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来了,他已经知道县长老爷不在家了,为避嫌,聪明的他就先站在门外喊报到话:“孔进来到,夫人有何吩咐。”
诸葛亮婶婶出门来说,“哦,孔师爷来了,夫人刚仙逝了……”
师爷很惊诧的说:“啊,那**奶叫小人来,有何吩咐?”
婶婶说:“县长老爷爷不在家,就请师爷爷来帮出个主意,先写出写讣告文去张贴。”
师爷说:“如此大事,小人不敢轻妄乱写。小人还是去问一下老爷爷。”
师爷是个0岁左右的人,他祖父原不是姓孔,因进孔府来当仆人,被改姓为孔姓。孔进是高大孔武有力的人。由于他不甘心情愿像爷爷的那样当一辈子的奴隶,就跑出去从军。他是跟诸葛珪同在一个队伍里的。他也曾立了几次功,可是他是奴隶身份,只能领得奖品奖金,没有资格为官的。
封建社会来的唯身份论真是埋没人才,坑害人才的喽。
诸葛珪看在战友情谊的份上,又看中孔进是读过书的人,就聘请他来当师爷。
师爷就是长官的文字抄写员。
孔进为了感恩。就为县长弄到了几个很嫩的**小姐。而县长见到这几个小姐师很漂亮,就干脆将她们**起来。师爷知道现在县长现在府里,那肯定是去会**的了。
师爷还没有出衙门,诸葛珪就和诸葛玄一起回来了。
诸葛珪没有去看夫人的尸体,就先问家里的人,你们去给章家人报讣讯了没有?当他听到还没有人去报信的时候,就马上派师爷去章家报信。
孔进师爷走了以后,诸葛玄就跟诸葛珪说:“大哥,为什么着急嫂子娘家报信的呢?”
诸葛珪说:“你看,章家明知他的女儿是短命,他还将她送来给我做妻子。现在我就叫他来埋藏他的女儿的了。”
诸葛珪兄长的这话也也太霸道了。天下父母有谁能推算出自已的女儿是短命还是长寿?再说,嫂子之死因也跟兄长有关系的呀。可是,就是因为兄长是当官的,兄长怎么样讲都是有理的。
诸葛玄不敢讲兄长的话欠理,就侧面去批评说:“嫂子已经是我们诸葛家的人了,章家的人还来打理这次丧事的吗?”
诸葛珪说:“他章家敢不来吗?”
诸葛玄问:“他章家为什么一定要来的?”
诸葛珪说:“章家的女儿虽然死了,但是我还活着,我还是是当官的,章家还得来巴结我的,还得来投靠我这棵大树。只有来认我是他的亲戚,他才能狐假虎威,才敢胡作非为,欺行霸市,大发横财的。”
师爷孔进回来了,他向诸葛珪汇报说:“老爷的泰山章老先生讲了,诸葛府的丧事全由章家来操办。章家就去买最好的有两槨的棺材来用,包管尸体在家停放几个月也不闻到异味。”
孔师爷刚讲到这儿,就有两个老妇人来到了门前,说是来为大奶奶洗身穿寿衣的。
孔师爷爷问她们,你们是谁雇来的?
来人说是章老太爷爷请她们来的。章家人连这么小事都出手来操办,看来章家人真是诚心的把这场丧事办得非常体面不可。这位姓章的绅士他为了攀上当官的亲戚。他不单将又年轻又漂亮的女儿白白的嫁给了县长。而他的女儿被县长虐待死去了,他还得忍气吞声的出银子来埋葬女儿。
诸葛亮的外公不单出前来给他的娘买了棺材,请了洗尸得人工,而且还负担办丧事的一切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了酒肉米菜油盐,雇请人来代替我们几个子女的哭丧队,还请了诸葛亮的干爹一清道士为首的一班道士来念经超度。这是要花费很多的银子的。多亏得诸葛亮的外公是个有钱的富翁,要是他是一般市民的话,他非急得要去跳河不可。
丫环带领那两个洗尸的老妇人进里头去了`后,诸葛玄又问诸葛珪说:“哥,几时下葬的?”
诸葛珪说:“你的嫂子共有子女5个,她对诸葛家的人丁兴旺贡献可大的了,她的葬礼应该要办得隆重一点才对得起她的呀。”
在一旁的孔师爷马上附和说:“大老爷爷讲得很对。夫人的葬礼一定要办成全县最大最隆重才行的。小人打算连夜写百几十张讣告,不但在城里个个街道口张贴,还要派人去到各个乡村的头领人的门前去张贴。这样做了,看那些当差的人谁敢不来的,事后就马上革他的职,断了他的财路。上司家有了红白事,下边的幕僚不来尽忠尽孝,那还要这些幕僚来干什么?”
孔进是何等的聪明的呀,当他刚一听到县长讲要把丧事办得隆重,他就马上领会出县长的意图来了。那就县长就是想趁着这一场丧事大敛一次银子。
孔进他知道他当师爷的职责上是上司的参谋管家,是为上司出谋划策,既然上司有了敛财之心,那么他就得去为上司去具体操作的了。
孔进刚讲完话,诸葛珪就拍了师爷的肩膀说:“知我者,孔进也。今后不论我升迁到哪儿,我都携带你同去,要你永远做我的左右手。”
官场里会溜须拍马屁的就得升迁发财。
孔进马上作揖说:“小人终生都不会忘记老爷的大恩大德。”
诸葛珪又问道:“孔进,你说,这场丧事需要办多少天的呢?”
孔师爷说:“回老爷,依小人看,老爷家里的这场丧事要办得体面的话,最短的起码要三七时间。”
孔师的这个主张主要是为县长着想的,因为尸体停放在家里越久,来吊唁的人就越多,收到的奠仪的银两就越多。当然只有当官的人才敢这样做。那些平民百姓谁敢这样做的呢。因为平民百姓的亲戚是有限的,不管你家停尸多久,天天来的都是这几个人。穷人送的奠仪银也是少的可怜的,而且每天还要炒菜做饭来招待来帮忙的亲戚,时间拖得太长了,东家亏的就更大的了。
诸葛珪说:“那就决定下来,停尸在家中1天。孔进你就去写讣告吧。”
县长家的夫人仙逝了,县衙门里的大小官吏就纷纷来吊唁。这些官吏来烧了香就送奠仪银子。他们回去之后还互相打听别人送的银子是多少,要是自己送的银子比别人少了的,第二天又来一次吊唁,有再送一次奠仪银子。就是这些官吏的相互攀比送银子,使得诸葛家天天都收到奠仪银子。而那些乡下的村长保长甲长也赶来送奠仪银子,他们就怕不送了,下次就轮不到他当地头王的了。
县长家的丧事办得很风光,风光当中,县长敛到很多的银子。
诸葛珪家办一场丧事,他不花一文钱,就白白赚到了5000两银子。这个数字是农家夫妇种一辈子田也挣不到这么多的呢。
诸葛亮娘死时,诸葛亮还小,还不懂得那么多的事,后来是他的大哥多次跟他讲起葬娘的事。每次讲完了,诸葛瑾他都无不感慨的说:“爹以殡葬我的娘为借口又敛到了一笔银子,这笔银子可够他再娶5个妻子也用不完的。真是当官的福气大,想敛钱财不须自己去流汗也能捞到金银的,而且捞得银子也很容易,银子来的也很快。”
最后,大哥说:“亮弟,我们一定要像我们的先辈的那样,无论如何都要去当官才行呵。不然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当官人来勒索我们的钱财的了。”
诸葛瑾的话道出了,官二代为什么总是像你们的父辈的那样,官瘾那么大的呢?是不是他们身上流着当哏的血缘呢?非也。这种现象就像猫类爱吃鱼的一样。猫在很小的时候,母猫就叼鱼来给小猫吃。吃过鱼的小猫总是忘不了鱼的腥甜味,所以小猫长大后就总是千方百计的想着怎样才能当上官。也就是说官瘾是来自生活环境所影响的。而狗和猪在小的时候,它们很少吃到鱼,所以对与的味道的印象不深刻,就没有吃鱼的瘾头。
后人有诗云;
当官不怕妻死亡,
丧事大办敛钱财。
下属哪个不送礼,
将他革职撵下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