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覆水难收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诸子百家百花齐鸣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那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思想爆发的时代,什么样的学派都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优胜劣汰的选择下,最后声息的那都是华夏精神文化的精髓。

秦国用法家治国,用墨家造兵器农具,用农家生产粮食,用纵横家破坏六国合纵。

可以说,秦国的成果并非是一家之功,而是许多人才一起努力的结果。

只不过是因为法家治国,所以大家都当秦国是法家当道。

秦末天下大乱,整个国家几乎都被逐鹿中原的诸侯所摧毁。

高皇帝刘邦在废墟之中建造大汉的时候,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方式来治愈伤痛与损失。

因为当时的人口数量,经济能力,粮食产量等等方面都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继续横征暴敛,又或者穷兵黩武的话,结果只能是直接崩溃。

从那之后,无论是吕雉临朝称制,还是文景之治都是尽可能的保守。

诸子百家之中,讲究无为而治的黄老派,很是契合这种现象,所以也就很自然的被当做了国策。

黄老派已经吃了几十年的红利与好处,早就是让其他诸子百家们羡慕妒忌恨到了极致。

没有哪个国策是能永远不变的。

大汉没有实力的时候,缩起头来韬光养晦,自然是黄老派说啥就是啥。

可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汉重新站起来了,黄老派的那一套自然也就会被抛弃。

所谓的黄老派,实际上就是道家的其中一个分支。

而道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并非是后世之人所认为的那样,真的清静无为什么都不在乎。

在外来教派传入之前,道家的势力极大。

就像是此时的大汉,就是标准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也不过是在模仿黄老派而已。

历史上的小猪,用儒家推倒了黄老派的掣肘。

而到了王霄这里,他选将黄老派在高层的根基一网打尽。

没有了从太后到勋贵们的庞大支持力量,向来都是走上层路线的黄老派,那就等于是被挖掉了根基,再无翻身的可能。

全天下的诸子百家们,都看到了这一点。也是知道现在天子需要一个全新的治国之策,所以他们都是疯了似的赶过来,想要为自己的学派争取机会。

从此之后,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派与道家,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们转而去走X教向发展,可他们也没有想到,几百年之后居然又被外来光头和尚们给撞的头晕眼花。

“陛下。”朱买臣上前行礼说“公孙弘,主父偃,董仲舒等人在外求见。”

正在处理公务的王霄,头也不抬的挥手“谁也不见。告诉他们,不把心思用在为朕做事上面,那就都滚蛋。”

越来越多诸子百家的人汇聚长安城,千方百计的想要影响到王霄的抉择。

主父偃和董仲舒他们,都是来为自己的学派做说客的。

“喏。”

暂时出任中侍的朱买臣,告退出去把王霄的原话转告几人。

等他回来的时候,却是看到王霄不停的打量着他。

“陛下?”朱买臣下意思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没什么毛病啊。

“你前妻的丧事,已经办完了?”

朱买臣面色一红,急忙回应“有劳陛下关心,已经办完了。”

王霄跟着追问“你真的把一盆水泼在地上,让你前妻全都收回去?”

朱买臣低下了头“是。”

他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其妻受不了这种苦逼的日子,要求与他和离。

朱买臣说,自己发达的日子就在眼前,你可别在这个时候放弃啊。

他妻子不听,与他和离之后另嫁他人。

后面的事情就是王霄开考试,朱买臣咬牙卖掉了家中的祖屋和田地,换了盘缠一路风尘仆仆的走到长安城参加考试,随后一举被录用,成为了吃皇粮的大人物。

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极差,朱买臣封爵都好几年了,他家乡的人对此事依旧是一无所知。

之后还是王霄弄出来了报纸,分发到了朱买臣的家乡。

他家乡人听念报纸的人说了报纸上朱买臣的名字,这才让当地人震惊之余开始去打听。

这一打听,还真是那个他们认识的穷小子朱买臣!

然后就有人把这事儿告知了朱买臣的前妻。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朱买臣的前妻犹如被人当头一棒,肠子都要悔青了。那叫一个悔不当初,早知道当年就该听朱买臣,再坚持一段时间才是。

之后不甘心的朱买臣前妻,一路风尘仆仆的从老家找来了长安城,一路找到了朱买臣那奢华的大院子去。

面对前妻表示想要复合的意思,朱买臣拿来了一盆水,然后泼在了地上说‘你若是能把这些水原样装回去,那就复合。’

泼出去的水,自然没办法原样回来。

他的前妻又羞又愧,最终选择了自杀。

而这件事情,就是著名的‘覆水难收。’

王霄对于这件事情没有看法,那是人家朱买臣自己的家事。

他只是好奇这个故事的过程,这就是真正的见证历史了。

朱买臣很是尴尬,天子居然关心这种事情,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不好还在王霄看完热闹就转回了正题“你喜欢说‘春秋’解‘楚辞’,这么多人都在为走门路想要说服我,你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朱买臣恭敬行礼“陛下乃是天下至尊,想用哪家学派就用哪家。我等自然不可置啄。”

“你倒是挺会说话。”

对于朱买臣的话,王霄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大汉的这些大臣们,其实大体上都是差不多。

没出头之前,那叫一个勤奋能干,真心是把自己的本事给用到了最大。

可是一旦出头了,那心思立马就不一样。

历史上的张汤,朱买臣等人都是如此。出头之后就陷入了争权夺利的阶段,自己内斗的厉害,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不再纠缠这些事情,王霄转而谈论正事“新五铢钱的事情,弄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话,新钱已经出炉。少府那边说,已经铸好了数千万钱。”

“不错。”王霄满意点头“质量如何,是否是严格按照比例来做的?”

大汉的货币非常混乱,开始的时候继承秦国的半两,后来刘邦搞了个小半两,吕雉的时候又搞了个八铢钱,可实际上质量奇差,而且因为价值太高,对于小额贸易极为不方便。

这个时代哪里来的那么多大宗贸易,更多的花费用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开销。

吕雉当初弄面值这么大的八铢钱出来,本质上是想要进行经济掠夺。

只不过大汉的百姓们虽然淳朴,可却不是傻子。

开头吃亏之后,立马就不认这粗制滥造的玩意了。

吕后为了搞钱,在百姓们不认八铢钱,又弄了个五分钱出来。可惜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属于货币掠夺的一种。

文景时期,又弄出来了四铢半两。

这次稍微良心了一些,可架不住诸侯与刘氏诸侯王们一起开炉子铸造私钱。用劣钱驱逐了良币。

等到王霄上位,天下间流通着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钱币。

这些钱币的大小,轻重都不一样。不但交易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生产与物资交换。

所以王霄非常干脆的选择抛弃前边的这些脱胎于秦半两的半两钱,另起炉灶搞了五铢钱出来。

他让少府做的这些五铢钱绝对是良心制作,最起码铜的份量十足。

古代铜钱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含铜量的多少。

因为铜在华夏这儿,属于稀缺资源。而且越是稀缺,还越是被制作成各种铜器,用来祭祀与陪葬。这就更进一步的增加了缺铜的困扰。

钱币含铜量高,那就是良币,有良心的货币。

而钱币含铜量低的话,那自然就是劣币。专门用来坑人的劣币。

大汉从立国开始到现在,历朝历代从天子太后到刘氏诸侯王与勋贵们不停的开炉铸币,几乎都是劣币。

倒不是说他们的心都是黑的,而是因为缺铜啊。

华夏历来缺铜,铁矿石倒是不少,哪怕含铁量不高,可总量实际上却是很大。

缺铜的事情,对于王霄来说并不算什么困难。

因为他知道哪里是铜矿,哪里有露天铜矿,哪里有比较容易开采的铜矿。

早在上位之初,王霄就安排少府的人去那些容易开采的铜矿建矿修路。几年下来,那些地方已经开始大规模产铜。

当然了,这里说的大规模是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

要是和后世相比,那真的是连人家手指头缝里露出来的渣滓都比不上。

王霄从未想过拿这些铜去做什么铜器用来祭祀,或者是送进陵墓之中。

这几年积攒下来的铜,他全都拿去铸钱了。

王霄已经下定决心,要重整大汉那混乱的货币市场。

大汉这里没人能比他更加清楚,经济体系是多么的重要。哪怕大汉只是小农经济,也得首先把货币市场给整顿妥当。

至于说有人收集大量铜钱,融了之后做铜器赚取差价什么的。

早早收回全国铸币权的王霄,早就有了应对方式。

“融钱者斩,举报者奖励一半!”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作者上善若无水其他书: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万千世界救世主系统 旅行时代 历史大商人 我来当明星 时光挑战者 时光旅行者 辉煌之世
相关推荐:剑修的诸天之旅从秦时开始的诸天之旅时崎狂三的诸天之旅被亲爹托付给少年仙君后第九星门小神兽的万千宠爱[娱乐圈]灭世之门妖孽警探一线女法医校花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