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离开皇城
“摄政王,边境传来战报,南蛮部落入侵,山泰城被毁,二十八座城池,千万百姓,都受到影响,死伤无数,山河王府,乘坐灵舟逃散,下落不明。”
帝殿内,气氛凝重,空气窒息,耶律野握着一份情报,面色格外难堪,沉声说道。
对山河平原百姓死活,他并不在意,乱世苍茫,动荡不安,边陲死一些人,也是很正常。
哪怕边陲亡,又有几人忆?
他所在意的,仅仅是那片土地,担忧南蛮部落,会占领山河平原,不再归还,从而影响国家气运。
一旦发生,大元皇国,将有很大可能,降级为大元王国!
这份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元皇国疆域,总共就十一万里,割让大唐国万里疆域,大元皇国掌握的领地,堪堪达到皇国最低标准。
如果再失去山河平原,大元皇国疆域,肯定会跌下十万里,没有庞大疆域,如何承载皇国气运?
到那时,他堂堂皇主,就会变为王主!
两者之间身份,可是天差地别。
“那群畜生,本皇迟早有一天,要把他们全部消灭。”
乞颜狄也接到类似情报,不由脱口大骂,以前他当大将军时,主要防御十国边境线,对山河平原,并没有多加理会。
但如今,他登基为皇,早就把皇国每一寸土地,当做私人领地,自然不允许外人抢夺。
“可当下,时局不稳啊!”
“三洲之地,保皇党依旧存在,在暗中招兵买马,时刻准备反扑,各系皇族支脉,打着正统名号,争取民心。”
“地方氏族,投靠中央朝廷者,不足三层,并且这些氏族,大部分都脚踏两只船,与保皇党,皇族支脉,有密切联系。”
“再往远看,边境危机尚未缓和,鹰盟野心勃勃,不断进攻我国北疆,受中央改朝换代影响,那些边关将士,是否认同我们,还不好说。”
“总之,如今国内,就是一潭浑水!”
耶律野揉着太阳穴,愁苦的说道,对满目疮痍,派系林立的国家,他也无从下手。
疆域越大,势力派系,也就会更多,他们就像齿轮,紧密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下,不断转动,要是谁不运转,就会造成崩溃。
庞大的国家,要在一夜间崩溃,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昔日,万古大战前,东大陆霸主天楚帝国,就因为势力纷争,一方为八,变成三大皇国,五大王国。
所以,统治一个国家,并不简单。
“要不,我们请唐候主出手,以他属下实力,要解决山河平原危机,应该轻而易举,还能震慑保皇党,地方氏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乞颜狄希冀问道,对国家时局,他虽没有耶律野看的透,但也清楚,局势不容乐观。
他当下最需要的,就是稳定自己统治。
“不行,唐候主已经帮过我们两次,再麻烦他帮忙,恐怕会引起不悦,我们还是自己想办法,总不能什么事,都仰仗外人。”
“要不然,唐候主会看轻我们,满朝文武,天下百姓,也会暗自嘲讽我们无能,再说了,南蛮部落入侵,不也是一个契机吗?”
耶律野摇了摇头,脸上浮现一丝诡异,神秘的说道。
如果凭借自己本事,把南蛮部落平定,开疆扩土,那全国的百姓,还有什么理由,不拥护他们呢?
那些氏族,保皇党,面对国内各界压力,还敢轻举妄动吗?
这世界,即是权贵的天下,也是百姓的红尘,没有红尘滚滚,那些所谓权贵,还能高高在上,俯瞰普通人吗?
没有红尘,权贵就是普通人。
“如果出兵山河平原,鹰盟乘机大举进攻,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南北两线交战,把战线拉的太长,补给,屯兵,支援,肯定跟不上。”
“可别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乞颜狄闻言,仔细一想,也明白前因后果,但还是不放心,担忧的问道。
分兵,战场大忌也!
“哈哈,区区一个鹰盟,不足为惧,你可别忘了,葬龙山麓,位于什么地方,有唐候主在,此时北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安全。”
耶律野自信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笑着说道,仿佛已经看到,鹰盟分崩离析的下场。
东大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国家,敢冒犯大唐国?
“原来如此,佩服!”
乞颜狄眼中,闪烁明悟,对着耶律野抱拳,佩服的说道。
…………
次日,星宿行宫!
“候主,真不多待几天,皇城虽不大,但还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
耶律野穿着淡黄皇袍,尊敬抱拳说道,在他身边,站着乞颜狄,身后站着朝中百官,所有人眼中,都流露不舍。
这份不舍,不是友人相送的不舍,只是单单不希望李唐离开。
前几日的大战,沧澜圣者,那惊世的一剑,深深刻在众人脑海,历历在目,估计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有李唐在,他们心中,感受到久违的安全感。
此时大元皇国,太羸弱了!
南蛮入侵,十国战乱,地方动荡,大元皇朝,就是乘风破浪的孤舟,不知什么时候,会被浪花吞没。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本王在皇都,已经待了一段时间,也该离开了!”
李唐轻声道,拒绝耶律野的挽留,他还有太多事,需要亲自去办,无法在一个没有价值的地方,逗留太多时间。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挽留,这是葬龙山麓资料,希望对候主此行,能提供一些帮助。”
耶律野暗自一叹,知道李唐去意已绝,也不再挽留,拿出许多发黄文献,摆在地上,大约有数百册,堆了好几沓。
他这样做,是想讨好李唐。
众所周知,要统治一份疆域,除了武力外,还需要完整体系,清楚赋税,人丁,田地,官吏,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巩固其统治。
“多谢两位皇主,等本王离开,你们就安心平定南疆,北疆那边,会天下太平的。”
李唐看着文献,心中大喜,对这些文献,只要不是昏君,都会重视,否则他御案上,也不会摆放天册与地册。
文献记载,是组成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