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黄鹤楼怀古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六人站在桥上趴在桥栏杆上向着东方极目远眺,张望苍穹尽处的地平线,东边天上还有几颗星星挂在上面,东方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五彩斑斓的朝霞正守护着一轮即将升腾的红日。就好像他们的心情一样默默的呼唤那一轮旭日的升起。不经意间,在七彩的云层下出现了一点点淡黄的影子,它慢慢地升腾着,露出一个半圆的太阳,却没有光亮,只是一个金黄的半圆盘,渐渐的圆了,开始并没有亮光,颜色也慢慢地不断加深,淡淡的黄,橘黄,金黄。犹如一颗刚从仙炉里炼出来的仙丹,慢慢放出耀眼的光彩。东方的云彩沸腾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红日唤醒了大桥两侧沉睡的龟蛇二山,唤醒了沉睡的人们,唤醒了沉睡的世界,为世界驱走了黑暗带来了光明,使世界充满了朝气。长江的运输船在红日的陪伴下溯江而上,附近的渔民在忙碌着收网。伴着江里的波浪前推后涌,发出奏响动人的旋律,这光影、这声音是那样迷人,是那样的让人沉醉。金光闪闪的霞光使江面、渔船、渔网、芦苇.....都沐浴在这金灿灿的阳光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副长江日出的美景啊!职武六人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感受着武汉早晨难得的清凉气息,随着天色慢慢转亮,江边来往的人流也渐渐多了起来,位于武昌一侧的蛇山峰岭之上的黄鹤楼也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金黄色的琉璃瓦在清晨的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湛蓝的天空下,黄鹤楼的铜顶显得格外辉煌!

“哈哈,在这站了一夜了,怎么就忘记了这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的黄鹤楼呢?这可必须得上去看看啊!”赵海兴致勃勃的嚷嚷着,其余几人也都连连点头称是,几人舒展了一下身上的筋骨,抖起精神向着蛇山走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盛唐诗人崔颢为黄鹤楼题的七言绝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为这座黄鹤楼题诗做赋,但却都比不上崔颢的这首,这首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硬要往崔颢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代的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更是完全仿崔颢这首诗而作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格调韵律如出一辙,因此,即便“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不是李白之言,但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此时六个人就站在崔灏这首诗的面前,品味着诗人当时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职武他们的心境一下被诗人这无尽的乡愁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几人心头不由升起一丝淡淡的愁绪……

“哎,你们知道当时诗仙李白来到这里看到崔颢的诗后说的那两句“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前两句是什么吗?哈哈!”职武看到几人被这首诗弄的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笑笑开口问着几人。

“这事你们可别问我,我对这些诗词歌赋可不感兴趣啊!”杨士兵摆摆手连忙说道!

靳文勇几人看着职武等着他的下文,“唉,知识啊,没文化真可怕,这么有名的事你们都不知道啊?”职武摇头晃脑的叹着气,但马上看到面前这几位脸上流露出不善的表情,连忙接着说道,“好吧,我这就告诉你们,都记清了啊,诗仙当时看着这首诗,急得是抓耳挠腮,他实在是想不起来比这几句诗还要贴切的句子来了,这一着急,他竟然提笔做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名叫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辩解说:“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这个亭子应该就在楼外,一会儿咱们找找看看去,重檐复道。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闻听职武讲完这段趣事,几人都来了兴趣,一边笑着一边要去楼外寻找这李白搁笔亭……

“大家都知道黄鹤楼的传说和来历吧?”安江子问着大家。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赵海嘿嘿笑着抢着话。

“呦呦呦,来来来,海海也给我们演绎演绎,大家欢迎!”秦玉波在一旁拿着赵海起哄。

赵海憋着笑,轻咳两声,眼睛看着前方手舞足蹈的开始讲了起来,“话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

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几人被赵海讲的一愣一愣的,这小子怎么对这黄鹤楼这么熟悉,连这故事传说中人物的姓名都记得这么清楚?

就在几人满腹疑惑的时候,赵海这小子看着他们的表情再也憋不住了,笑的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在职武他们迷惑的眼光中他用手指着他们背后的墙壁,职武他们转过头去,这一看都才明白过来,原来墙壁上大字书写着刚才赵海讲的故事,敢情这小子是在照本宣科啊,几人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故事终究是故事,其实这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到了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六人一边笑谈着一边在楼里逐级而上,黄鹤楼一共分为五层,楼高近六十米,加上蛇山的高度,达到了近一百米高,周围有没有其他建筑,视野开阔,因此当职武他们来到黄鹤楼五层之上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后,举目四望,真心找到了“极目楚天舒”感觉,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江面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眼前大桥上车流如织川流不息,不仅让几人心中都油然而发出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冲动来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六人站在这黄鹤楼顶面对这滔滔东去的长江满怀激情的齐声诵读着老人家的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抒发完心中的激情之后,几人走下了黄鹤楼,直奔楼下的户部巷而去,户部巷是老武昌城内一条古巷,位于人口稠密的武昌司门口旧城区,它有147米长,连通民主路和自由路,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浩瀚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一块方寸之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经营汉味早点而闻名,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粉、面窝、稀饭等独特汉味早点经营,经久不衰。00年以来,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整体打造。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户部巷已由原来的147米长、米宽、1家小吃经营户的小巷,发展成为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年接待游客逾千万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约达40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160余户,经营品种170有余,“汉味早点第一巷”扬名以后,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小吃企业扎堆于此,如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德华酒楼、老谦记豆丝等;还有近几年来已声名远播的汉味小吃品牌,如精武鸭脖、周黑鸭、新农牛肉、盈喜客中式快餐等也来此安家落户,以及户部巷本土孕育的石记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今楚汤包、真味豆皮等数十个汉味小吃品牌使户部巷成为了汉味小吃的代名词,也是登名楼、逛名街、品名吃、观名景的老武昌的新天地!因为他们是一早来的,所以人很少,好多铺面也还没开,六人只是吃了武汉著名的石记热干面和面窝、生煎包、蛋酒,用当地人的话说是去“过早”!

离开了户部巷之后,他们没有再到别的地方游览,而是回到了“炎龙号”上,风景要看,那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但工作还是要做,毕竟他们不是出来旅游的……

几人回到车上略事休息,商量了一下准备在武汉进行的活动,几人觉得应该联系几所中小学进行几次活动,传统道德文化应该从祖国的未来抓起……

方向定下来之后,这外交方面的事全权就交给靳文勇去联系协商了,靳文勇可是他们这一行人中的组织部长和外交部长啊,杨士兵做不了演讲的事情,他已经自告奋勇的把整理资料开车打扫卫生的活儿给承包了,商量完毕之后,六人各自各行其事去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哥特萝莉侦探记剑指逍遥:霸气萝莉定天下全球驭兽征战诸天世界征战电影世界征战大明最强上门女婿山村极品小青年深海开发商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