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哪个精神病天天都发疯啊?他们只有到了某个点,才会爆发。
道衍不是个容易骗的人物,如果我上来就又打又杀,反而让他怀疑。
他担心我不愿离开,故意装疯卖傻,我只好反其道而行,缠着他,非要跟他走,让他迷惑。”
吴寂听了这一番话,不由得由衷赞叹眼前人心思的缜密。
那一天,沐春提出的是装死的主意。
被沈如诗否决了。
燕王势力广泛,装死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除非沈如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出现。
她思索良久,想出装疯的主意。
这个主意有两个好处。
第一,燕王绝对不肯将一个疯女人接到府上。
第二,即便以后知道沈如诗正常了,也可以解释为,治好了病。
剩下的,就是如何骗过道衍了。
首先得骗过沈家人,她找了沈茂做内应。
起初他不允,沈如诗答应事后嫁他,让他死心塌地的做了内应。
想骗过道衍和尚,只有两个字,真实。
演技要真。
她灵机一动,想到在野史上看到的一个记载。
朱元璋性格反复无常,疑心病重,当朝为官者,可能前一天还荣华富贵,后一天说错了话,就锒铛入狱,甚者身首异处。
这些做官的,每一日不是胆战心惊。
想辞官,朱元璋就会定你个诽谤朝廷的罪名。
所以许多想保命的人,想出了装疯的办法。
洪武年间,好好一个官员,突然变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皇帝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所以都会派人去探明真伪。
装疯之人为了真实,拿刀砍自己,用木钻钻自己,各种自虐手段都用上。
其中有一位叫袁凯的,做的更绝,可以说教科书级别的装疯了。
皇帝派去的人,还没走进,就被吓跑了。
袁凯脖子上拴着铁链,正趴在地上,拿着狗屎大嚼特嚼,吃的津津有味。
朱元璋知道后,相信他的确是疯了,便放过了他。
袁凯吃的,当然不是真的,而是用面粉混合酱,做的假狗屎。
沈如诗想到这个典故,不知道这个办法,袁凯是不是已经用上了,还是自己首先剽窃。
管他呢,对不起了这位爷,这事若是成了,我回去以后,给您立个像,早晚三柱香!塑个金身,我奶奶肯定也舍得出这笔钱!
想到就去做,吴寂称素衣厨艺好,沈如诗便将这个活交给吴寂。
经过两天的反复试验,素衣成功了,她手捏出的造型,足以以假乱真,让人难辨真假。
“这和尚也真是的,原本我看的津津有味,等你吃了,成就一段传奇,讲给我子孙后代听。结果你递过去,他就熬不住了,破坏了一出好戏!”
吴寂耸动着肩膀,无限惋惜地说。
沈如诗冷笑一声,瞥了他一眼,说道:
“吴大公子,你这话有问题啊,你的子孙后代怎么来的?喷出来的?”
吴寂被抢了白,涨红了脸,倒是没有反驳,他换了个话题,问到:
“也不知道,姑丈发现没有,你装的那么真,怕是把他老人家也糊弄过去了!”
沈如诗摇摇头,她心里清楚,这个事骗得过道衍,是因为道衍并不了解她。
沈万三?想骗他,自己恐怕还得修行一千年!
“那就怪了,以姑丈的脾气,发现了不拆穿,到了这会儿居然也没来质问你?这事倒是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