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多事之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八月初一,正式颁布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废奴令。所有的卖身为奴的人员从此开豁为民,编入正户,本人允许应征入伍,子孙允许科举应试,总人口在八百万人左右。

当然,考虑到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一是鼓励原主继续留用,工钱给不给给多少你们自己定;二是如果不愿意再继续使用的,那么就按照每月五钱的标准,用半年工资作为遣散费,也就是每人三两银子,当然光棍还好说,如果拖儿带口的就需要好好算算账,当然已经死了的祖辈就算了,普通中产阶层不像宗室财大气粗可以劫富济贫;三是六十岁以上和十五岁以下的,如果有直系亲属依靠还好,如果没人可以依靠,那你们就只能养着,前者要养老送终;后者养到十五岁就行。

——为了达成这个共识,全国上下已经争了好几年,但是大局已定,文件到底是出台了。天南地北的,要想全部招进国营企业不现实,让朝廷来兜底更是空谈,只有挑动奴隶去和奴隶主较劲,朝廷来做裁判,才有可能消停。

当然这是政策上的,难保在具体执行的时候走样。你们摆平了什么都好说,摆不平闹到官府,就要严格执行。

一句话,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

过了中秋节,黔国公沐琮带着永宁长公主起身前往云南,汪舜华和皇帝送出宫门外,并让荣王和齐王送出北京;一同参加送行的还有亲王宗室以及英国公张懋和魏国公徐俌,以及永安长公主、永康长公主,此外还有在京的朝臣,包括勋贵阁臣以及各衙门的官员。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沐琮夫妇的行囊很多,车马数千,但没有人非议,因为除了赐给他们的嫁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书籍。

云南地处西南,文化相对中原地区来说,比较滞后。因此早在建极八年,沐琮奏请汪太后,准备加强文化教育事业,除了办好官方书院,还要支持民间讲学;其次,就是仿照中央图书馆,在昆明建立一座大型图书馆。

这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汪舜华当然是全力支持。除了从内库里取出一部分藏书,还取出二十万银子,命礼部采集书籍,赐给黔国公和永宁长公主。

当时云南方面得了旨意,就开工兴建,上半年已经完工。

七月里,任命各省的乡试官,其中程敏政和李东阳为应天府乡试考试官;周洪谟和徐溥在顺天府主持考试。

汪舜华有点担心程敏政管不住自己,惹出点新闻,没想到乡试一切顺利,想来这些年的话还是没有白说,何况过早锋芒毕露,自然会有所收敛。

只是没想到敏政和东阳入宫述职,不仅带来了最新的南京四十八景图诗,还呈上了调研报告,主要有两则。

首先是关于快递的。当然现在没有这个说法。国家有驿站,但这是官办官用,覆盖面广,但使用率不高;民间有民信局,但是资本的尿性大家都知道,杀头的生意争着上,赔钱的买卖不会干,因此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还是主要靠人肉快递。捧着金饭碗要饭,这绝对不是聪明人的做法;再加上刚颁布了废奴令,理论上八百多万人没了工作,虽然国家建立了不少纺织工厂,但大家都担心再次加重流民问题,因此想了不少办法。程敏政建议对驿站进行改革。

明朝在主干道上设有驿站,另外还有递运所,是从事货物运输的部门,主要是预付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当时基本上是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除担负驻地指定运输路线的任务外,还要做好海、河运输的集散工作,这无疑是最科学合理的设置。

首先,驿站和递运所原有的官方传递功能要保留。考虑到官方文书的保密和时间要求,尤其军需的繁重性和紧迫性,建议专人专办,也就是现有的从业人员不必裁撤,当然有老弱病残不堪使用的,可以发给遣散费。驿丞虽然不入流,但也是吏部任命的,一般从屡试不第的举人或者秀才里面挑。

其次,要努力发展业务。西部地区还好,东中部地区对传递需求很大,那么就要适当扩充规模。根据需求,设定编制,从民间选择丁壮加入到驿站和递运所,承担为民间运输的任务;当然,寄件要检查,危险品什么的免谈;寄件取件出示黄册,毕竟现在没有身份证;收费就按照重量和长度按距离来算,肯定比民信局要便宜一些。

汪舜华很感兴趣,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主要是书信传递不便,去年的信今年才收到,不是什么新闻;只是争论很大,朝廷的驿站该不该给百姓使用,会不会贻误正事?

敏政显然准备充分:“唐代国际交流频繁,各国使节和官员公差往来大为增加,朝廷改驿为馆驿。由于耗费巨大,为保证正常运转,一般由政府指定当地富户主持,并任命其为驿将或捉驿,负责对驿丁的管理、馆舍的修缮、接待和通信工作及其月报的报送,并出资弥补驿站的亏损;有些头脑灵活的驿将则利用馆驿社会交往之便从事商业活动,达到以商补亏的目的,甚至不少人成为工商巨贾。”

“唐朝的驿丁80%以上为被征召轮番服役的农民,加重百姓负担,不好;咱们直接招募,虽然增加了支出,但肯定不如收入多,而且解决了就业,一举两得,多好!”

汪舜华点头,询问大家的意见。其实这是兵部的事,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驿传等事。程信避嫌没有说话,两位侍郎觉得不错,虽然有加担子的嫌疑,但能为朝廷分忧,不会有二话,只是觉得工程量有点大,建议一步步来。

汪舜华点头,就让程信拿个初步方案。

程信看了儿子一眼,就接了旨。

敏政没想到会给父亲找麻烦,摸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事情还要接着说。

第二件是有关金融的。以前大家都很不屑谈这些,认为是商人做的事;但是经过财政改革,敏政和东阳都发现空谈义理没有作用,还得谈实际的国计民生。

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需求自然也很突出;带着几千几万银子还好,扛着一堆铜钱那就真让人头疼了。宋朝产生了纸币交子,可让明朝玩坏了,虽然已经废除了十多年,但大家都心有余悸,可以想见短时间内不会再发行纸币;但就算有了纸币,长距离大批量运输也很麻烦,现在没有电,没有互联网,刷卡不现实,但办法总是有的——通兑。

正统以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虽然建极通宝发行后,终结了混乱不堪的货币史,国家经济更加规范、有效;但作为铜钱,确实存在着运输不方便等问题。

现在程李两人联名建议,朝廷在全国各省府县建立银号,一是进行货币兑换,确保市场流通的货币质量;二是办理存放款,用来监视金融流通,同时贷款利率肯定比民间信贷低一些,算是减轻百姓负担,当然要严格资格审核,减少呆账坏账;三是办理汇通业务。按存户寄存钱,填发存款收据,不记名,认票不认人,可市面流通,全国通兑,当然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此处交款,彼处用钱,手续简单,使用方便;朝廷也可以有效利用大量社会资金。

这个建议实在很好。事实上,现在钱庄、银号已经产生,只是都是小打小闹,上升不到国家层面;汪舜华也曾经想过,只是动静太大,实在顾不上来。

银行不仅赚钱,更重要的是关乎政策的执行;尤其是工商业日渐兴起,国家资本要发展,民间资本也要利用,但资本这东西是头嗜血的饿狼,必须要有个能牵引它的东西,否则它就能把你给吞了。

银行,就是最好的牵引线;可以让你活,也可以让你死。

在生产迅速扩张的时代,很多人往往只看到滚雪球的利益,却忘了现金为王;一旦资金链破裂,黄金卖不出铜价。

掌握住了银行,就掌握住了经济命脉。

这样要命的东西,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里。

丘浚琢磨了一下,觉得建议很好,于是站出来赞成;薛远也没什么话说,虽然现在户部事情很多,但当官就不要怕有事,否则就去南京了。当然也有人觉得朝廷去插手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实在很没有必要,容易造成官僚队伍臃肿;不过商辂倒觉得主意不坏,汇通天下,多好!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驿传改称邮驿,秦朝就这样称过,负责全国物流运输,由兵部负责;金融机构称为银行,在北京设立总行,各省、府、县分别设立分行,只对上一级负责,不用对地方政府负责,由户部管理。执行和管理办法两个部门下去仔细研究,尽快拿出方案。

众人领旨。

汪舜华转头再次看了一眼程敏政和李东阳,眼前两个眸正神清、英气逼人的年轻小伙子,实在没办法和历史上一个有贪官嫌疑和一个伴食宰相联系起来。想来这些年奖励功臣、重用能臣还是有效果的,否则像于谦那样的功臣落得抄家处斩,反倒是王振死了还要建庙祭祀,也就别怪群臣畏畏缩缩,不敢进言了。

汪舜华第一次觉得平时那些不中听的言辞也没那么无法忍受了。

国士待之,国士报之,如此而已。

应天府乡试第一是吴宽。程敏政、李东阳都对他的文章书法赞不绝口;但最引人关注的是来自四川的举人杨廷和,才十二岁。

翰林院的才子们听说了,都有点后生可畏的味道;汪舜华眼皮直跳,这可是个大人物,曾经把嘉靖欺压得死死的;当然他的宝贝儿子杨慎比他更了不起、也更悲催。

程敏政和李东阳回京已经年底了,程敏政匆忙跑去给岳父送终,朝廷里则在进行新一轮人事调整,万安担任太常寺卿;南京太常寺少卿潘荣则升宗人府府丞,南京户部左侍郎陈俊升户部右侍郎;原吏部尚书崔恭起复,南京那边缺人已经很久,还是让他去了;与此同时,南京工部尚书已经出缺了一年多,左侍郎郝璜身体不好。于是同意让他致仕,把名声很好的右侍郎范理提为尚书,又让工部右侍郎柳春去南京担任左侍郎,通政司左通政萧彝为南京工部右侍郎。

范理字道济,号操斋,天台人,宣德五年进士。

陈俊字时英,莆田人,正统十三年进士。他多年在户部任职,熟悉钱谷,为官清正,很得百姓称颂。

与此同时,原云南右布政使李春任工部右侍郎。李春字遇时,号竹素,山东丘县人,曾上书皇帝七十二疏,满朝称之“李铁面”。

程信很快拿出方案,依托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展,分驿、站、铺三部分,站是传递朝廷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朝廷专用。铺递用以办理民间业务。凡州县公文物件,都由铺递传送,原则上每县设立一处;领导由朝廷配备,统一为一人,其下业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在当地招募,核准后按月给工钱。

丘浚亲自去民信局考察,又和大家反复商议,机构设定和业务范围已经定了,直到年底,才拿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清末的票号管理就很接近了。

首先时间问题。将近3000家银行,肯定不能一步到位,那么就先两京,然后东部发达地区,然后中部、西部地区,由省往下,一步步来,争取十年内完成所有布线任务。

其次人从哪儿来。这是要命的问题,银行不能一步到位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专业管理人员不够,修房子都是小事了。首先民间现在有很多银号、钱庄什么的,去请,总部领导给正五品待遇,省级正七品、府县八九品,员工基本工资统一,可以根据实绩发给奖金,不怕没人。

然后就是管理。在社会上招募15岁以下青少年,学徒三年。分文不取,三年后,品德端正,珠算、书法等技能过关者转正。

最后是汇票本身。全国范围内通用,业务量大,一定要做好防伪。不过有发行宝钞的经验,再进行改进,就很容易了。手写汇票容易涂改,那就按照宝钞来,统一印制面额不等的汇票。

因为对宝钞心有余悸,百官争议很大,汪舜华也就没有表态。不久,丘浚拿着几张样票进宫。每张格式都一样,首面都印有券字和图案,中间两面印有竖格,写有汇兑字号、银两数,年月日等内容,尾面还印有信行二字,并加盖的三种印章,此外上还有密押及防伪水印,保证汇票的安全。

汪舜华还是不放心,现在没联网:“成千上万两银子,此地汇出,以票作凭,到异地兑付,如何保证安全可靠,防伪防假,不出差错?”

丘浚回答:“采用书写、密押、夹印等三项防伪防假措施。首先汇票都有统一的标准、格式和填写的内容,不能随意涂改,更不能伪造假制,如有发现,不仅汇票作废,而且告官究治;此外各银行书写汇票的人都要固定,此人的字迹要通报各分号庄,使大家都认识,能辨别他的字迹特点,识别汇票的真假;此外,银行经理还必须亲笔签字,不准别人代书。”

“其次,在每张汇票上都有签发时间的代号与汇款银两数目的密码,只有本银行的账房先生和经理知晓,而且每三个月变更。比如银两数目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十个字来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拾十个数目字;用国宝流通四个字,代表万、千、百、十四个单位数;用谨防似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十二个字,代表一年中地十二个月;用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总有报,到头自分明三十个字,分别代表每月中的三十天。”

“此外汇票纸内还有夹印的水印,技术高明,极难防制。”

“每张汇票上还盖有银号的图章,刻得非常精细,也是极难防制;就算汇票遗失,持票人只要立即知会发出汇票的银行,便可以声明作废。如果盗贼用之,如同自投罗网,如是别人拾得,亦取不出款项,因为不知汇款时间和数额。汇款人遗失汇票,原开出汇票的票号有汇款时登记的存根,只要查证属实,就根本丢失不了。”

确实考虑很周全,汪舜华点头,据说明清山西票号搞得不错,可惜她没有研究过,想来技术上不存在壁垒。那明年就在北京和南京试点,如果成功,就向全国推广。

丘浚领旨,下去办事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秦王府宗室郃阳王公镗去世,享年四十。他是秦康王庶三子,头代郡王,可三个儿子都是庶出,于是拿着惠恭的谥号除国;晋王宗室宁化王美壤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父亲宁化懿简王济焕是晋恭王庶四子,自己是庶长子,三个儿子也全是庶出,拿着僖顺的谥号除国。

襄王手有点抖,他不知道,历史上继承王位的庶二子钟鈵不是善茬,淫乱暴虐,不孝母亲,弘治四年革爵,发高墙;周王府宗室镇平王,周定王朱橚的庶八子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七十二,在位七十年,儿子年纪自然很不小。可惜都是庶出,拿着镇国将军的爵位终老;沈王府宗室沁水王幼塐也死了,世子诠鐕已经拿到了即位资格证,三年后就可以晋封为王;当然,遂平荣靖王子墌孝期已满,但嫡长子同鐎因为守孝没有参加成化六年的考试,就只有再等两年了。襄王嫡二子宁乡王祁鐄去世,没有儿子;妃李氏早已去世,侧妃侍妾也没留下子嗣,这个只有除封。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相关推荐:秒速选择升级任务系统我只会拍烂片啊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教练是怎样炼成的重生且珍惜外星人的游戏机异世常见人口不可告人秘密相关调查报告诸天之问长生君临诸天之逍遥原来我是修仙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