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一口气后,梁九功转身进殿。
尖着嗓子,道:“太子爷试药前有令,天一黑就让万岁爷服下“毛地纳霜”。”
说着,他朝传教士示意一眼,道:“请吧。”
是夜,传教士将新调配的剂量,用鼻饲灌之,让康熙服下。
半夜的时候,几天未曾醒来的康熙,总算是醒来了。
并且,他迷迷糊糊中喝了点米汤,出了一次恭,就又歇下了。
次日清晨,康熙龙体大好。
再次醒来时,他喝了点牛乳和稀粥。
太医和传教士瞧过,都说他已经病好了。
康熙半信半疑,他总觉得自个好的太过突然。
昏迷那么长时间,说好就好了。
但不管如何,他还是下令,赏赐了传教士银子,还有一处宅子。
清醒的他,突然就想到了太子。
顿时,一双老练的眸子,布上一层冷峻的光。
他道:“梁九功,太子呢,去把太子那个孽障给朕叫来,这一次,朕不......”
“万岁爷,万万不可啊,太子爷为了替您试药,至今还在床上躺着呢,昨儿睡了一宿,今儿一早醒来,就拉了一早上的肚子,上吐下泻的。”
梁九功不等康熙把话说完,就替太子说起了好话。
他只是将最近的感受,表达出来。
至于太子,那西药本就有副作用。
更何况他一个正常人,平白无故试药,自然是有副作用的。
康熙听了后,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转头扫了传教士一眼,就听传教士道:“万岁爷,您真的有一位好儿子,在您病了的日子里,太子爷十分孝顺,明知西药有副作用,可能会致死,还坚持亲身试药,其孝心简直感动天地啊。”
“太子爷以前可能是不怎么好,可这些日子,一直在万岁爷您的病榻前守着。一有什么好的法子,太子爷就积极替您医治。而且,他不是盲目的医治。是在病人身上做了试验后,才给您试的。最后一次,您的病情加重后,他自个都试药了。”梁九功如实说。
康熙还是不相信,太子如此有良心。
直到次日,他在奴才的搀扶下,下床走动。
并到了毓庆宫,发现太子正上吐下泻,腹痛得“嗷嗷”大叫,一趟一趟往茅房里跑。
趁着太子躺床上的功夫,康熙坐在床前,两父子相对无言。
最后,还是太子先开了口。
“皇阿玛,儿臣许久未和您如此亲近了,这让儿臣想起幼时生病时,您就像现在这般,坐在儿臣的病榻前。”
康熙叹息一声,何曾不想起过往。
他只觉得一切都恍如隔世,那么的不真实。
抬起右手,轻轻拍了拍太子的臂膀,道:“这次的事情,朕听梁九功和太医们说了,多亏有你啊。”
太子立马撑起身子,受宠若惊地道:“皇阿玛,您打小就疼爱儿臣,现在轮到儿臣孝敬您了。”
康熙慈爱的望着太子,仿佛那个优秀的皇太子,又回来了。
他就这么坐定在床前,久久不能语。
只是一双老练犀利的眸子,一片猩红。
良久后,他在奴才的搀扶下,起身道:“你好生调好身子,若是好些了,就每日到乾清宫来陪陪朕。”
“好。”太子连连点头应了,末了,还支支吾吾地道:“皇阿玛,只是四弟妹那儿,儿臣一时糊涂,待儿臣病好了,愿意亲自向老四赔礼道歉。”
闻言,康熙的身躯微微一顿,道:“此事有蹊跷,且等朕再查查,定是慎刑司那帮奴才严刑拷打,弄得犯人随便乱招供。”
这话意思很明白了,经过太子这么一折腾,康熙对太子又起了父子间的怜悯之心。
打算跟以前一样,用他的皇威包庇太子。
“是。”太子面露感动。
待康熙离开毓庆宫后,身边的小太监担忧地问:“太子爷,这回稳妥了吧?”
“皇阿玛都这么说了,还能有孤什么事儿。这紫禁城里,向来帝王为大,非黑即是白,皇阿玛说什么是错的,那什么就是黑的。皇阿玛说孤是对的,那孤就是清白的。”太子牵出一抹得意地笑。
只是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不痛快。
要不是他这次考虑的周全,也不能这般自在。
什么时候,他也能坐上那九五之尊,一手遮天!
“您到底是皇太子,是储君,万岁爷还是宠您的,那些庶皇子哪能跟您比呀。”太监奉承道。
太子“哼”笑一声,没说话。
接下来的时间,康熙还不信自个的病,这么快就好了。
他总在等这该死的中风之症,会不会再次发作。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的龙体就是康健的很。
期间,皇子们都进宫看望过康熙。
四爷有意无意地提起过若音,但每回都被康熙给搪塞过去。
而且,他能感受到,康熙待他,似乎疏离了些。
这让已经掌握太子大不分把柄的他,感觉到苗头不对。
如今太子风头正盛,他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出手。
否则只会显得野心太过,一切都白搭。
就像八爷那时的下场一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正如四爷所猜,自打康熙中风以来,太子可谓是换了个人似得。
不似以往那般暴戾,骄纵,反而事事有条有理。
加之太子自打副作用好了后,每日在龙榻前伺候着康熙。
弄得康熙每见太子一次,心里就舒坦些,龙体自然就越发康健了。
并且,他开始重新审视起太子那日的话,对四爷起了疑心。
不仅如此,康熙还对四爷说出“从前的事情,都不要再提了”这种话。
这是要四爷不要追究,否则的话,他要护着太子了。
大约六日左右,康熙下令放若音出宗人府。
并说若音管教奴才不周,酒庄停业半年,才能重新开张。
更加不幸的是,酒庄那些老伙计,全都成了替死鬼。
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出来垫背的。
比起若音和太子,那些奴才自然显得无足轻重。
原本康熙还想拖着此事的,若不是四爷时不时在康熙跟前念叨此事。
康熙也未必这么快放若音出宗人府。
九月中旬的一天,四爷说话算数。
下了朝后,穿着朝服就去了宗人府,亲自接若音回府。
他说过的,下一次见她,便是接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