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十二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淡梅话音刚落,便听身后有人朗声重复了自己方才的话道:“天不作美,人又能奈何?果然。”应声回头望去,略微一怔。见这人一身淡青长衫,手上支了根紫竹杖,立在黄花户家的篱门前,身后跟了几个家人,地上停了一顶椅轿,分明便是数个月前遇到的那个槿篱园子的主人。

黄花户见到这青年人,急忙小跑到了近前见过了礼,这才愁眉苦脸道:“赵大官人,小老儿实在是惭愧。早早收了你的定金,到如今要交花了,却是拿不出来。还望大官人饶恕则个,小老儿愿双倍赔还定金。”

赵姓青年看了一眼满园里仍紧紧闭着花萼的菊,摇头微微叹了口气,看着黄花户笑道:“今年时令异常,菊花迟迟不开。我虽深居田,也是略有所闻。今早想起,这才过来探望下,见果然如此。虽是略有遗憾,只如方才那买花娘子所言,确是天公不欲成全,又能奈何。老丈不必挂怀,待你这些花开了再送来,我知照下诸多友人另择个日子便是。”

黄花户闻言,大是感激,鞠躬称谢不停。那青年微微点了下头,转身朝身后椅座过去。边上一个家人上前欲要搀扶,被他避了过去,自己扶着紫竹杖慢慢到了椅座旁,坐了下去。

“赵大官人稍等。方才文娘子正说要教我个法子好让花催开,我这便去问过。若是当真有用,赵大官人便也不用另择日子了。”

黄花户似是突然想了起来,急急忙忙又跑到了淡梅面前,拱手为礼。

那黄花户是老者,虽有事求于自己,淡梅也不欲受他礼,便还了个礼笑道:“我那法子说来极其简单。老丈只需将菊花搬进间通风大屋里,门窗俱蒙罩了黑布,叫屋里黑得似夜里一般。如此关个几日再看看,不定就能开花了。”

淡梅那法子说出来,不止黄花户瞠目结舌,便是坐上了椅轿欲待离去的那赵姓青年也是回首望了过来,面上略微带了丝讶色。

菊花喜阴,迟迟不开的话,把它关上几天小黑屋,十之八九就能早发。淡梅见黄花户似是不信,便笑道:“老丈何不试试,若是能催开,那最是好,若开不了,也并无什么损失。”

黄花户这才从愣怔中醒了过来,急忙又躬身道谢。淡梅摆摆手避让了过去,叮嘱他早些将那株牡丹送过来,便与妙夏一道离去。

赵姓青年仍停在篱门侧未离去,似是在倾听他二人对话。见淡梅迎面出来了,便朝她点头笑了下,神情甚是闲适。淡梅略微欠身还了个礼,脚步也未停下,压下了帽檐便匆匆往庄子口去了,丁大正在那候着。

黄花户手脚极快,不过当日下午便用平板车亲自送了那株牡丹过来,又说已经照她所言收拾了空屋子出来放置盆菊,自家不够大,特意还去邻人处借了空屋子用,言谈间听着甚是期待。

淡梅付足了钱送走了黄花户,端详了下这株牡丹,见长势确实健壮,看着四五年内未曾分过植株。便叫了人打破了大瓦缸,小心剔去了根上的土,抬到了间空屋子里放置阴一夜。到了第二日,自己亲自扒开枝条,用磨快了的刀分割成三株,留了一部分的根系,近根处俱有三到五个蘖芽。待分好后,将每株上面过粗的大根剪除了,根系伤口处涂了层灰水消毒,这才栽进了预先选好的一块地势较高,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易于排水的地上,让根须自然舒展均匀散布在土穴中。栽完后稍微徽揿压下,让根部和土壤紧密,然后浇了一次透水,此后一个月内便无须再浇水,更不用浇肥了。怕被正午日头晒伤,又在上面扯着挂了副草帘子,分栽这才算是结束了。淡梅进去净面洗手之时,心中便盘算着待明年分出的两株成活之后,让其自然生长,那母株再用来嫁接砧木,看能否培植出什么新的品种。

四五日后,这日一早,因了昨夜下过阵急雨,淡梅怕新分株的牡丹沤水烂根,早早地便起身去查看积水情况。见因了原先所选的地势较高,且边上新挖了两道几十公分的排水沟,所以并无多少积水,心中便放下了大半。正要进屋子里去,却听外面门口起了阵声音,仿佛是那黄花户,便过去了,果然远远便见到了他夫妻两个站着,手上提了个盖了布巾的篮子,正在和守门的说话,说叫通报下文娘子。待淡梅走得近了些,那黄妪便急忙指着她道:“文娘子可不正来了!”

守门的家人听见,讪笑了道:“好个村妇,真当是没有见识。我家大人乃是堂堂朝廷工部郎中,这位便是夫人了。”

黄家两老听守门人这般说,极是惊讶,慌忙便跪拜了下去。淡梅急忙上前叫都起来了,给让了进来叫坐。可怜那两老都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只知道和泥花打交道,从前不晓得淡梅身份,还道是寻常村里妇人,便也有说有话的,如今晓得了她是个官夫人,哪里还敢坐,只是站着,连路也不敢多走了一步。

淡梅晓得他二人局促,便也没再退让,只是笑问道:“二位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黄妪见她面带笑意,和从前看起来并无什么分别,这才稍稍安下了些心,想起今日过来的目的,便上前了一步道:“夫人当真是神人,竟比我们种了一辈子花的还要晓得这其中关节。前几日我两个照夫人所言行事,不过三四日,那些花竟都放了出来。昨日已将全部盆花送往了槿篱园子里,赵大官人甚是高兴,说满城此时赏菊之处,唯独他一家。给足了钱还另赏了不少。我两个不敢多要,若不是凑巧得了夫人指点,如今还不知道怎样。今日特意过来,便是朝夫人致谢,乡下人手上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黄老妪说着,面上便现了些羞惭之色,手紧紧捏拿着篮子,看着有些迟疑起来。

原来他夫妻二人起先见淡梅装扮普通,以为只是这户人家里的种花娘子,这才拎了些鸡蛋过来道谢。现在晓得她身份了,怕她嫌弃自己带过来的东西寒碜,这才有些犹豫不敢送出。

淡梅见她神色,便晓得她心思了。自己若是不要,只怕更叫这老夫妻心里难过,便朝身边的妙春看了一眼,妙春上前接了过来,淡梅这才笑着道了谢,又叮嘱他两个往后若是晓得哪里有好的牡丹要出让,便过来知会一声,白色牡丹则更好。黄花户夫妻记在了心上,急忙应了下来,这才千恩万谢地离去了。

自此日子便过得飞快,并无多余事情。淡梅该吃喝的吃喝,该睡的睡,日子过得很是逍遥。这日管家过来,却是送来了徐进嵘的又一封信。

离前次淡梅那个信出去到如今也不过一个月半,按了正常的路程,即便徐进嵘收到了信便立刻回了,来去至少也得两个月的时间,如今却提早了半月,淡梅起先有些惊讶,但转念一想,大约这是他收到自己那个信之前便寄出的,如此才解释得通。当下便收了信,朝徐管家点了下头。

徐管家面上照常应了,见无事了便行了礼离了园子回去,其实心中却是纳罕异常。原来这信不是用一般的驿路送至京城的,却是经了徐进嵘早年经营出来的消息路径传送过来的。从州府到京城,每隔一地便秘密设了个联络点,若有消息,经由每个联络点更换快马,昼夜不歇地传送,速度比寻常官府的不知道要快多少。平日也不大启用,只是逢了重大消息才这般行事的。徐管家是徐进嵘的多年心腹,自然晓得这点。如今见不过是封寻常的家书,自家大人却用了这路径,自然惊讶万分。只他为人素来沉稳,在夫人面上便也未现出什么异常。

淡梅哪晓得这其中弯弯绕绕,还道这信是徐进嵘收到自己信之前叫人送出的。低头看见封套上“母亲大人启”几个字,自然不好先拆了去。想起自己每回过去老太太必定都要询问消息,不敢怠慢,急忙套车赶去了上方寺。

老太太日日盼望,见终于盼来了家书,喜不自禁,忙不迭地催着淡梅开封念给她听。

淡梅除了封套取出里面薄薄纸张的时候,也不知怎的竟是有些紧张,那手都略微有些发浮。待展开了信封,眼睛先便扫了下落款栏的一侧,果然不出意外又见到了一行小字,那心便微微跳了下,不敢细看,急忙挪开眼睛从头开念了起来。

“……儿子虽在外,却是时刻牢记母亲教诲,不敢有所僭越。所幸不辱皇命,诸事尚顺利,若无意外,则下月初便可启程回京向吾皇述职复命。儿无他愿,唯愿母亲安康喜乐。不孝子子青跪拜敬上。”

淡梅一口气念完了便捏住了信纸,微微低下了头去。

“信里说的下月初,可不就是这时候?这么说他已是快要启程,不定已经在路上了?”

对面老太太自己掐算了下日子,一下便喜不自胜,哪里还注意到淡梅的神色,一下便跳了起来催着喜庆和婆子们收拾东西要回去了,连信也忘了收。淡梅又扫了一眼,便折了悄悄塞进袖兜里,帮着收拾起一些零碎东西。

老太太欢欢喜喜回了园子,自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才安顿了下来。淡梅之前早对她提了自己种养些花的事情,加上喜庆又早得了淡梅授意,在一边说连当今太后也是个喜花之人,从前还常去一丈佛园子里赏玩。老太太被封了口,回来见到淡梅屋子前多出来的那些盆盆罐罐,倒也没说什么不是。

晚间身边慧姐睡了过去,淡梅照了往常习惯在翻看书,半晌却是看不进去几个字,终是长叹了口气,把书丢一边熄了灯去。

这四五个月无拘无束的,淡梅心宽体胖,几乎差点都要忘了自己还有个丈夫。现在骤然晓得他月底便要回来了,一时竟有几分茫然,第一想法便是自己往后这神仙般的日子只怕是要过不成了。躺在帐子里翻来覆去了片刻,又想起了他今日来信末尾添注上的那两句话。话和前次一样,不长,合起来统共也就八个字,“再不长肉,大刑伺候”。

淡梅琢磨了片刻,虽明知他这话不过是在调侃自己,可偏偏却又带了丝威胁的味道。虽是秋令时节了,越想竟越是口干臊热了起来,下了榻摸黑倒了杯水喝了下去,开窗站那里吹了下夜风,这才觉着自己面上那阵子潮热慢慢消退了下去。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陆地键仙
作者清歌一片其他书: 第一婚宠:重生娇妻太惹火 重生空间:爷,掌心宝贝宠上天 村里有只白骨精 宋朝乡下人的进城生活 第一甜婚:重生影后火爆了 远古伊甸 大药天香 遗珠记 女法医辣手摧夫记 玉楼春
相关推荐:猪样年华(GL)护短星际大巫娘子,求验尸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重生之赘婿神帝绝色王妃她胖过穿成霸总拐走炮灰画堂春重生七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