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会在太平戏院召开,因为番禺战事的原因,番禺会馆的大佬们都撤到了香江。与会的大佬们其实对于陆仁炳这个年轻人的艺术是不怎么看得上的,他的经历也早就被人所熟知,一个外行票友,拜了个大佬,就自组班子唱大戏。
唱得戏也离经叛道,腔调板式都不对。不少老前辈想要将这个后辈拉过来批判一番。但是无奈找不到人,人家不是在巡演,就是在巡演的路上。除了最初在内地乡下流窜演出的时间,人家竟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海外捞钱。
结果还没轮到他们这帮人批判人家,人家已经是扬威海外的英雄了,现在还得来捧人家的臭脚。更要命的是,据这位靓邦的大佬徐老头讲,人家在香江光是大戏院就开了三四十间,手下还有电影公司,音像公司。他们这些老巢都丢了的老家伙,在香江这一亩三分地,肯定得仰仗着这位吃饭呢。
唱戏这个行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想要谁真的服从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表面和气,私底下拆台下死手的事情不要太多。要不怎么叫戏子无义呢。
要想让唱戏的服你,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了金主例外,只要你能给钱,喊你爹都没关系。现在陆仁炳已经有资本让这些昔日的大佬们喊爹了,那几十家戏院就是底气。
陆仁炳也知道,他们这么捧自己的原因,流落香江的剧团们要演出,要恰饭。这么多同行挤在一起,不打起来才怪。听戏的就那么些人,戏院也就那么多,香江本地的剧社都还吃不饱呢。
再说了总馆在番禺的时候,做事也不像标榜的那么公平。他们根本看不上香江本地的班社。香江本地班社想去番禺扬名演出困难重重。现在他们要来香江抢饭碗,哪有那么容易。
原有的戏院资源早就被瓜分了,现在就是陆仁炳手里的那些戏院资源,因为陆仁炳常年不在家,黎耀三更倾向于留着资源放电影,并没有签订固定的戏班子,还有瓜分的余地。
现在陆仁炳回来了,大家怂恿在香江的会长,行长赶紧把陆大佬请过来,捧捧人家的臭脚,让人家赏口饭吃。
对于这一点陆仁炳心知肚明,但是花花轿子大家抬,陆仁炳也不为己甚,欣然赴约。到场后,台下熙熙攘攘坐满了百八十人,集中了广府大戏有头有脸的人。
然后就是一众大佬上台,轮流捧陆仁炳,不要钱的高帽子,一顶一顶的送给陆仁炳的脑袋上。陆仁炳不得不的频频起立鞠躬表示不敢当,不过这种感觉着实爽的不要不要的,最后大家一致选举陆仁炳为八和会馆总馆的副会长,香江八和公寓的副总负责人,陆仁炳一番推辞后欣然接受。
陆仁炳上台简要介绍了一下自己国外巡演的行程,感谢了大家的盛情,然后邀请大家共进晚宴。人家捧你,你得接着。
晚宴的间隙,陆仁炳同一帮大佬们开了个闭门会议,安排了来香江的同行们的生活演出事宜。陆仁炳拿出三十间剧场共会馆安排各班社演出。具体演出班社次序由会馆大佬们商议安排。具体事宜由会馆负责人同剧场公司商洽。另外陆仁炳还拿出新建好的五栋公寓,数百间房舍低价租给广东逃难来的同行。
消息传到会场上,与会的所有同行一片欢呼,高呼陈大佬万岁。管人吃住,这已经算是活命大恩了。陆仁炳的大方,超出了所有人最乐观的预计,从此陆仁炳在粤戏这个行当里的大佬地位是不可动摇了。
年纪轻轻的靓邦,在行内已经有了个更高级的名号邦爷。
结束了粤戏的行内聚会,陆仁炳又拉着马大佬薛大佬宴请了流亡香江的其他剧种的同行们。
同行是冤家,更不要说不同剧种的同行了。粤戏的班社再困难,在香江这个地方也算是大本营。而流亡香江的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的演员们就更惨了。有点名气的还好。名声不显的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
他们也求到了陆仁炳的门下,陆仁炳当然也得给个面子。一方商讨之后,陆仁炳把剩下的十几家剧场,分配给了那些凄凄惨惨的同行们,演出行动,具体的排班也是由他们跟黎耀三他们商议。
他们的人数相对来说不多,安排了一栋公寓楼给他们就住下了。嗯,陆仁炳也不图他们感恩戴德,只是尽一份力而已。不过毕竟这里是香江,其他地区的曲种在这里受众毕竟有限,除了知名的名角儿有些票房外,大多数剧社都是惨淡经营。
这还是有大量外地人口涌入的原因,倘若战事平息,外来人口返乡,估计这些班社真的要门可罗雀了。因此陆仁炳叮嘱黎耀三他们尽量少收他们的场租,算是支持吧。
陆仁炳及八和会馆的义举,受到了各界尤其是戏剧界的高度赞赏。年初携家人留居香江的梅先生,也特地约见了陆仁炳,对这位梨园新星的慷慨仗义表示感谢。
梅先生和他的团队根本不需要陆仁炳他们帮忙,人家的都是挑着场合演出,陆仁炳的戏院想排队还轮不上呢。
现在陆仁炳的剧作理论家的名声已经渐渐传出来了,这也是陆仁炳有意为之。他现在已经算是功成名就,是时候把自己从一个戏剧演员的身份上升到文化人了。
梅先生对于陆仁炳的戏剧理论尤其感兴趣,因此这次会面就成了理论探讨。梅先生去过苏国,见过苏国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也见过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他们三人就是后世著名的三大表演体系的冠名大师。
陆仁炳本来对于梅先生的理论基础还有些轻视,经过深谈之后,才明白大师的水平真的不是盖的。梅先生毕竟也是获得荣誉博士,经过世界各国大师认证的人物。
一番交谈下来,陆仁炳对梅先生的戏剧理论水平深表钦佩。梅先生对于陆仁炳著书立说,系统归纳剧戏剧历史脉络,以及总结华国戏剧表演体系的巨大历史功绩深表钦佩。
但是同时也指出,陆仁炳书中的很多谬误瑕疵,并且也对陆仁炳书中表现出来的傲慢态度提出了批评,“人家西方的戏剧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人家的训练体系成体系,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切不可忙不自大。”
陆仁炳现在也没了刚来的时候的那种愤青情绪,入行越深,越知道戏剧表演艺术的博大精深。真的不是自己当初想的那么简单。
所以陆仁炳对于梅先生的批评表示诚恳的接受。陆仁炳邀请梅先生加入华夏戏剧表演体系,后续的版本修订工作,陆仁炳意图召集各个剧种的名角儿,共同编纂新的版本。
他当初闭门造车弄出来的东西,错漏太多,现在是时候搞一个更加严谨的版本了。
第590章 第二十六个任务 十二少想要当名角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