁不足,各郡耕地皆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多数收归官府所有,带来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可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官府都有足够的土地发放给百姓而已。

人口锐减影响到的可不止是耕种,政治军事经济都在影响范围之内,像现在,李破哪里还敢大肆征兵?劳役在李破治下其实也已废止多时。

就算如此,想要恢复旧观,恐怕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而在不久的将来,李破还将用兵于外……恐怕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就是,其他诸侯那里情况只会更差。

显然,杨广给大家留下了个十足十的烂摊子,而接手的人们却正在砸锅卖铁将最后一点家底消耗干净,这是汉末战乱其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作为隋末群雄中的一个,李破这会也高尚不起来,人口锐减之下,他还是必须为将要到来的战争做出准备,不可能让军人们回归田野,去补充人力上的缺憾。

粗粗组建起户部的苏,说出来的差不多都是坏消息。

户籍,土地的统计全部归于户部,除了上党和长平还有去岁冬末刚经历了连场战事的临河郡之外,其他诸郡的统计工作都做的很细致,和实际情况相比,误差不会太大。

瞒报哭穷和虚报邀功在这会来讲都没什么意义。

之后苏的话题转到了户部另外一个重要职能上,也就是税赋问题,说了几句,连苏自己都沮丧了起来,声音渐渐低沉嘶哑,如果只他自己,哭上一鼻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部方立,最烂的摊子可能就数户部了,人口巨减,田地荒芜,而税赋却还没见到影子,你说他现在戴上的这顶官帽到底有多重?

也就是苏还年轻,为官资历渐深之下,心境城府都已成熟了起来,不然的话,这样一个摊子他可收拾不起来。

而现在嘛,他却能够顶住压力,先将户部组建了起来,其实和其他几个人相仿,也就是从当初总管府中把自己的手下拉出了一些,将户部的架子先搭了起来。

然后便送上呈文,想要在夏初的时候亲自到代州走一趟,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年代州将要收取粮税,明年并州也会加入进来,只要做的好了,这会让户部的腰杆渐渐硬朗起来。

当然了,现下户部上下好像在担山爬坡,众人在压力之下都有些凄凄惨惨,可说起来,越是战乱时节,这个衙门越是重要,隐为六部之首的绝不会是吏部,而是苏的户部,不然的话,李破也不会让他头一个来说话。

这对苏而言无疑是一种褒奖,可也不会阻止他将一条条的坏消息罗列出来,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晋地疲敝,再要折腾,嗯,还是小心一些为上啊。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虽然赋税还没影子,可去岁秋后各处的仓储却是半满,大家吃饱肚子不是问题,再要用兵同样不用担心。

用有些自傲的话来说,晋地仓储如今当为天下之冠,谁家都比不得。

其实,当洛阳大仓渐渐枯竭,自文帝杨坚时所创立的大仓制度便已趋于完结,储粮最多的洛阳大仓日薄西山,黎阳仓空空如也,永丰仓也走到了尽头,涿郡粮仓更是差不多能饿死老鼠了。

于是,可以预见的,今年秋收之前,北地将面对的是大面积的粮荒,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人几乎皆不能免,他们都将为之前大肆征战付出可观的代价。

连王世充都闹起了饥荒……此时李破其实已经隐约的感觉到,粮食,人口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这会不会进一步加快统一的进程呢?

按照原来的轨迹,李唐东征西讨,无往而不胜,其根本原因是不是在于大家都有点支撑不住了,所以一场场你死我亡的大规模决战也就爆发了出来?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对于粮食充足的晋地来说,利弊之间却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好话没说几句,苏手里就又拎起了棒子。

“粮草虽说颇为充盈,可河东诸郡大多缺粮,如今看来,六七月间,北粮南调之事已不可免……”

好吧,河东作为晋地腹心却要接受北边边塞的救济,新来的岑文本,杨恭仁等人自是愣神不已,其他人多数起于并代,对南边嗷嗷待哺的河东人不免起了几分怨尤。

随后,银钱之事上苏也说了几句,如今晋地南北的粮价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可也渐趋平稳,河东粮价高上一截,短时间内降不下来,却也没什么上升空间了。

北边的并代两州的粮价回落的很快,市面趋于平静,繁荣之像初显,货易之事一下便多了起来。

铜钱的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这让之前李破发行银币之举显得高瞻远瞩,让苏极为敬佩。

而晋阳城中的商人们首先受益,对新发行的银币爱不释手,这种轻便,币值又大的货币其实天然就是为商人们准备的。

而这个时候晋阳城中的商人和晋阳门阀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商人们喜欢,门阀中人也就很快接受了它,再有官府作保,这种新的货币很快就向外间扩散了出去。

到了李破称王的时候,这种银币终于有了新的名字,被人称之为汉银,在并代两州行之甚广,普遍的被用到了牛羊交易当中。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发现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银币,用途最广的竟然是渐渐兴起的奴隶贸易。

奴隶贩子们上蹿下跳的拿着明晃晃的银币,大肆购买奴仆,转手卖于门阀世家,交易之方便,获利之丰厚,让这些亡命之徒喜笑颜开。

李破在战事上的接连胜利,简直就是给这些家伙们打了一支支强心剂,让他们成为晋地商人中最为活跃,也最为胆大妄为的一群人。

其实到了李破与李世民决于蒲坂的时候,这些商人已经成了规模。

他们往来于门阀府邸之间,渐渐的和门阀中人结合在一起,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比较平稳的生财之道。

为了避免官府打压,嗯,也许是听闻李云内对户籍分外看重,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规则,凡是入手的奴隶,他们都会寻到官府衙门,先给奴仆上个户籍,然后转为奴仆,再进行买卖……

直接弄了一层合法的外衣披在了身上。

至于奴隶的来源,那就太多了,北边的突厥降俘,流落山间的流民山匪,南边儿接连送过来的唐军战俘等等等等。

这里面官商勾结的味道很浓,同时也透出了门阀中人贪婪的腐臭味。

可这事儿别说是苏,便是传到李破耳朵里,李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他可不是什么道德君子。

李破认为只要有籍可查,别闹出刑案,也就没必要去管太多。

大隋的蓄奴之风很盛,是和门阀制度牢牢联结在一起的,这个根本杜绝不了,当年文皇帝杨坚令门阀释放奴仆,让天下人口大增,期间艰难自不必提,一些门阀中人更是用起义来回答杨坚的诏令。

闹的沸沸扬扬之后,门阀蓄奴依旧,只不过是略有收敛而已。

可见,蓄奴这件事是门阀制度当中很重要的一根支柱,谁想碰一下,都会遭到反噬,而大家族也确实需要奴仆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件事上其实根本没有对错之分,和天下许多事一样,只是利益使然而已。

李破这里看的很开,其实作为掌权者,必然也就是蓄奴的受益者,他觉得你只要别强占农夫的土地,抓了农夫去当奴隶,这就不是一件在战乱时节,应该极力关注的大事。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清穿之德妃日常贤德妃德妃传聊斋剑仙绝世主宰重生之我成了圣人绝品小农民我的武功带特效天作之合宠妃罢工日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