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袁世凯当权为何能得到洋人们的支持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袁世凯出任清廷内阁总理,持北洋重兵与南方义军对峙。当时天下势分南北,南方各省已经全部易帜独立,而东北和直隶等少数省仍掌控在清廷的手中。是战是和就摆在了面前。如果打,双方都没有胜算,因此双方打算谈判。

在南北和谈中左右大局的势力有两个:

一是洋人,洋人对辛亥革命最早的反应只有两个字“惊恐”。法国等银行团驻华代表直白地说,“革命决不会使我们得到任何好处”。所以辛亥革命枪响之后,列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纷纷将炮艇开到了长江中游集结,向革命军示威。

不过革命军一开始就不想与洋人为敌,他们昭告各处,要坚决保护外国人及其他们的财产安全。革命党人甚至想借助洋人的力量推翻清廷。偏偏洋人们相信,袁世凯才是一个可以支持的有力人物,孙中山是一个幻想家。列强是希望两者和谈,袁世凯当权,这给革命党人带来相当的压力。

二是江浙财团,当时江浙实业已经蓬勃发展,尤其是上海。对于商人来说,和平的大环境是首位的。当中就有一位晚清状元,即开办了庞大实力集团的张謇,张謇向来被称为是“山中宰相”、“实业大王”,原本是主张立宪的,在辛亥转向了共和。在他为首的江浙财团的推动下,上海和武昌还产生过两个政治中心地位的争执,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政府设在湖北,议会设在上海这样的一个折中方案。不过在上海的江浙财团毕竟是政治和经济实力都大于武昌。

正是这两方力量的影响下,南北和谈之前由英国公使捎去了袁世凯向南方军政府伸出的和谈橄榄枝,和谈地点选择了江浙财团的核心上海。从1911年1月日起,和谈开始以后南北双方代表一面多次召开公开会议,一面在赵凤昌的寓所惜阴堂中常常私人聚会和磋商。赵凤昌是张謇的好友兼重要智囊人物,人称“民国诸葛”,又被戏称为是“民国产婆”。赵凤昌不仅在南北双方穿针引线,而且能够左右南方的意见。赵凤昌认为袁世凯主政北京,外交、军政均占优势,北京得天时地利,南方各省不统一,与北洋军相持日久必生经济与外交危机,万一列强借为口实,难免有瓜分之虞,因此南北谋和避免战争是为上策。1月中旬,南北双方终于在惜阴堂定下密约,如果清帝退位,实行共和体制,将拥立反正后的袁世凯为大总统。

外国势力与辛亥革命

武汉起义之前,列强对中国革命并不是很重视,不是打击革命党人,就是利用革命党人,完全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所需。

英国最早和中国革命发生关系是在1895年10月,孙中山在香港策动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逃到香港。1896年,他到达英国时,被清政府驻在英国的使馆监禁了起来。在英国的外交压力之下,清朝政府被迫把孙中山放出来了。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伦敦蒙难记”。

日本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和中国革命联系最多的国家。在日本政府看来,假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一定会借助日本的制度和经验,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

日本政府既支持立宪派,也支持革命党。日本民间有很多志士参与了辛亥革命,直接参与协助中国革命的日本人,大概有四五百人。

法国政府和中国革命发生关系,大约开始于1905年。法国政府派遣了七名法国武官,和孙中山一起调查中国各地的革命势力。不久,法国成立了新内阁,不赞成过多参与中国革命,这些法国武官也被撤调回国了。

其他的国家,像美国,是同情中国革命的。总的来说,在武汉革命爆发之前,列强对中国革命并不是很重视。武汉起义爆发后,列强的政策大多是维持中立,一是不借款给任何一方;二是不出兵帮助任何一方。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列强还是对清政府施加了压力,例如不允许清海军炮击武汉等。

但是列强不愿意看到中国爆发连年的内战,混乱对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不利。

在南北议和期间,由于袁世凯有实力取代清政府,而且也让清帝逊位,发布了《退位诏书》,列强希望能将大权逐渐平稳过渡到袁世凯手上,对革命党人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革命党人也趋于妥协,这使得辛亥革命未能彻底进行下去。(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相关推荐:我的镜子妹妹成为妹妹的食物后无限妹妹召唤系统我吞了全世界我在娱乐圈带崽躺赢活在民国武侠世界中的神医武侠之隐者神尊横行莽荒盘龙之光暗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