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距离镇江不过一百五十里。赵构一行赶到常州,发现竟是一座空城。城里军民为了避兵,早已跑散,城中空无一人。吕颐浩最后在竹林里找到一名当地官员,好说歹说才让他回城召集百姓。
当夜赵构得报,江北溃兵大乱,抄掠百姓甚于金军。刘光世部将王德王夜叉竟悍然攻打和州城,其他州府也被官军围攻。这还叫什么官军?简直就是军贼!全是军贼!赵构见江北大乱,又急又愤,急命张浚招抚。
“满府衙别说被褥了,连根柴火都没有,就剩下这点水还热乎。”阿娇端来水,一边伺候赵构脱靴一边嘟囔。赵构皱眉烫脚,伸手要过康履递上的地图,正待仔细查看,听见坐在门槛上的赵士褒一阵咳嗽,抬头问他:“皇叔怎么不进来?是不是病了?”
“唉!染了风寒了,别传染了皇帝。”赵士褒坐在门口,冻得瑟瑟发抖,忙摆手施礼。赵构道:“烫个脚就好了。来,快来。”
“老臣怎能……”赵士褒难以置信地吸着鼻涕看着他,摆手摇头地过来。赵构挪开地图,不由分说,替他脱靴,把他的脚按放到盆里:“趁水还热乎,一起烫。”
“不是臣倚老卖老,就凭陛下请老臣洗这个脚,咱大宋就亡不了!”赵士褒感动得老泪纵横。赵构敏感地瞪着他看了半天,缓缓露出微笑:“还是‘尊尊亲亲’好啊。”
经无锡县时,赵构得知王德借口军中乏食才被迫攻城,现已得张浚供应漕粮方才渡江,刘光世军力复振,内心这才稍安。
又走了两日,二月初八,赵构一行到了江南数得着的富庶大都市平江府,也就是今日的苏州。谁也没想到就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赵构一行再次遭到了乱军伏击。王渊、张俊带兵迎敌,赵构赶紧打马疾行,带着军民向平江府奔逃。
好在平叛很快就结束了,赵构刚进城走到府衙前,忽听后方鼓噪,原来是王渊枪上挑着叛将首级,和张俊得胜回来。赵构这才放心,勒住缰绳,放慢脚步,和众文武徐徐而行。
当夜,赵构命王渊留下五千兵马镇守平江府,扼守住金军可能南下的咽喉通道,命别将镇守海上,以防金军从海上迂回。
从平江府出来再向南,一路平安。赵构这才从容下来,脱了盔甲,换上龙袍,点起仪仗,坐船沿京杭大运河继续南下。等到了吴江,赵构见此处湖泊众多,港汊密布,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命张铁山率领八千精兵驻军吴江,构成金兵南下的又一道屏障,同时不让军贼乱匪再南下一步。
等一路到了秀洲,即今日浙江嘉兴,赵构见市井如常,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放心。他刚和吕颐浩商量,请他回江上督战,张浚、赵鼎又飞马来报军情:镇江有变!刘光世部将王亦再次攻掠江宁,被杨沂中击败。朱胜非命刘光世斩杀王亦以严军纪,却被刘光世赶出镇江。
“有这等事!”赵构愤怒地挥鞭,“朝廷重臣竟被武将赶出辖区,刘光世军阀!大军阀!”
赵鼎也异常愤怒,主动请缨要求前去镇江,替朱胜非节制刘光世。赵构心里盘算着,嘴上问赵鼎要分兵多少,张浚急忙阻止道:“如今孔彦舟、李成、张用、王善等溃兵盗匪都已进入江淮,陛下出镇江时有一万五千兵,在平江府留王渊五千兵,吴江留张俊八千兵,如今陛下身边只余两千多人,绝不能再分兵了!”
“臣又不是去与刘光世厮杀。”赵鼎也道,“真打起来,刘光世有兵三万,臣就是把一万五千人全带去也不够。陛下,臣去镇江,一人一骑足矣。”
“赵鼎一身都是胆!”赵构忍不住赞叹,又擢升吕颐浩为权枢密院事,带两千兵和赵鼎屯京口,节制长江南北。吕颐浩不同意:“那陛下身边就只剩下几百护卫了。”
赵构说道:“不怕,此地离杭州不远了,杭州苗傅、吴湛尚有八千精兵,自保足够了。”
“陛下保重,臣等告辞。”吕颐浩、赵鼎可谓雷厉风行,立即起身施礼,上马飞奔而去。
张浚等他们走了,向赵构请命说,如今十数万乱兵盗匪陆续下江南到处抢掠,他愿留在平江府,收拢节制各路溃兵。赵构完全赞同,并让张浚在平江府等候朱胜非,控扼平江府、秀洲以北各地溃兵,同时节制诸军。他们正在商量,吴芍芬插言道:“以张浚才气胆魄,坐镇平江,节制诸军富富有余,朱胜非可调回,陛下身边也得有人不是?”
“不错,擢朱胜非尚书右仆射,召赴行在。”赵构点头,随即醒悟,“芍芬你又参政了。”
赵构一行经浙江崇德县,于建炎三年二月十三日终于抵达了风景如画的杭州。赵构以州治为行宫,显宁寺为尚书省,当天发布罪己诏书:
靖康变起,二帝蒙尘。朕勉承天祚,不胜艰难,佞臣用事,国事日蹇,百姓流离,山河色变,此皆朕失察之过也……朕遭时多故,知人不明,事出仓皇,匹马南渡,深思厥咎,在予一人。既以悔过责躬,洗心改事。圣人云,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其晦与明,人皆见之。朕志在复兴,大赦天下,求直言,施仁政。
这篇罪己诏看似赵构把所有过错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却也强调了佞臣用事,那么用佞臣的又是谁呢?仅仅是一个失察之过就能说得过去的嘛?明知道是佞臣却还用,赵构的过错不仅仅是一个失察之过能说得过去的。
过了两天,孙大娘领着孩子,随大批衣衫褴褛的难民也走进了闻名已久的杭州城。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孙大娘一到,就直奔西湖饱览湖光山色。湖边脚店的伙计捧着热面条吆喝:“南渡的乡亲受苦了,快吃碗热汤面,不要钱。”
“谢大兄弟,都说杭州大城市,咋没见多少人?”孙大娘接过饭碗看了看周围道。
伙计说道:“这你就外行了,今儿十五,人都到钱塘江观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