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直谏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刘政会的回答是,“臣也是听了旁人一些传闻,说与陛下听听,当不得真。

炀帝当年初登大宝,平定汉王杨谅之乱,正乃意气风发之时。

当时前隋国势大兴,威服四方,朝中尽多贤臣良将,勃勃生发,盛不可言。

突厥启民可汗恭敬有加,大业二年上请炀帝北巡,却为朝臣所阻,炀帝遂起驾幸洛阳,那时便有了迁都之意。

大业三年初,炀帝回长安,亲信之人知他心意,遂纷纷上书,请御驾北巡。

于是大业三年春,炀帝率众北行,朝臣,女官,歌舞姬,宦官,奴仆等等,两三万人随于驾前,各部大军纷纷前来随扈左右,计有数十万众。

预计之行程是从长安北上榆林,沿云中东去至河北涿郡……”

听到这些,李破也有些头晕,从长安到榆林,再从榆林到河北涿郡,然后从河北涿郡回到洛阳,一圈下来上万里了吧?

数十万人的大游行,上万里的行程,想想现在的交通状况,李破觉着自己的头皮都麻了,那会杨广莫不是就疯了?

作为天下第一大驴友,杨广疯没疯不晓得,可杨广那区区十几年的皇帝生涯,去的地方可不少。

李破对杨广诸次出行倒都有所耳闻,只是细节处却没怎么关注过,当初让人温彦将等人编订隋史时,对于杨广东跑西颠的行为也只是寥寥数笔带过,编年史对于细节的描述确实有所不足。

听了刘政会所言,李破来了兴趣,“卿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据朕所知,好像杨广并未去到涿郡吧,在榆林接见了启民可汗之后,他便回了长安?”

刘政会点头道:“确实如此,臣也是到了长安之后,时常去观文殿浏览典籍才看到了一些前朝见闻,记录的还是很周详的。

据载,炀帝兴师动众,携浩浩之势北巡,突厥震恐,以为前隋兴兵来伐,多有整兵相拒之议。

大业三年夏,启民可汗派遣使者见炀帝,请求到朔方迎接炀帝御驾,炀帝不允,只让启民可汗及其臣下迎在榆林。

启民可汗无奈,率三万众等候在榆林。

炀帝到时,盛况空前,草原之上,摆下营帐二百余里,恭迎皇帝驾临之声,山呼海啸,震动寰宇。”

李破嘴角抽动了几下,心里多少有点羡慕,皇帝做到那个份上,应该是很爽快吧?

看着侃侃而谈的刘政会,李破幽幽问了一句,“卿与朕说这些作甚?难道是想让朕效彷炀帝当年故事,去榆林显显威风?

亦或是说炀帝殷鉴不远,劝朕收敛一些,不要蹈了他的覆辙?”

刘政会躬身一礼道:“陛下明鉴,炀帝之举,癫狂无措,后人观之,是非之间,没什么好说的。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陛下为国六载,勤政爱民,非炀帝可比,然元贞四年,与突厥会盟于云中,元贞六年,陛下东巡洛阳,半载方归,如今元贞七年,又与突厥可汗相约会盟于榆林之北。

陛下志向恢弘,意存高远,臣等皆知,可陛下的心如今愈显躁动,们心自问,可还在于朝中乎,在于百姓乎,在于国中乎?”

嗯?乎你个头……

李破看向刘政会的眼神锐利了起来,显示他已经有点火了。

刘政会骨头是硬,根本不为所动,接着便道:“炀帝北巡之时,见长城斑驳,回到长安之后,翌年,起百万民夫修沿路长城城垛,两年之中,死伤逾十万。

如今沿路陛下所见之长城城垣,皆为炀帝所修缮,功在子孙乎?亦或残民以逞乎?”

这话说的有些不着边际,李破却是明白,这厮估计是听到了他想修建北行驰道的消息,所以择机进言,劝阻之意不问自明。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臣吧?说话确实不怎么中听啊,碰到稍微暴躁点的,不定人头就掉下来了。

这些年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也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才能之士,朝中除了云定兴等寥寥数人,并无那种专业的谗佞之辈。

即便是他瞧不上的长孙顺德,身上也不是没有亮点。

而温彦博,萧禹等人,皆非唯唯诺诺的小人,有什么不对也能指出来,只不过说话方式上要委婉一些。

孙伏加那人就很耿直,喜欢犯颜直谏,不过在他身边待的时间久了,不自觉的便受了他这个皇帝的影响,说起话来也远不如初到门下省之时那么锐利。

刘政会……这人他还真的接触不多,今日的一番话却是让他领略到了其人的风格,胆子是真的不小。

李破暗戳戳的翻出小账本,犹豫良久,最终还是放过了这厮,所谓事不过三,倒是还能容忍这厮两次。

…………

李破也是深呼吸了两下,才压住了心中的火气。

他之所以恼火,其实并不完全是受到了臣下的指责,而是这厮是头一个明明白白的拿他来与杨广做比的家伙。

说起来,他最瞧不上的就是杨广,李密,王世充三人,一旦提起这三人,他要是不说上两句,自己都觉着不舒坦。

现在却是有人说他要走杨广的老路,他自然是老大的不乐意。

起身在并不宽敞的屋子中来回走了两圈,“以后不要再拿杨广来和朕相比,大业三年,那厮到榆林转了一圈,他自己倒是威风了,却害得朕颠沛流离,差点没被人杀了。”

说完,他口气却是缓和了下来,“卿的建言一听就没有半点私心,而且很是中肯,朕为天子,系于社稷,确实不可轻出于外。

朕也时常自省,即握天下之权,承社稷之重,便不能肆意妄为,以免招致反噬,朕之生死荣辱是小,若闹得天下沸腾,百姓妻离子散,那能对得起谁呢?

不过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与突厥会盟,事关重大,朕便不得不亲自走上一趟,若是有那么一天,可随意招突厥可汗入朝,哪还用朕亲力亲为?

所以说啊,还得你们这些臣下用力建功,朕才能省下些气力,与其多费唇舌,卿不如好好想一想此行见了那些突厥人,该怎么据理力争,莫要让朕白跑一趟吧。”

刘政会应诺一声,嘴唇蠕动了几下,看了看皇帝黑黑的脸色,最终没有再刺激皇帝,心里不免还有些遗憾,话也才说了一半,他还想跟皇帝谈谈其他的人生感悟呢。

比如说皇帝是一国之尊,行止要检点一些,不说把女儿养在宫外的事情吧,此行去见突厥可汗,能不能别像上次那样,弄的那般亲密?

应该以国事为重啊陛下,和突厥可汗勾三搭四,那不啻于炀帝把突厥可敦给睡了,实在不成体统。

当然了,这些话也许日后他当上了宰相就能够见缝插针的提一提,如今却是时机不到。

刘政会于是理智的管住了自己的嘴巴,趁机告辞,离开了随时可能火冒三丈的皇帝。

直臣也分为许多种,像刘政会这样的,就可以称上一个贤字,他胸怀坦荡,不为一己私利,说的话也就理直气壮,却还能见好就收。

所以李破就算心中恼火,但也不打算怪罪于他,他耳边不缺好话,逆耳之言却还是要听一听的……

就怕遇到那种想博名声的虚伪家伙,想着法的让皇帝打他的板子,那样的臣子死一百次李破都不带眨眼睛的。

好在唐初时节没有出现那种混蛋,到了后来老朱打下来的天下,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嘴上强者,其中尤以东林党徒为最。

…………

李破心还是比较大,刘政会离去之后,他略略洗漱一番,倒头便睡,这趟可算是累坏了。

腰酸背痛都不算什么,骑马行有多日,大腿内侧竟然磨破了皮肉,这便是当了皇帝之后,养尊处优多年所付出的代价了。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看看他才出行几次,就已经有人当面谏止,再要像当年那样领兵征杀,是想也不用想了。

第二天用过早饭,李破早把昨晚的事情忘在了脑后,打起了精神再次启程。

离着会盟之日只剩下了四天,他没有放阿史那杨环几天鸽子的打算,所以赶早不赶晚,就算早到一天两天的,也比去晚了强。

其实进入榆林地界,路上就好走了许多,风沙没那么大了,都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场,还有不少的林地,和南边的朔方相比简直换了个天地。

而且榆林这边不缺水源,这里的河流基本上都是黄河泛滥形成的支流。

前隋之所以在这里建设马场,正是因为这里适合牧马放羊,是中原王朝的固有疆土,只是统治不太稳定,时不时就要丢上一次。

这里一直是胡汉杂居之地,汉人在这里耕种,胡人在这里放牧,元贞五年统计过榆林的人口,总数在两三万人之间,受隋末战乱的影响不大,只不过当年这里的马匪比较猖狂而已。

元贞七年五月二十七,随着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在黄河岸边,大唐皇帝北行的队伍终于来到了会盟左近。

李破驻马于黄河南岸,向黄河对岸遥望,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的边缘之处,有着不少的低矮丘陵,在那更远的地方阴山余脉的影子若隐若现。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清穿之德妃日常贤德妃德妃传聊斋剑仙绝世主宰重生之我成了圣人绝品小农民我的武功带特效天作之合宠妃罢工日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