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赶慢赶,袁旭终于回了邺城。
高耸的城墙就在眼前,当初离开邺城之时,他对这座城池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也没有半的眷恋。
若牵挂,只有张夫人一人而已。
此时的他,看见邺城的城门,心潮却是一阵澎湃。
并非因他怀念此处,只是若不回城,许多事情他将无法去做!
袁旭返回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袁绍耳中。
“显歆这孩子,回来也不事先知会一声。”刘夫人房中,才从卫士口中得知袁旭返回,袁绍话语带着些许埋怨。
“袁公。”坐在一旁,刘夫人亲手为他斟了盏茶:“显歆一向懂事,想来他是想念袁公,一路紧赶,比发出的信使还早到了些。”
狐疑的看着她,袁绍道:“显歆乃是庶生,汝何时将他放在眼中。”
“袁公此话的。”刘夫人语气带着些许不满:“显歆是袁公之子,如同妾身之子一般。向往与他接触的少,还不是因显奕、显甫难以管教。袁公如此,倒像是埋怨妾身难以相与。”
“知你贤惠。”袁绍+↖+↖+↖+↖,m.⌒.co←m也觉着话的差了:“显歆立了大功,某应赏他,以你之见,赏些什么才好?”
“妾身若没记错,显歆应有十六了吧?”
“应是十六!”袁绍了头,随后又道:“年岁与赏赐有何关联?”
“赏赐一门亲事如何?”
“亲事?”袁绍捋着胡须道:“此法甚秒,他也该成个家了。听闻他在上蔡之时……”
“袁公!”打断袁绍,刘夫人道:“显歆立此大功,理应赏赐一门体面的亲事,怎的提起上蔡来了?”
“体面的亲事?”
“徐州刘备向以皇叔自居,虽不知他可真与汉室有亲。以往公孙瓒、陶谦多有推崇,到如今不是也是了。”
“你是……”
“妾身已是打探清楚,刘备有一女儿,年方十二。”刘夫人道:“此女生的娟秀不,礼仪人品均可称道。袁公若是提亲,刘备断无拒绝之理。”
“此女何人所生?”
“乃是刘备亡妻所生,交于甘梅管束。”
“甘夫人管束!”袁绍捋着胡须了头,却没允还是不允。
“袁公?”袁绍没有立刻表态,刘夫人道:“妾身与显歆生母已是谈过此事,她也觉着……”
“待显歆回来再!”打断刘夫人,袁绍道:“某也觉着这桩亲事不差,只是还须听听显歆做何打算。”
“自来婚事都是父母之言……”
“你好像很急着将显歆这桩婚事定了?”
刘夫人本打算怂恿袁绍尽快促成此事,袁绍一句话,让她顿时不敢吭声。
“某已过,此事待到显歆返回,再做计较!”
“诺!”虽是正妻,刘夫人却也不敢违拗,只得应了。
揣着心事,袁旭进城之后紧赶慢赶,一路往袁家去了。
收伏张燕的消息尚未传回邺城,袁旭的名声也没有在城内传开。
走在街上,并没几个人留意他这位袁家庶子。
路边的一座阁楼的窗口,一道靓丽的倩影痴痴站着。
自从袁旭出现在街口,婉柔的目光就没从他身上挪开。
不知他前往太行战事如何,见他完好返回,婉柔也可猜出应是顺利。
袁旭从她窗下经过,她的目光尾随而去,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还是不肯挪开。
当初分别之时,婉柔曾过,她在邺城不会久留。
那些话,无非是希望袁旭挽留。
然而袁旭没有……
到了邺城,她应了几户显贵相邀,却迟迟不肯前往袁家。
没有袁旭的袁家,她决心绝不踏入!
“姑娘!”门外传来恭叔的声音。
凝望袁旭背影消失的方向,婉柔并未听见。
“姑娘!”恭叔提高了嗓音。
听到呼唤,婉柔娇躯微微一震,转向恭叔问道:“何事?”
“有客来访。”
“客?”
“上蔡城内董家三姐。”
“她来作甚?”得知是董晴,婉柔眉头一皱:“打发她走罢,就我正忙着筹备新曲……”
“婉柔姑娘拒人千里,可是会失了礼数。”才吩咐恭叔打发董晴离开,门外就传来个俏生生的声音。
婉柔并没见过董晴,听到女子声音,却能立刻确认来的就是她。
董晴在上蔡意欲对袁旭不利,此事婉柔已有所耳闻,因此并不打算见她。
没想到,她竟然来到了门外。
拒绝见客已是不能,婉柔向恭叔使了个眼色。
恭叔撤步一旁,对董晴道:“董姐请。”
“应称董夫人。”妩媚一笑,董晴丢下一句,进入屋内。
向董晴欠身一礼,婉柔道:“方才之言确是不假,我正打算筹备新曲。有失礼数,董夫人莫怪。”
回了一礼,董晴道:“姑娘的哪里话,此次前来乃是有事相求,还望姑娘切莫推辞。”
“何事?”婉柔已做定打算,但凡对袁旭不利的,她都一口回绝。
“显歆公子返回邺城,必是大破张燕。”董晴道:“袁公理当赏赐。席间歌舞,若是少了姑娘……”
“袁家乃河北显耀,府中舞姬甚多,何须我一行天下之舞者前往?”微微一笑,婉柔道:“夫人姓董,又怎的和袁家牵扯上关联?”
她当然知道董晴被袁熙收为外室,“夫人”都已称了,如此相问,不过是要董晴知难而退。
董晴并不以此为忤,反倒笑着道:“我已是嫁于显奕,而今也是袁家的人。只是显奕在府中尚有要事,一时半会无暇接我回府罢了。”
“夫人既未回府,又如何代袁家相邀?”
“显奕自有法子。”
“若我不去呢?”婉柔这句话问的很是犀利。
袁熙与袁旭不睦,她早已知情。
换做别人来请,为了见到袁旭,她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然而董晴前来……
她不得不多个心眼。
“姑娘莫非不欲见到显歆公子?”董晴微微笑着问道。
“见与不见又有何妨?”婉柔道:“夫人相邀本应前往,无奈实无闲暇。”
“姑娘无须急着回答,且待明日再做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