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在成功激起了将士的愤慨情绪后,便即领兵出城,迎击杨可世轻敌冒进的那四千骑兵。
宋朝骑兵不多,杨可世这四千骑兵就是童贯十几万大军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队。
当杨可世领着这支轻骑奔赴至一个叫兰沟甸的地方时,耶律大石埋伏的上万兵马忽然杀出。
这兰沟甸如邓飞、孟康当初落草的饮马川有些相似,四围都是高山,只中间一条驿路可供通过。
兵法上都讲行军遇到险要地形时便要慎入,这兰沟甸如此的凶险,杨可世领兵到了后却没有丝毫停留,一字排开迳奔而入。
耶律大石领兵杀出后,前头派士兵以长矛等候,两边高山上则令人放滚石檑木,使劲往下砸去,入口处也布置下人手堵截住。
霎时间,杨可世这四千骑兵便只有待宰杀的份了,光是被滚石檑木砸死的就不知多少,根本就没有半点还手之力。
那杨可世也是有几分悍勇的,最后时调转马头,硬是突破了入口处的围堵,带着上百骑兵仓皇而逃了。
当耶律大石身边的将领要继续追击时,耶律大石却止住了他们。
耶律大石冷笑道:“此等无谋无智的莽夫,放他回去又何妨?下次再遇到时无法又是带人来送死罢了!”
众人听后,这才明白耶律大石是故意放这杨可世走的,尽皆拜服。
兰沟甸一役,是宋辽两军的首次交锋,辽军初战告捷,使得宋军四千精锐骑兵几乎全歼,大为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辽国皇帝耶律淳在得知这一捷报后,又派了两万兵马增援耶律大石,希望他能尽快解决宋军,好让辽国不在面临这南北受敌的不利局面。
得到援军后,耶律大石以及麾下将领都是顿时信心大为增强,就等着宋军到来了。
五月二十九日,种师道终于进兵抵达了白沟,耶律大石也领兵到了这里扎下营营寨,与宋军隔着白沟对峙。
种师道得童贯的命令,派使者发诏书给耶律大石劝降,言道若是耶律大石肯卸甲倒戈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耶律大石阅毕劝降书,立即撕毁,命人把那信使乱棍打出了军营。
有些意志不那么坚定的人,则向耶律大石劝道:“我军兵力只三万余人,而宋军却有十数万,万一打不过……投降也没人会谁什么吧!”
面对敌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形势,其实许多将领心里都是有些没底的。
但耶律大石却毅然道:“无需多言,若是战败,唯死而已!”
随后,耶律大石抽出长剑来,一件把他前面的小桌自劈成了两段,环视着众人道:“我军麾下,誓死不降宋人,有敢再言投降者,便如此桌!”
众将士见此,心中凛然,遂没人再敢多提一句投降宋军的事情。
如此对峙了五六天后,分兵北上的三路宋军皆已抵达各自的战略地点。
刚吃了败仗不久的前军统制杨在世仍想要夺得首功,好找回脸面来。
于是他便遣了骁将赵明,率军持黄榜旗前往附近的一座小城去招降。
杨在世想着小城池兵马不足,将士斗志也肯定不如耶律大石所部那么高涨,应该是较为容易招降的。
若是此事能成功的话,再大肆渲染一番,无疑就是他们大军北伐的首功!
骁将赵明领兵到了一个名叫归义城的地方,派人向城中投了劝降书信。
不久后,城中大门打开,城里的将领高喊着愿意归降宋军,请赵明入城接管城池。
赵明听后大喜,立即领兵入了归义城。
然而当赵明的两千余人进得城中红,城门却轰然关闭,四周涌现出无数的弓箭手,随之辽国将领的一声令下,雨箭便朝宋军射了过去。
赵明没有防备,当场被射成了刺猬,随他入城来的两千余人也一个都没能走出去,尽数被杀了。
归义城的将领把那两千宋军的头颅割了下来,弄到白沟河边堆成了小山,宋军士兵看了后,无不为之胆寒。
到了这时,宋军才有些后知后觉的明白他们现在面对的敌人,或许真不如他们相像中的那么弱。
辽兵确实被女真人打得节节败退,几乎到了灭国的地步,但宋军若以为他们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可就真的大错特错的。
真如种师道之前劝阻童贯时说的那样,宋军现在是师出无名、趁火打劫而来的,辽国的士兵已成哀兵。
兵法云:哀兵必胜,种师道凭着多年的作战经验,已感得耶律大石这三万左右的士兵战力惊人,实在不容小觑,传令全军日夜戒备。
可惜的是,宋军中如种师道这样想法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许多人听了他的将令后,都没怎么当回事。
由于宋军实行“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策略,种师道麾下的兵马现在已非他从西北带来的那些兵马了,有人对他的将令阳奉阴违,也实属正常。
这一天,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耶律大石竟选择了主动率兵出击。
他避开与宋军的正面接战,指挥骑兵从西边上游渡过了白沟,配合留守军寨的步卒两面包抄宋军部队。
宋军绝对没有想到耶律大石会主动发起进攻,在辽军的两面夹攻之下,顿时乱作一团,四散溃逃,种师道亲自上阵也无法挽回败局。
最终,经过一番拼杀后,种师道所带领的东路大军宋败下阵来,引残部撤离了白沟河。
与此同时,宋朝的西路军也遭到忽然南下的奚王萧干所部围攻,耶律大石击败东路军后赶到此处后,配合萧干的兵马再次大败西路宋军。
耶律大石、萧干合兵一处后,乘胜前进追击,宋军全线大败,各路士兵争相逃亡,最后逃回了边境雄州。
宋朝这一次趁火打劫的北伐,就此以失败而告终,十几万大军损失大半,一时间再无力北进了。
童贯本想隐瞒败仗,但又如何隐瞒得住?
就在天子赵佶下令蔡京、高俅务必尽快收复被梁山攻占的应天府时,这场大败也随之传到了东京城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