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因为那场暴动,所有妖兽都畏惧不敢随意出走,帝皓一路出奇的顺利,道路舒畅,没有丁点障碍,树木形成都林间小路直通往一处古庙。
很快,帝皓就来到了这场寺庙,看着巨大的寺庙,帝皓脸上泛起一丝异色。因为庙前杵着一个残破的石碑,上面写着“雷神寺”。
居然是一座神庙,神庙在人间最为普遍,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有神灵,神灵会庇佑他们,王朝的贵族也鼓吹着君权神授,奉天承运,帝皓走进寺庙中。
“雷神庙?”
雷神,那可比他一个小小的河神强太多了,一个天一个地区别。
当帝皓走进寺庙的时候,石碑上雷神二字莫名泛起了一丝豪光,一闪即逝。
一走进寺庙中,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门窗和倒地的石柱,看起来寺庙荒废的很久了。
不过从寺庙整体来看,透出一种很宏大很威严的气势,加上从一些勉强还算保持较好的物品中不难得知,这件寺庙在很久以前香火很鼎盛,气势磅礴。
看到这些,帝皓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任何东西都经受不住时间的流逝,即使是所谓的仙佛。
踏步走进寺庙大殿,迎面看到一座巨大的神像矗立在大殿中。
也许是时间久远的关系神像破败的很严重,运用目力勉强见可以看清,是一个巨大的人头首龙身,矗立在那里给人一种威严,公正,霸道的感觉,让人不敢直视。
看到这座巨大的神像,帝皓不禁有些奇怪,这看起来好像是民间百姓矗立的龙王神像,不过从神庙的规模和荒废时间来看,又有些不想,最起码在这荒郊野外不可能建造这么大的神庙,而且民间为了求雨的缘故,龙王庙也是很少荒废的,而在这妖兽密布都云溪涧出现这么一座寺庙,确实古怪。
仔细一看,又隐隐约约觉得,这神像的腹部似乎微微隆起,脑海中不禁想起一个远古雷神的描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雷泽是远古大神,司命雷神,可不是天庭册封的那些雷神能够相比的,而是天命所定,实力冠绝远古众神。
只是后来不知为什么消失了。
怎么消失都帝皓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他现在所想就是看看系统出品都千里眼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能力。
帝皓刚盘膝坐下,寺庙外就有了一点响动,帝皓望去,只见一个身穿一袭清秀长衫,背着书筐的书生吃力的跑着。
这书生迅速来到大殿,看到寺庙中竟然有人,而且看样子似乎也是一个书生,跑来的那人心中一喜,拱手作礼道
“小生落无端,见过阁下。”
看到来人一身书生打扮,走路姿势毫无武力,背后还背着一个竹篓书筐,明显是四处跋涉的普通书生,只是不知道是游历还是访友拜师。
也有可能是科举了,宋国的科举也是在开春进行。
这时候,帝皓仔细的打量了下眼前的落无端,面容儒雅,清秀,约双十左右,皮肤白皙,透着健康,全身散发着淡淡的书生气息,比想象的还要秀清文弱些。
“在下帝皓,兄台怎么出现在这里?”帝皓疑惑都问道,这里不是云溪涧吗?如此危险的地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出现在这里,未免大胆了一点。
“我怎么不能出现在这里?这里不是去我大宋帝都的必由之路吗?我前年就来过一次,也在这里露宿啊?”
“什么!”帝皓惊愕了,云溪涧可不在大宋境内,云溪涧可是在炼气士都管辖范围,怎么成了必经之路了?
“兄台,你怎么了?”落无端奇怪的问道。
“没事,没事,只是一时想不起这里是什么地方了?”帝皓掩饰都回答。
“碧云山路,这里算是官道了。”
碧云山路在哪里帝皓不清楚,不过帝皓算是明白他已经离开了云溪涧,可是他却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帝皓突然觉得定然是云溪涧都绝世妖类暗中施法,否则帝皓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有了三天三夜都路,唯有天门境强者的移步换景,缩地成寸。
帝皓简略的做了下自我介绍。
因为在这荒郊野外,不管落无端多么正直善良,对一个陌生人肯定有一些提防,这也是人之常情。
看着一脸微笑儒雅的帝皓,落无端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也笑着开口道。
“在下这次是出来拜访授业恩师,因为路途遥远,一时间没有计算好行程,就走到了这荒郊野外,幸好记得这里有座寺庙,因而过来,没想到遇见了兄台。”
“呵呵,我这次闲来无事,也正好借此机会游历下增长见识,既然在这荒郊野外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啊。倒是可以结伴而行。”
“如此最好!”落无端也是一脸高兴。
两人一来二往很快便熟稔了,渐渐的话题也放开了,从古文义理,诗词歌赋,到天下实时,两人高谈阔论,尽展心中所学。
帝皓有心效仿上古儒道,对这些东西也是略微精通,在纣王都记忆里也有关于儒道的记忆。
这一番交谈中,帝皓发现落无端一身学问丰厚,满腹韬略,性格也是柔中带刚。
这到让帝皓很吃惊。没有想到落无端竟然又如此的文采。
这一番交谈下来,两人顿时有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知己良友的感觉。
有些人,即使在一起一辈子都不会成为朋友,有些人,即使相隔万里,也会成为知己好友,而帝皓与落无端便是后者。
一番谈话下来,落无端兴致也高了起来,从书筐中拿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破烂就像是个地摊货,帝皓仔细一看尽然是一本《易传》。
《易传》虽是上古大儒所著,但也透着大量的佛道两家炼气士的学说。
他用阴阳两大概念表示宇宙间两种基本的对立力量,阳表示正面、主导、进取、雄性;显露……,可以综合为阳刚之性;阴表示负面、被动、退守、雌性、深藏,可以综合为阴柔之性。
阳刚之性正是儒家的特性,阴柔之性正是道家的特性;儒家与道家的对立与互融正体现了阴阳的交感相推之道。
只可惜当初儒佛道三支炼气大道,如今只剩下修道炼气,修佛的炼气士也异常少有,大多只是杂练一通。
“兄台竟然懂得《易传》?”
帝皓知道不朽王朝的太宰就是专修《易传》入的儒道。
“啊,呵呵,让你见笑了啊,我也只是最近才得到这本奇书的,读后顿时被吸引了,只是书中很多知识晦涩难懂,一直难以明晓,所以一直在不停的钻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