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贤庄内。
通往剑道馆的小路上,扶苏走在最前面,李斯、月神以及伏念则是并列走在第二排,荀子、赵高和楚南公走在第三排,张良和颜路在第四排,第五排是六剑奴,胜七则跟在最后面。
停在中央庭院的正中心,伏念抬起头来,看向前方足有十几米高的阁楼,“伏念先生,上来拜访时,小圣贤庄的藏书楼因为整理而封禁,不知如今是否解封了呢?”
“禀公子,藏书阁仍有少部分书籍未能归整。”
“春日大祭不日将会举行,也不知离开桑海后,何时能够再来,上次前来未能一睹小圣贤庄藏书阁的风采实属遗憾,不知伏念先生可否带路一观?”
伏念弯腰禀手一礼,道:“这乃是儒家的荣幸,公子请。”
“公子,荀况年老体虚不耐久立,还请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在众人正要动身前往藏书阁的时候,荀况走了出来。
人老成精,在伏念告诉荀况,扶苏来访的时候,他就猜出了大概,等看到阴阳家的月神居然出动了后,场上暗中的博弈,他就已有所明了了。
如此多的顶尖高手齐聚小圣贤庄,而且他们还都怀着对小圣贤庄(或者说是对嬴修远)的恶意,现在的情况几乎可以说是自他进入儒家以来,小圣贤庄所遇到过的最危机的时刻了。
但是,他相信伏念,更相信韩信,能够将这件事处理好。
扶苏此次竟然联合了阴阳家、罗网还有影密卫一同前来,如此大的一件事情,绝不可能瞒过他们二人的眼睛。
“劳动荀老先生迎送,扶苏本就于心不安,先生就请便吧。”
得到许可后,荀子慢步向自己的住处走去。
跟在伏念的身后,众人来到了藏书阁门前。
“北有高楼,与云齐兮,正合此楼写照。”站在门口,扶苏慢慢吟了一句,然后瞥眼看了一眼队伍最后的六剑奴和胜七,道:“你们候在外面吧,杀戮之器不要冒犯了这清雅之地。”
前面带路的伏念伸出手来,推开了藏书阁的门。
“公子请。”
扶苏点了点头,然后抬起步子向里走去。
藏书阁共有六层,里面不仅存放有昔年六国的各类藏书,更其中是包含了诸子百家,各门各派的传世典籍。
嬴修远在陇西专门售卖给考生书籍的万书斋中,其中大半的书籍都是来自于此,还有一部分则是他向秦皇从宫中借来的。
“不知为何这里的藏书一半是纸,一半却仍是竹简呢?”没等伏念开口向扶苏介绍藏书阁,扶苏直接开口切入了正题。
“禀公子,在帝国统一之前,六国内的纸张说是一纸千金也不为过,桑海是在帝国统一了之后才开始使用纸的,但藏书阁内的大部分书都是在那之前存进来的。”
看似只是随手一般,扶苏拿起了架子上其中一个用竹简刻写的书籍。
这一举动让张良和颜路心中都不禁猛地一跳。
半路上突然要来藏书阁不说,还特意拿了竹简中非秦国书籍的那一类,看来扶苏今天的首次发难,就是在这里了。
秦皇早在帝国统一之初便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留有用旧六国文字撰写的书籍,这件事虽然可大可小,但张良和颜路可不会天真到,相信扶苏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略地浏览了一边,扶苏将手中的竹简放回了书架上。
刚才在门口确定了荀子是曾经救下自己的老者后,本就对于自己此次“卑鄙”行为心中有所排斥的扶苏,更加无法说服自己出手对付儒家了。
站在扶苏身后的月神,看向本应按计划出声质问,但现在却站在那里眉头紧锁、一言不发的扶苏,心中大概猜出了对方的心思。
扶苏隐隐有倒向嬴修远一方的心态,这对于阴阳家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纵观整个帝国,只有扶苏凭借在民间比嬴修远稍稍强上一丝的声望,勉强可以与之抗衡,若是失去了扶苏这个能够抑制嬴修远的棋子,那么阴阳家就真的拿他没办法了。
“据妾身所知,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为何儒家藏书阁内依旧留有这些‘禁书’呢?”
月神听起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却直接将儒家推至了秦皇的对立面,如此大的一顶帽子扣下来,就是嬴修远在这里也接不住。
但伏念并没有着急,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不波的神色,轻声向月神解释道:“这些,是始皇帝陛下的意思。”
什么!!!
赵佗、赵高、李斯以及月神心中骤然一紧,伏念并不是无的放矢之人,身为儒家的掌门,他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儒家。
他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凭空搬出始皇帝的名头来吓人,但是既然这件事背后有始皇帝的影子,那为何他们又全然不知。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四人所在的势力,几乎可以代表大半个帝国,若是有一天帝国内部要排出位列前五的势力,他们四人身后的组织、门派,都能排的进去。
但是这件事他们居然没有一人知道,甚至连风声都没有听到一丝。
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嬴修远故意一直不声张,甚至暗中封锁消息,就为了等他们今天上门。
如果是前者倒也罢了,但若是后者......
想到这里,四人心中同时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
桑海城,将军府内。
一个身着轻甲的黑衣人半跪在地上。
“这是六公子殿下呈上来的奏章,始皇帝陛下已经批阅,另外始皇帝陛下还有口谕要传给您。”
翻开奏章,看着下面大大的准字,嬴修远抬头问道:“什么口谕?”
“始皇帝陛下说,焚书和科举两件事一起办,务必要想办法闹得沸沸扬扬,让天下人都知道。”
嬴修远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待到黑衣人退下,嬴修远手中呼的燃起一团火焰,将奏章烧成了灰烬。
这样的奏章他其实每年都在上,但每次都被驳回。
不过,与之前不同,陇西前几批科考出来的儒生们,经过这几年的打磨,已经渐渐开始能够独当一面了。
而且比其他那些靠家世上位的儒生不同,这些人都是经过他所设学院,花费数年才培养出来的,至少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于帝国的忠诚是其他任何人都没办法比的。
这也是秦皇最为看中的,所以秦皇在看到他的方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后,就直接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