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杨氏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政治智慧这东西可不是人们轻易就能拥有的东西,这是在常年的政治斗争中诞生的一门儿艺术。顶点 23S.更新最快

天下间能将这门艺术运用的不着痕迹的可谓寥寥无几,而且它在个人身上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同时它也是智商的一种表现,是有着天赋加成的。

裴矩的政治智慧不用多说,只要稍微给他点阳光,他就能灿烂给你看。

就像这会儿,完全是一副尽心尽力给窦建德出谋划策的样子,而且确实也是良谋,你不是要王薄和孟海公的人头吗?咱把活蹦乱跳的王薄直接先送给你,看看你下不下得去刀子。

王薄要是死在了晋阳,那和直接死在窦建德手里的差别可就大了,此种奥妙不用多说,只要好好想想大多数人都能想的明白。

这就是政治智慧的体现,道理如此的浅显,可你就是死活想不出这样的主意来,而且吧,人家悄悄就把私货加进去了。

看上去王薄是重点,实际上和其他人的看法差不多,王薄在裴矩眼中一样是无足轻重。

一个是中书舍人刘斌,这人很得窦建德倚重,也有着才干,更跟崔君肃等人交好,表面上看算是“自己人”。

可在裴矩看来,这人跟窦建德的山东旧部们关系太恶劣了,你要是个御史也就罢了,可作为中书舍人那就太不称职了。

最为重要的是,每每都还要裴矩来给他擦屁股,让裴矩已是不胜其烦。

看上去崔君肃和刘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实际上却是两码事儿,因为崔君肃不会刻意与谁为敌,做起事来堪称公允,这样的人不论什么时节,都会是朝堂之上一种有益的补充。

所以,把刘斌调开,是缓和当下矛盾冲突的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如果说让刘斌带队出使晋阳还存着很大一部分公心的话,那么加上一个杨恭仁,就完全出于裴矩的私意了。

杨恭仁可不光是跟萧皇后能说得上话那么简单。

这人岁数也不小了,乃北周上柱国,隋司空,观王杨雄长子,杨雄其实同样也是后来演义中靠山王杨林的原型。

而弘农观王杨雄一脉,却是隋室亲戚中最显赫的一个分支,正经的皇亲国戚,文帝杨坚登位时,他们这一脉没少出了力气。

而到了杨恭仁这一代,兄弟子侄众多,若非有杨广这么个短命鬼,弘农杨氏子弟走到哪里,都是高人一等,怎么会像现在般落魄失意?

杨恭仁的经历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北周末年出生,杨坚登位后得封官职,那会儿杨恭仁也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

仁寿年间,这人资历渐深,出任甘州刺史,治政考绩上佳,外加平胡有功,被召回长安任职宗正少卿。

到了大业年间渐渐得到重用,脑袋上的官帽一年比一年大了起来。

到了大业末年,他和屈突通两人率兵在剿灭杨玄感之乱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升迁开始加速。

其实,若非皇亲国戚这个名头儿的拖累,外加弘农杨氏很是显眼儿的缘故,以杨恭仁的才干,应该能在四十岁出头儿的年纪上出将入相才对。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谁让他是观王杨雄的儿子呢,不但他父亲要压着他,朝中臣子一样不会和他走的太近。

等到天下乱象越来越是明显,杨恭仁也倒霉的陷入了剿匪漩涡之中,先是杨玄感,后就是瓦岗匪和李密。

杨恭仁在河南转战来去,最终兵败逃去了江都。

在江都那样的糟烂地界,杨恭仁毫不意外的遭到了排挤。

江都之变后,杨恭仁继续倒霉,被一路裹挟而来,宇文化及兄弟败死,他也就落在了窦建德手里。

作为宇文化及的吏部尚书,本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受到窦建德的重用。

也许是这位好像终于自觉头上顶着的姓氏很不吉利,也许是一路上见到杨氏子弟纷纷就戮弄的他害怕了,也许是身不由己,再加上年纪大了,终是心灰意懒,反正这位是缩起了脑袋,在紧要关头“病倒了”。

那会儿魏郡乱纷纷的,也没谁对一个病秧子多加注意,于是一段时日下来,有意无意的将这位忽略了下来。

也就是说,到了如今,杨恭仁在魏郡顶着一个吏部侍郎的官衔儿处于了隐居状态,饥一顿饱一顿过的很是凄惨。

前些时元宝藏投唐,杨恭仁的命运悄然发生了改变,这会儿的河北,山东局势早已偏离了既定的轨迹。

元宝藏后面既没有徐世绩,魏征等人接应,李神通也没率兵进入山东,北边儿罗艺也不见了踪影。

徐世绩去晋地投了李破,李神通则被李破击败,如今正在晋阳大牢中坐监,罗艺更是直接被李破给宰了

换句话说,李破渐渐粗壮起来的翅膀扇的河北,山东烟雾重重,早早就面目全非了起来。

所以,元宝藏失败的很快,还没来得及大索全城,把奇货可居的杨恭仁等人送去长安献礼。

躲过一劫,却也失去了一个卷土重来的好机会的杨恭仁此时还懵然不知,只战战兢兢的躲在郡城之中感慨着世道的纷乱。

可他不晓得,到底有人还不曾忘记了他。

说起来,裴矩和杨恭仁并无什么交谊,反而算是有着间隙,作为皇帝近臣的裴矩对观王杨雄一脉自然是提防有加。

杨恭仁在仕途上无法突破瓶颈,也有着裴矩的身影在作怪,大家都心知肚明,即便恨的咬牙切齿,也不会彻底撕破了面皮。

而现在,裴矩则打算给杨恭仁一个人情了。

窦建德能不能成事先且两说,如今为自己准备点后路才是真的。

裴矩不认为杨恭仁一旦离开河北,还能返回这里,那得是多傻的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啊,即便是他自己,有机会要是能离开戾气横生的河北,他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至于杨恭仁离开之后,是留在晋阳投李定安,还是借机去投李渊,他就管不着了。

反正弘农杨氏算是欠了他裴矩人情,异日要还有机会相见,是恩怨两消,还是厚道些能投桃报李,那就要看杨恭仁的人品了。

当然,裴矩也有那个自信,能让杨恭仁死死记住这个人情,不管日后他裴矩如何,只要杨恭仁见到裴氏子弟,都能礼让三分。

弘农杨氏的嫡长子,确实奇货可居,可惜,山东,河北众人能知晓关西谱系的是一个也没有。

而知道杨恭仁来历的人却都是隋室旧臣,这些人中间又有谁愿意全心全意为窦建德所用呢?更不会为了邀宠,而去触碰弘农杨氏那样的庞然大物。

像裴矩就非常愿意在此时给杨恭仁雪中送点炭火什么的,在窦建德点头连连赞许的同时,裴矩心中还在嘀咕,自己给杨恭仁条出路,杨大郎那厮可别把自己饿死在魏郡,或是被元宝藏给杀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

在裴矩动着脑筋的时候,他不知道,千里之外晋阳城中的总管府中,已然多出了一位杨记室。

这位三十岁冒头,四十岁不到的中年人叫杨续,刚在晋阳大牢中被放出来,还憔悴的很,虽被温彦博从牢中弄出来,随后荐为总管府记室,可离着参与机要的说法还很远。

更何况,府中还有一位王氏才女在跟他竞争,压力不小的样子。

不过人家的家世可不白给,观王杨雄三子,弘农杨氏嫡支的身份,足可以让他在晋阳城中占据一席之地了。

这个倒霉蛋没比他兄长杨恭仁强多少,作为齐王李元吉幕中人物儿,为李元吉毫不犹豫的抛弃在了晋阳城中,顺理成章的做了李破的俘虏。

李破和窦建德一样忙碌,杂七杂八的人物儿也就都被他投进了晋阳牢狱,细细甄别,善加任用的事情就交给了陈孝意和温彦博两人。

杨续出来的算是比较晚的,没办法,他不但姓杨,而且妻儿还都在长安呆着,再加上他是正经的被俘,而非投效,待遇上自然跟宇文歆等人天差地远。

吃了不少苦头儿的杨续在听闻萧后南归的消息后,终于扛不住了,在狱友们蔑视外加羡慕的复杂目光中,通过狱卒表达了自己投效之意。

先在温彦博那里当了些日子的主簿,温彦博这才允其入宫拜见萧皇后,这两位算是亲戚,按照血缘迁系来讲,他们是叔嫂的关系。

萧皇后终于见到一个活着的杨氏族人,那个激动就不用提了,而杨续也差不离,见了萧皇后便哭的撕心裂肺的,从小到大,他就没吃过这么多的苦头啊。

过后萧皇后想让他留在宫中,杨续聪明的以身不由己为由推却了,这样一个是非之地,他可不愿多呆,到了这个时候,什么亲情,血缘之类的东西就都顾不得了,还得是以自家性命为重。

回到总管府后,杨续便老实了下来,处置往来公函,间或给总管府的女主人出出主意,做的很是卖力,弘农杨氏的显赫好像已经成了记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清穿之德妃日常贤德妃德妃传聊斋剑仙绝世主宰重生之我成了圣人绝品小农民我的武功带特效天作之合宠妃罢工日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