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沟,位于牛家村后苍山深处的一处幽林密谷之中,里面树木茂盛,花草山药遍布,各种大型野兽经常出没,据村里面的老猎手说,那里面不但有狍子野鹿和野山羊出现,而且还经常有狼出没,更为让人色变的是,在那黑熊沟之内,据说还盘踞着一只体积巨大的黑熊,那黑熊皮糙肉厚,凶猛无比,连扎枪和利箭都难以伤它分毫,一般猎手看到黑熊沟都会绕道而行,所以,村里面的老猎手经常提醒那些年轻猎人,让他们千万不要去黑熊沟,那个地方太危险。
在大虎的带领之下,三人翻山越岭的走了半天,终于在大中午的时候来到了黑熊沟的入口之处,三人坐下来胡乱吃了些干粮之后,就准备好弓箭扎枪,小心翼翼的摸进了茂密的山沟之内。
叶铮此时也掏出了手枪,并且上了膛,悄悄的跟在大虎小虎的身后,眼睛却四处打量着,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自己好当场掏出手枪震慑他们两兄弟一番。
要说这黑熊沟,还确实和别处的山林不一样,此处山谷之内巨木参天,花草浓密,远远的,就可以听到山谷里面传来各种各样的鸟叫和兽吼声音,给他们几人的感觉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在树林中摸行了半天,突然,前方十几米远的一处草丛,“哗哗”一阵摇晃,看来很明显里面藏有猎物,而且看那动静,似乎猎物的体积还挺大,当下大虎小虎兴奋不已,纷纷架好弓箭,瞄准草丛,一步一步的往前紧逼过去。
草丛里面的猎物似乎察觉到了叶铮等人的来到,只听见“嗖”的一声,一道黄色的影子从里面窜了出来,几人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只肥硕如狗大的狍子,顿时,小虎兴奋的低声道:“动手!”
语音刚落,小虎大虎一起开弓,“咻咻”两声过后,两支羽箭闪电般的朝那疾奔中的狍子射去,只可惜,那狍子的逃跑速度太快,箭矢纷纷射空,纷纷落在了狍子身后的草丛之中。大虎小虎不甘心的又射了几箭,但无一例外都差了那么一点,连续失手的小虎不由得破空大骂,接着又满弓射出一箭,这一箭终于射中了狍子的后腿,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距离太远,劲道不足的原因,那狍子只是身子晃了一下,接着逃得更快了,眨眼功夫就消失在了树林之内。
刚才这一切,因为来的太快了,快的叶铮都有些反应不过来,本来他是想开枪射击的,由于大虎和小虎挡在了前面,他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顿时郁闷的叶铮直想骂人,什么垃圾的箭术,就你们两兄弟这样的水平还跑出来打猎,明明都被你们射中了猎物,那猎物都像没事一样的跑掉了,真是太垃圾了,叶铮心中暗骂不已。
望着两兄弟满脸沮丧的模样,叶铮顿时觉得他们两人的猎人形象在自己心中一落千丈。“你们搞什么?刚才不是明明射中了吗?怎么猎物像没事一样的跑掉了?”
说完,叶铮还来到小虎的身边,从他身上抽出了一支箭矢一看,顿时愣住了。“咦,这是什么箭头,怎么好像不是铁箭头呢?就这种箭头怎么能对猎物造成杀伤力呢?”
原来,大虎小虎他们箭矢的箭头全都是一种黑色坚硬的木制箭头,难怪那只狍子中箭了之后还能跑那么快。
大虎小虎见叶铮拿着箭矢一脸疑惑的表情,当下叹气道:“叶大哥,你是真不知道还说假不知道?当今朝廷对钢铁金属管控的格外严格,除了官府衙门中人,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允许佩戴兵刃和私藏兵甲的,像你说的那些钢铁箭头,除了朝廷官兵可以装备,我们哪里会有,就算我们真的拥有钢铁箭头,一旦经人举报,那就是造反谋逆的死罪。”
听他们怎么一解释,叶铮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这个世界对平民的金属管控,居然达到这么离谱的地步。
其实,这也不能怪叶铮无知,在冷兵器时代,统治者对钢铁兵甲是管控的相当严格的,当时大烈王朝为了防止汉奴造反,于是朝廷将天下奴民家里所有的铁器全部回收。奴民们春季耕作时期,各地官府便会派出卫使早上发放,到了晚上耕作完成后,又登记在册回收。如有遗漏丢失者,满门抄斩。更为离谱的是,一把菜刀必须是十户人家轮流使用,到了秋收之日,朝廷会派出各路官员前来征收粮税,奴民们缴完粮税,剩余的堪堪够以全家人温饱,根本就无丝毫存粮。朝廷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防止奴民们暴乱、造反。
了解这一切后,叶铮无奈的叹了口气,暗叹封建王朝的黑暗及不可理喻。本来他一直都奇怪,为什么大虎小虎兄弟说他们村的神射手,能在三十步外射杀猎物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如今看来,在当时缺少铁器的条件之下,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摸了摸手中的木制箭头,叶铮又问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其它材料做箭头,非要选这黑色木头来做。大虎说其它材料像石头太过于坚硬,而且不好打磨,极容易断裂,所以先人们在找了许多办法后,才选择用黑铁梨木来做箭头。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黑铁梨木的木制坚硬,而且密度高,摸上桐油后沾水也不发涨,打磨起来也较为容易的多,所以大家都喜欢用它来做箭头和扎枪。
听完这些,叶铮对这个世界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他对自己将来争霸异界的想法,又增加了许多信心。妈的,这个什么狗屁大烈王朝对百姓的统治,简直可以用残暴残酷来形容,不过越是这样,就越对自己有利,前世的历史书上不就说了吗,朝廷暴政压迫平民百姓越厉害,那么民间的逆反之心也就越大,压迫到一定程度,迟早都会有爆发的一天。
因为哪里有压迫力,哪里就有反抗力,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定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