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个驱车赶往海通化肥厂。
路上我问起三叔,是否查到了关于这海通化肥厂的背景。
三叔摇摇头:“海通化肥,原来在国内的市场相当好。甚至有垄断南方市场的趋势。但是这厂家不知道什么原因,说不行就不行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市场份额,也全都被人占了去。我去查了关于海通化肥厂兴起和衰落的历史资料,可是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少之又少。按说当时以海通化肥厂的知名度,不应该如此默默无闻才对。”
“当时不是说,因为杨皮特暴毙在家里,厂里没了研发人员,后续力量又跟不上的原因吗?”
三叔摇摇头:“我觉得这原因有点牵强。即便是杨皮特暴毙,工厂衰落的速度也有点太快了。就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崩盘了一样。”
我们在车上谈论着,胖子不声不响地开车,他轻车熟路,很快就把车开到了海通化肥厂的门口。
工厂的大门,自从被我们打开过,就没再关闭。
胖子正准备顺着那大门把车开进去,三叔突然把胖子叫住了。
“胖子,停一下。”
胖子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忙一脚刹车把车停在了大门口。
我也吓得不轻,以为三叔又发现了什么异常,赶忙问道:“三叔,怎么了?”
三叔没说话,把车门一开,走了下去。
我和胖子都不解其意,也就跟着他下了车。
只见三叔没往工厂里面走,反倒是走向了工厂前面的那片空地。
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观察过。当时我们看到,在工厂大门的正前方是个很大的石座,石座的正面就是这家化肥厂的厂名。而在石座的上面是三根被毁掉的旗杆的残根。能想象得到,当时三根大旗杆上,旗帜迎风飘扬,寓意着海通化肥厂宏图大展,一帆风顺的良好局面。肯定是很气派,很威风的。
但是现在只剩下了三个旗杆残破不堪的底座,两下对比,更显得此刻的萧条和不堪。
可以说,当时我们发现这个,除了在心里唏嘘一番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可是今天三叔却对这个石座感了兴趣。他跳上了石座,蹲在那里用手电照着,仔细观察着那三根旗杆的底座。
我和胖大海也凑上去跟着看,我发现那底座已经残破不全,旗杆也剩下了镶嵌在底座里短短的一截,但是那空空的旗杆里面,好像塞着什么东西。三叔看的应该就是那个东西。
三叔看了一阵那旗杆底座,又抬头看着工厂大门正对的方向,张口问道:“大侄子,胖子,你们看出点什么名堂没有?”
胖大海嘟囔着:“这有什么名堂?不就是三根破旗杆吗?而且还断了……”
“笨蛋。”三叔骂了一句,又看向我:“大侄子,你看出啥没有?”
我此时断定,三叔肯定看出这地方不寻常之处了。我想象着三根旗杆还在的时候的情形,顿时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画面。
因为以背后的那家海通化肥厂为基准,沿着这三根旗杆往前的方向,正是南方。
也就是说,这化肥厂是面南背北的。
我脑子里的画面,就是日出东方的时候,一缕霞光照了过来。在工厂门前,三根笔直的旗杆直立着,旗杆上三面旗子迎风飘扬。
这三根旗杆像极了一样东西,香火!
那石座就像是一座香炉,而插在底座上的三根旗杆,就像是插在香炉里的三炷香火。
“三叔,你是觉得这旗杆像是被人插在这里的三炷香?”
三叔点点头:“没错。你看的还算准。你们看,这旗杆里面是空的,而且被人灌过了东西。这种手法类似于厌胜术。”
“厌胜术?”
我和胖子听了都很吃惊。其实我是知道一点关于厌胜术的说法的,胖大海则完全不知道。
三叔给我们讲道:“厌胜又称魇镇,是属于旧时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避邪祈吉的习俗。意思为以诅咒厌伏其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行为,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都有人利用它来加害他人。据说古代的工匠更擅长于“厌胜”,在明代编撰的《鲁班经》,便被当时的建造业中人视为经典。因为那本书中,并不仅仅是介绍木工的技法,更是详细记载了厌胜术的资料。”
胖大海问道:“木工?木匠还会厌胜术?”
三叔点点头:“古时,厌胜术的确就是由木工传开来的。据说因为古时的工匠地位低微,很多无良雇主会对其肆意欺压,克扣工钱,当他们感到深深不忿时便会在施工期间以厌胜术进行报复,比如在屋内埋藏一些称之为“镇物”的物品。当雇主入伙后,全家人的运程便会变差,轻则家宅不宁,时有损伤或惹上官非,重则患上恶疾、遇上灾劫、孩童夭折,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家破人亡,是一种非常恶毒的诅咒。所以,三叔告诉你们,千万不要瞧不起任何一种艺人。每一种古老的行当,都蕴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和财富,那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是可以养活这一行人的独门手段。是赖以养家糊口的看家本领。”
三叔不失时机地给我和胖大海上课,我们俩也是心领神会。对于这些东西,原本我们不信,但是现在都是深信不疑。
三叔继续说道:“当然,厌胜也有黑白之分。关键就在于这个镇物上面。比如将一根柏枝藏於屋内任何一处,能令人增寿。将两个古钱翻转放在正梁两端,会令居住者一家名利双收等等。但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厌胜术除了能令居住者顺风顺水外,亦可以令居住者家宅不宁,招来横祸,这类的厌胜术被称为“制压厌胜”,又称黑厌胜。这黑厌胜的说道则太多了,变化不下几百种。比如将一块破瓦和一把断锯藏在正梁头的接缝处,居住者会家破人亡。在门梁上藏上一只碗和一只筷子,会令居住者家道中落,后代甚至要行乞为生等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