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上任以后,正值铁岭失陷,辽东一片混乱,形势汹汹,人心惶惶。
面对着一片狼籍,他的主要工作是收拾残局,稳定人心。他大力整顿军纪,斩逃将,造战车,治火器,挖沟濠,筑城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熊廷弼毕竟是一介文人,未经战阵,缺乏军人的勇武,除了恢复以外,他似乎也干不了别的。
要知道,在战场上,进攻比防守难度要大的多,可以说不是一个概念。
一个普通的人,只要有人有钱有枪,就可以做好防守。可是要谋划进攻,没有较强的军事才能,是干不了的。
进攻是有风险的,容易出错,防守却四平八稳,很难挑出毛病。人们总是指责那些战败的将军,而对那些没有作为,也没有犯错的将军确大加赞赏,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明智的。
古往今来,存在这样一个误区:
工作做的越多,犯的错误也越多,遭到的指责也越多。不干工作的,什么错也不会犯,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指责。这样一来,谁还敢干工作呢?尤其是那些难度大,风险高的工作,出错的可能性也大,更是无人敢于问津了。
战场上更是如此,不打仗就不会吃败仗,就永远不会犯错,因此,人们都愿意防守而不想进攻。
作为辽东经略,在长达十个月的任期内,熊廷弼只经略防守,不经略进攻。熊廷弼提出整兵十八万,同时又将十八万人撒了芝麻盐,将他们分布在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布防,毫无厚集兵力,与敌决战的打算。
熊廷弼的防守消耗巨大,给朝廷增加了很大负担,他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却没有打一个像样的仗。
很显然,朝廷花钱不是让你与敌人和平共处的,受到弹劾,再所难免。
天启继位以后,给事中姚宗文等攻击熊廷弼“出关逾年,漫无定画”,并认为不罢免熊廷弼,辽东“必不可保”,于是天启将他罢免,任命袁应泰为辽东经略,薛国用为辽东巡抚,筹划再次对后金发起攻势,恢复抚顺和铁岭。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发动进攻,后金就己经攻到了城下。
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努尔哈赤利用明朝新旧朝更替,朝臣内部纷争不断,无暇东顾之机,发兵攻打辽东真正的大城市沈阳和辽阳。
三月,后金军进逼沈阳,沈阳是辽东重镇,明总兵贺世贤、尤世功在此驻守,明军与后金军在沈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辽沈战役是战争史上一次诡谲的战役,过程很曲折,结局很悲壮。《明史》对其记载很简略,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让人无所适从。
明军作战很英勇,但最终败在奸细之手,谁是奸细?明史没有告诉我们。我隐约感到,真相远比我们所知道的复杂得多,有许多事情我们己经无法考证了。
明史中关于辽沈战役的记载如下:
“天启元年三月,我大清以重兵薄沈阳。世贤及总兵尤世功掘堑浚壕,树大木为栅,列楯车火器木石,环城设兵,守城法甚具。大清先以数十骑来侦,世功兵蹑之,杀四人。世贤勇而轻,嗜酒。旦日饮酒,率亲丁千,出城逆击,期尽敌而反。大清兵佯败,世贤乘锐进。倏精骑四合,世贤战且却,抵西门,身被十四矢。城中闻世贤败,各鸟兽窜,而降丁复叛,断城外吊桥。或劝世贤走辽阳,曰:「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袁经略乎!」挥铁鞭驰突围中,击杀数人,中矢坠马而死。世功引兵援,亦战死。”
从这个记载里看,沈阳主将贺世贤十分英勇,带领少量家丁出城迎战,孤军深入,遭遇后金主力部队,被敌人包围,他边打边撤,一直退到沈阳西门,身中十四箭,仍与敌恶斗。
危急关头,手下劝说贺世贤脱离战场,逃往辽阳,贺世贤毅然拒绝,他说:“我为大将,不能在城,有何面目见袁经略!”(辽阳为经略袁应泰驻地),最后手刃数十人,重伤落马而死。
刚开始,我被贺世贤的英雄无畏所感动,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
作为一个屡经战阵的总兵官,怎么可能率一千名“亲丁”出城迎战后金铁骑,还“期尽敌而返”。这么做是鲁莽无知还是另有目的?
而砍断沈阳城吊桥的很可能就是贺世贤所部“降丁”。
明史记载:“广宁总兵李光荣疑世贤所纳多,以状闻。巡抚薛国用亦奏三可虑,兵部尚书崔景荣请拒勿纳,而置己纳于他所。然世贤所纳卒不可散,同列遂谤其有异志。”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贺世贤仍大量收纳“降丁”,广宁总兵李光荣、辽东巡抚薛国用、兵部尚书崔景荣等人都认为贺世贤招纳的“降丁”太多,并劝他“置己纳于他所”,但是他仍坚持“所纳卒不可散”,以至于大家都怀疑他“有异志”。
《明史》对贺世贤的战绩略有记载:抚顺战役中,“张承廕之败也,世功脱归,坐褫职。”清河战役中,“世贤驻叆阳,闻变,疾驰出塞,得首功百五十有四级,进副总兵”。萨尔浒战役中,“世贤副李如柏出清河。刘綎深入中伏,劝如柏往救,不从,綎遂覆殁”。铁岭战役中,“世贤驰援,城已破,邀获首功百余级”。泰昌元年九月贺世贤“连战灰山、抚安堡,获首功二百有奇”。
从这些记载我们看到贺世贤的战绩有“脱归”有“不从”更多的是“获首功”,就是没有看到贺世贤与敌激战的场面,所谓“首功”,也都是在战事结束后割下敌人首级邀功请赏。
在沈阳战役中,他却一反常态,率千人出击,被敌人包围后还能冲出重围,退到沈阳城下,就在他退到沈阳城下时,城内的奸细打开城门,后金军攻入城内。
这不是很奇怪吗?这一连串的怪事把我带沟里了。
我有一大串的疑问:为什么要拒绝众人的忠告坚持留用大量降丁?为什么要轻率出击?如果要展开野战为什么不率大军而是只率少量亲军?为什么没战死在城外而偏偏战死在沈阳城下?
不仅我感到疑惑,当时的明朝政府也很疑惑,以至于“世贤既殁,或疑其叛降,恤典故不及。四川副使车朴为讼冤,格众议不果”。
贺世贤曾是李如柏的部下,而李如柏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十分密切,很有可能贺世贤与努尔哈赤也有交情。
但是如果贺世贤真的有问题,怎么会战死在沈阳城下呢?
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在混乱的战场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真相己经很难考证了,我只能在此存疑一下,而不能做出任何结论。
后金攻入沈阳后,城内明军奋起抵抗,双方在城内短兵相接。
明总兵童仲揆、陈策率军从辽阳赶来救援,试图重新夺回沈阳,后金兵两面受敌,沈阳很有可能得而复失。
努尔哈赤命令部分后金兵在城中继续作战,自己则率骑兵主力进攻援助沈阳的明军。
明军与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战事异常激烈,陈策战死,明军全军覆没,后金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陈策全军覆没,但战斗仍未结束,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率领明步骑四万在浑河南五里外布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准备强攻沈阳,剿敌于城下。
努尔哈赤不敢怠慢,亲自领兵作战,明军骑兵溃败,后金兵得以长驱直入,追杀明军四十余里,沿途明军死者不计其数,后来努尔哈赤收兵回营,将所获人畜分于八旗,沈阳大战终告结束。
努尔哈赤攻陷沈阳后,为报复沈阳军民的抵抗,屠杀了三天,沈阳城血流成河,尸横遍地,只有少许幸存者逃了出来。
努尔哈赤屠灭沈阳之后,在城内休整了五天,紧接着又带兵进攻辽阳。
辽阳是辽东地区的首府,是明朝在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辽东经略的驻扎地。然而此时辽东兵力己经大多投放到沈阳保卫战,守卫辽阳的兵力并不多。
袁应泰将奉集、威宁等地的军队撤回辽阳,集中力集对付后金。
后金兵抵达辽阳城,袁应泰亲自带兵出城迎战,双方展开激战,战事呈胶着状态,当日双方未分出胜负,夜晚,明军在城外扎营,袁应泰夜宿军营中。
第二天,双方再战,后金人数占优,明军渐渐抵挡不住,总兵梁仲善、朱万良战死,部队纷纷退向城内,后金兵乘势掩杀,许多官兵被挤入城濠,自相残踏,濠沟内堆满了尸体。
袁应泰退入城内后,与巡按御史分责固守。第二天伴晚,城内奸细到处放火,制造骚乱,城内顿时鸡飞狗跳,乱作一团。奸细乘乱打开城门,辽阳城破,袁应泰自杀徇国,巡按御史张铨被俘不降被杀。
辽沈陷落后,明军不能敌挡后金的进攻,辽河以东的三河、静远、镇江、海州、金州等大小七十余城几日之内全部沦陷,河东之地,尽归后金所有。
辽河以西的老百姓担心后金的进攻,纷纷逃亡。
明朝得知辽沈失陷,大为震惊,北京实行戒严,九门昼闭。
然而后金并没有乘势进攻河西,努尔哈赤鸣金收兵,着手消化吸收己经取得的战利品。为加强对河西地区的占领和统治,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后因为辽阳位置太接近河西,不利防守,又将都城回缩到战略位置更好的沈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