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是人做的,要想了解事,就得先了解人,如何了解人?六个字——听其言,观其行。要想了解己巳事变,了解袁崇焕,我们也要“听其言,观其行”。
经不完全统计,可以列出袁崇焕“语录”如下:
1.“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2.“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
3.“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4.“皇上赐尚方(剑)正为此也。”
5.“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6.“东人此来要做皇帝,己卜某日登极矣!”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些话很豪迈,忧国忧民。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话不是大话就是假话,相当大言不惭。我们来一一分析如下:
一、“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天启二年,袁崇焕从县长的位置调到兵部,没过几天,他独自一人骑马去关外查看地形,回来以后说了这番话,并要求上前线去驻守。
很多人将这几句话当成袁崇焕“有种”的证明,但是仔细分析,这句话其实很“鲁莽”。
孙子曾经曰过:“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孙子的意思是说,战争关系到国家兴亡,百姓安危,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时辽东明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朝臣之间关于战略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将来怎么办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论证。
上过大学的朋友都知道,要写一篇毕业论文起码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耗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完成。即使是抄也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去查找原始材料,找出来以后还要花几天时间改头换面(这事大家都很在行)。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更是需要严谨的论证,袁崇焕乃一介文人,从未带兵打过仗,从来没有来过辽东,仅仅用几天时间在关外走马观花转了一小圈,就对事关国家兴亡的战略问题做出了结论,似乎太过草率,比抄写一篇毕业论文还省事。
“鲁莽”和“有种”是有区别的。在众多大帅、名将败死的情况下,毫无经验的袁崇焕“吾一人足守此”的论断有吹牛皮的嫌疑。袁崇焕这么说,不过是想为自己提升创造机会而己。
二、“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
天启六年初,明辽东经略高第根据形势和情报判断,刚刚的蒙古人打完仗的努尔哈赤将来明辽东河西地区抢粮,转嫁战争亏损。因此他命令河西地区实行坚壁清野,撤退锦州、右屯前线的人马和粮食。
但是袁崇焕拒不执行命令,说出了“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的豪言壮语。这句话和袁崇焕的许多名言一样,听起来堂皇、豪迈、解气,但就是经不起推敲。
当时明朝在锦州、右屯、大凌河等地只有少量的预警部队,面对努尔哈赤刚刚战胜蒙古的十三万大军,毫无悬念会立刻变成齑粉,而粮草也必然会被后金夺去,产生资敌的效果。
后来的结果正是如此,后金获得了大量的粮草。
袁崇焕主张用几千人对抗十几万人,脑子里进水了?见过吹牛的,没见过吹这么大的!
事实上,他一点也不糊涂,而是有更精明的打算,狂言的背后,是想用锦、右等地的粮草喂饱后金,换取其不进攻宁远。
三、“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袁崇焕第二次复出时,在平台召对皇帝时,说出了上面的话。
地球人都知道,以明军和后金当时的实力对比,“平辽”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守住就不错了,然而袁崇焕不仅承诺要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连完成时限都定了下来。
他吹牛的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在皇帝面前不打草稿就吹牛,不过这一次,他把牛皮吹破了。
崇祯按照袁崇焕的要求,给了他一切“便宜行事之权”,但是袁崇焕却暗中和后金通信,斩杀毛文龙,一年以后,明军不仅没有“平”后金,后金反而“平”到了北京。
这哪里是吹牛,简直是吹大象!
四.“皇上赐尚方(剑)正为此也。”
这回袁崇焕不再说大话了,改说假话了。
袁崇焕在杀毛文龙时,为了能够镇唬住毛文龙的部下,让毛文龙死得心服口服,假冒圣旨,把杀毛文龙的责任推给了皇上。
事实上,崇祯对毛文龙采取优容的态度,没有收回天启帝赐于他的尚方宝剑,毫无杀毛文龙的意思。
杀了人,还说是别人让杀的,能说出这种话,做出这种事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
五、“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己巳事变中,后金开到北京门户蓟门关,神京危急,众将纷纷率军来援。负责御敌的前敌总指挥袁崇焕却把援兵撒了芝麻盐,自己亲自负责堵截。
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说出了上面的话。
然而袁崇焕再次食言自肥,很快,后金大摇大摆地越过蓟州。
别人要打,不让,自己又不打,让敌人顺利通过防线,这样的总指挥,当然会被人们认为是总奸细。
六、“东人此来要做皇帝,己卜某日登极矣!”
这既是大话又是假话。
皇太极为了求和,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磨破了嘴皮,无奈北京不允许,他很郁闷。
河西这块肥肉,后金曾经吞到肚里,又吐了出来,弃而不要。
这种情况吓,袁崇焕却说皇太极来要北京当皇帝,灭亡明朝,谁会相信?难怪毕自严会把舌头吐得跟领带似的。
按照袁崇焕的说法,那就赶紧跟后金谈和吧,不要打了,损失点东西换来国家不灭亡,保住皇帝的位置,是很划算的。
这是唯一符合逻辑的做法,也是袁崇焕大话加假话的目的所在。
正是这句话,让他露出了狐狸尾巴。
通过“听其言”,我们可以看出,袁崇焕的话很不靠谱,从消灭敌人的大话,发展到敌人来消灭的大话。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恶性发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