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远东地区!
六天的恭贺之旅,林虎成终于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他带着猜忌和怀疑而来,最终带着震惊和焦急离去。
临走的时候,宋飞委托他转达红星军想要和华夏党高层进行秘密军事会议的请求,林虎成满口答应,并表示会在请求下来的第一时间通知库页岛自治区政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宋飞离开苏砂联邦之后的这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张福荣和任辅臣他们来说却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
张福荣从宋飞那里回到军营以后,立即就向旅长薛箓及其他两个团长汇报了情况。听说自己的部队将被华夏国整编并提供武器和最紧缺的粮食,两个团长都面露喜色。
而旅长薛箓却心机深沉,对于整编的事情他没有马上答复,却立即同意了张福荣派部队去接粮的要求:由于这时的苏砂粮食奇缺,这支华夏部队的粮食已经见底了。
薛箓当然明白粮食的重要性,他是打算先把粮食弄到手,然后再说其它的。
据本时空历史记载,这个旅是属于段祺瑞的得力助手徐树铮将军直接训练和管辖的部队。徐树铮,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文武双全。1905年被保送神日帝国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此人风流自赏,豪气干云,曾赋诗曰:“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张学良对其敬佩有加,称为“上马杀贼,下马露布”。
此人乃是周公谨一流的人物,“才堪顾曲、气度狭隘”。徐树铮很有政治头脑,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党素来有亲近之意。他和北洋老将徐世昌并称“两徐”,徐世昌被称为老徐,而徐树铮被称为小徐。袁世凯称帝时,他力劝段祺瑞抵制,曾一度被袁免职。1917年他主导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事后又讨平张勋的军事行动而任陆军部次长,他积极主张以武力统一全国。
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外蒙古在苏砂的威*利诱和卖国王公的唆使下,宣布独立,脱离祖国。孙中山、徐树铮等对此都表示强烈的愤怒,报界称他们俩为“当时中国唯一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收复外蒙失土的两个爱国者”。但是当时的华夏并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边疆,所以除了抗议之外也只能坐视。到十月革命前夕,中国在外蒙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外蒙实际上已经沦为沙俄的殖民地。
华夏宣布参加“一战”之后,徐树铮就向段祺瑞毛遂自荐,主动要求负责编练中国参战军并驻屯中国西北。他认为收复外蒙只是个时机的问题,因此华夏参战军名义上说是准备投入对德作战,实际上则随时准备出兵库仑(乌兰巴托)、收复外蒙。
当时的北洋军部队虽然在国内堪称精锐,然而却深受袁世凯“一手拿钱、一手拿刀”的练兵思想影响颇为严重。这支部队不仅军纪败坏、士兵们多是文盲,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拿钱拼命、听命令。
从实质上讲,他们属于典型的“工具和机器”。
不过,他们的成绩也还算对得起国人,至少对得起宋飞。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进入外蒙,现在的外蒙还是处于苏砂联邦的控制下的,在一定程度上,这支军纪涣散的军队驻扎外蒙,起到了将外蒙拴在华夏巨人身上的作用。
旅长薛箓现在非常担心:部队现在无钱无粮,士兵们已经怨声载道了。可是没有苏砂政府的允许和帮助,自己的部队却是寸步难行!
张福荣现在有苏砂政府的支持,又有粮食、又许诺士兵每月饷银5美圆,他非常担心这支部队被张福荣和库页岛拉拢过去。如果在他的手里把这支部队弄丢了,他回国后如何向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徐将军交待?
虽然此时的徐将军已是混暮之年,不在管理军政事务,但,是徐树铮把他从一个小兵提拔成旅长的,在薛箓的眼里,徐树铮就是神、他的话就是圣旨!这个时候的华夏军人就是这么简单的思维,所以“私兵”遍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年临行前,徐树铮再三叮嘱薛箓“一定要把部队全部带回来”,薛箓是绝不甘心把部队交给张福荣和库页岛来指挥的!
但是俗话说: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薛箓最终听从了张福荣的意见,在苏砂代表的带领下,把部队全部拉到了俄方指定的地点——位于咯山西部、伏尔加河南岸的临时营地。
然而,张福荣没有想到的是,他趁着张福荣出营运粮之机,悄悄命令自己的亲信卫队,在夜里把张福荣团剩余的两个营的部队全部缴械并看管起来。
三天后,张福荣带领一个营的士兵押解着500吨粮食兴冲冲地返回了临时营地。对于自己的部队被缴械的事情,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外围都是苏砂人的势力,没有苏砂的许可,这支部队根本没有机会回国。
所以,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大家应该团结一致才是。自己人内部的争斗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可是他却忘了:这个旅长薛箓是个武人,也就是粗人、没有头脑的人!在这种人的脑袋里,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是个“忠”字:他必须忠于徐树铮——这是他脑子里唯一的答案!
粮食的到来让临时营地里的6000多名官兵们异常兴奋,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让这些人目瞪口呆:旅长薛箓下令“张福荣违背徐帅命令、私自结交外邦、妄图篡夺军权,着即革职拿问”!他的话音刚落,四周马上冒出黑压压一片人头和枪管,对准了被薛箓借口训话骗入包围圈里的张福荣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