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领兵出汴京,至河阳十余日,操练士卒,修整器甲,使得麾下兵马能与敌人交战后,才进兵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县),又造战车箭塔,准备大举出兵。
由于河东南部被田虎占据,朝廷救援太原都是先绕路河北,然后从井陉至太原的。
李纲见麾下兵强马壮,便打算顺路攻取田虎地盘,免得绕路行走麻烦。
但是就在这时,朝廷忽降诏,罢减李纲所起之兵。
李纲大惊,连忙上疏道:“河北河东,日告危急,奈何甫集之兵,又皆遺散?
且现以军法勒诸路起兵,而以寸纸能之,臣恐后时有所号召,无复应者矣!”
李纲这疏奏只到了枢密院便被扣下不报,回书严词促他赶赴太原。
李纲只得继续上路,才走到井陉关时,就又有朝廷之旨传来,以“延误军机”为由,罢免了李纲现在的所有官职,责至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
李纲知道他这定是被人诬陷排挤了。
当初李纲主持汴京防御大局时,得罪的人着实不少,他此次出汴京,最担心的事果然还是发生了。
不过李纲显然无力改变什么,只得交付军权后孤身上路去了,走到半途时,李纲又再谪夔州(今重庆奉节),离得东京更远了。
就在李纲被罢官时,一支数万人的车驾浩浩荡荡的进入了东京城,原来却是以前的那位道君皇帝、现今太上皇赵佶从江南返回了。
与赵佶一起回来的,还有童贯、高俅、杨戬等以前的宋廷高官,他们因担心留在汴京会遇害,当初也是与赵佶一起离开的。
大宋朝的局势,一下子就变得诡谲隐晦起来。
道君皇帝赵佶当初之所以会主动让位与赵桓,只是贪生怕死罢了。
现在金人已退,只太原那里还打得不可开交而已,宋朝的局势似乎又安稳了下来,这个时候赵佶还会甘愿当他的太上皇?
退一万步讲,就算赵佶真的愿意,蔡家人、童贯、高俅这些权势依附在赵佶身上的人只怕也不会愿意的……
登州,蓬莱城海港。
登州水师的船队终于返回蓬莱海港,武植与梁山的一众文武都在这里迎接了李俊、徐宁、糜貹等人的凯旋而归。
与金人交手的这一役,兵出登州便是胜负转折的关键,若非那些契丹各族士兵无心交战,此时只怕还要再打下去。
李俊、徐宁等人下船时,四周顿时响起了阵阵欢呼之声,就如迎接英雄归来一般。
此时在人群里欢呼的,便有当初在辽阳部落里,被徐宁他们解救出来的那个汉人奴隶小姑娘。
她当初随众人一路南下,走到海边时刚好遇到了自轰击燕京府后返回的登州水师,随后被李俊派了船只送到了这登州来。
这小姑娘已是无亲无故,但武植却已在辖境之内建立了专门收养儿童的孤儿院,小姑娘到了登州后就被送入了其中的一家。
在那孤儿院里,不仅有吃有喝,睡得舒服,还能上男女不限的私塾!
这对那个饱受折磨的小姑娘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地方,所以心里对徐宁他们、对李俊、对武植还有整个梁山都是感激万分。
武植为凯旋而归的徐宁等人接风洗尘后,便一起从登州返回了梁山水泊,在登州镇守多时的李俊与童氏兄弟也一同前往。
之所以要把李俊他们也叫上,是因为武植已做出了个惊天的决定,要召集所有人来商量。
当武植他们回到梁山时,无论是镇守淮南的董平、秦明,又或是把守大河的张顺、阮小七,又或是治理地方的文官,全都已聚集在了山上。
见到这一幕后,李俊、徐宁等都面面相觑,感受到了即将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武植当即让人摆下筵席来,唤众人一起至聚义厅坐下畅饮。
筵席进行到正酣时,武植手稍一抬起,偌大个聚义厅瞬间就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武植的身上。
武植战了起来,走到身后墙壁处挂着的天下形势图前,向众人道:“我决定,下一步梁山攻取的地方便是此处!”
武植说完,伸手点在了某处上,聚义厅的众人见那里赫然便是大宋的都城汴京,不由都发出了一声惊呼。
武植看着众人,朗声道:“宋廷昏庸无能,金兵南下期间的表现已足以证明他们的无可救药,近日,就连朝堂上唯一有大才的李纲,也被罢免了官职。
现在宋廷上下恬然苟安,两皇派系互相争权夺利,视外族威胁于无物,我梁山若再不出手,中原大地旦夕必为金人所有!”
聚义厅中的文武官员将领听后,都纷纷点头。
其中,就属李逵最为兴奋,他平日里就一直在叫嚷着要杀到东京城去,没想到武植现在竟真的做出了这个决定来。
李逵咧嘴笑道:“早该如此,那鸟皇帝俺就早想一斧头砍了!”
其他的梁山大将,也都激昂无比的表示要杀到东京去,战意甚浓。
只有一部分人显得有些迟疑,“以我梁山的实力,真的能打下东京城来?若是久战不下,金兵又来,可就麻烦了。”
东京作为大宋都城,仍是谁对能否攻下那里,只怕都是心存怀疑。
武植毅然道:“能否攻下,总要打过才知,我梁山能否取宋而代之,就在此一举!”
众人都知武植主意已决,遂再无人迟疑,就攻取东京城之事筹划起来。
商量了许久后,济州知府李永固忽然道:“在出兵东京之前,请将军进王爵,以张声势,顺天时!”
一众文官也齐齐的向武植劝进,武植只好问:“各位认为我该称何王为好?”
李永固道:“将军以齐地兵马起家,现在又是齐国公,当称齐王!”
这似乎乃理所当然的事情,许多人也纷纷符合。
武植沉吟了一会,忽然问道:“各位可知梁山称呼的来历?”
兴仁府知府赵原道:“梁山本称‘良山’,一说是西汉时梁王游猎于此,故而改名为梁山,又说梁王死后葬于此故而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