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光业完成任务,准备返回吴越国时,吴国的权臣徐温却搞了一个画蛇添足的小动作。皮光业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谈吐有礼、又精通文学,深得徐温的赏识,为了表达对皮光业的感激之情,徐温特地赠钱三百万。三百万钱在当时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皮光业原本并不打算接收,但考虑到主人徐温的盛情,于是接受了。
但问题是,吴国居然就此扣押皮光业,不让皮光业回国。皮光业很纳闷,经过询问才知道是那三百万赠钱出了问题。吴国的答复很简单:三百万钱虽然是送给你皮光业的,但必须在吴国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回去,否则免谈。徐温实在太精明,连送赠品都要吴国制造,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种无聊的做法激怒了自命清高的皮光业,他心想以为我皮光业贪图你们这些小恩小惠吗,我好歹是吴越国的外交使者,怎么能做商人的勾当?于是,皮光业显得非常气愤,什么钱都不想要了,空着双手准备立即返回吴越国。外交使者生气,徐温也很尴尬着急。
为了这种小事把双方好不容易建立的友好关系搞僵,自然没有必要。徐温也不折腾了,连忙把这三百万赠钱全部装在皮光业车上,让皮光业迅速返回了吴越国。出使吴国的小插曲最终没能影响吴越和吴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皮光业继续着他的高级外交使者的光荣任务。
钱传瓘即位后,皮光业被任命为越州知府,后拜丞相,负责制定吴越国的礼仪制度。和沈崧、皮光业等同行相比,林鼎一直在默默无闻地担任钱镠的幕僚,毫不显山露水,这并不能说明林鼎的能力不如沈崧和皮光业。
林鼎正直、强于记忆、酷爱读书,中年时期还曾通宵达旦地苦读书籍。家中所藏图书,皆手抄而成。别看皮光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口成章、高谈阔论,但要比起工作学习的勤奋程度,还是林鼎遥遥领先。
钱镠当政时期,并不打算重用林鼎。当然并非林鼎能力不行,钱镠的想法是:既然林鼎还很年轻,自己有罗隐、沈崧、皮光业就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透支消耗林鼎的政治生命,所以林鼎被钱镠打发到钱传瓘府中担任幕僚之职。
钱传瓘自然也认识到了林鼎的才能,所以多次向钱镠举荐林鼎。但钱镠却多次拒绝,搞得钱传瓘很是纳闷不解。在又一次被钱镠拒绝后,钱传瓘终于忍不住向钱镠询问原因。
钱镠笑着对钱传瓘说道:“我早已发现林鼎是个合格的辅相之材,但我现在不想提拔他,等到你主政后,再提拔他,才会使他更加忠心于你。”钱传瓘才算明白父亲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用心良苦。钱传瓘继位后,立即任命林鼎为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掌管吴越国的所有教令,后拜丞相之职。
和沈崧、皮光业、林鼎的出身略有不同,另一位贤臣曹仲达并非钱镠时代的四大文士
。曹仲达也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父亲,吴越国的守城大师曹圭。在乾宁二年的嘉兴城保卫战和开平二年的苏州城保卫战中,曹圭战功卓著,深得钱镠信任,被钱镠长期安放在苏州任刺史,终老于苏州城。和父亲曹圭的出生相同,伴随曹仲达的出生同样有神奇现象,史称仲达初生,室内充满紫光。
一般来说,帝王将相式的人物在出生时候才有神奇现象,曹仲达也不能免俗。曹圭并不打算让儿子曹仲达,被这些荣耀和光环所掩盖。曹圭从小便对曹仲达进行了良好的教育和残酷的磨练,要求曹仲达勤俭节约。比如曹仲达冬天的穿着衣服都不带棉絮,在家中吃饭时,曹圭要求曹仲达和仆人们一起吃饭,要求曹仲达如古人那样励志勤劳、不畏往复。因为只有身受肌肤之痛、心受谦卑之炼,才能成就大业!
曹圭为了和吴越国的权贵们搞好关系,曾经打算和当时的睦州刺史陈询结为儿女亲家,让曹仲达和陈询的女儿结婚。原本这是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曹圭和陈询两位都是吴越国的州刺史,地位相当,结为亲家也理所当然,曹仲达也奉父亲之命踏上了迎娶新娘之路。
在迎亲路上发生了意外插曲,一位算命先生突然找到了曹仲达,神秘莫测地对曹仲达说道:“和陈询家的亲事,不会有好结果,应该另娶他家,才能有荣华富贵。”此时的陈询还没有和钱镠翻脸,这位算命先生的预言似乎可以当作胡言乱语而根本不用理会。但曹仲达对这番预却很是重视,并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睦州城陈询的所作所为曹仲达也有所耳闻,陈询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刺史。刺史之位是从侄子陈绍权那里夺取的,而且陈询似乎也是个阴有野心、不甘寂寞之人。所以,曹仲达作出决定,不再去迎娶他的那位新娘,而是改道返回苏州。
路过杭州的时候,曹仲达引起钱镠的注意,对于自己手下曹圭的儿子,钱镠大感兴趣,居然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曹仲达。曹仲达这回赚翻了,虽然丢失了一个刺史的女儿,却得到了一个国王的妹妹。联想到不久之后陈询的起兵叛乱,曹仲达真应该为自己当时的明智决定而庆幸。如果当时真的和陈询结亲,曹仲达肯定会被陈询所牵连,荣华富贵是不要再想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问题。
迎亲事件之后,曹仲达开始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接连任台、处两州刺史,开始进入吴越国的管理层行列。钱传瓘继位后,任命曹仲达权知政事,后拜丞相,成为吴越国的重要辅臣之一。
沈崧、皮光业、林鼎、曹仲达,堪称吴越国钱传瓘时代的四大贤明辅臣,而且四人各有特点:沈崧博学多采、皮光业长于外交、林鼎勤于政事、曹仲达性淳乐施。四位辅臣的同时出现,可以说是吴越国和钱传瓘的一大幸事。
在四大贤明辅臣的辅佐下,外加钱传瓘又坚定不移地贯彻父亲“保境安民”的治国宗旨,钱传瓘终于把昔
日吴越国的繁荣昌盛,顺利地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延续。钱传瓘当政时期,吴越国的经济繁荣程度超越了钱镠统治时期。
毕竟钱镠统治时期,吴越国的大部分时间在忙着保境,和国内的诸多位叛乱分子作战,和强大的邻居淮南吴国作战。虽然钱镠在发展经济方面也不遗余力,一会儿搞修筑捍海石塘、一会儿搞农田水利建设、一会搞航海远洋贸易,但频繁的战争终归是拖累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钱传瓘的幸运之处在于,国家已经完全处于和平状态,经济发展不会再受到太大影响,而父亲钱镠在经济方面埋下的种子终于开始开花结果。钱传瓘自己也没有胡乱折腾,在充分利用这两个幸运条件的前提下,吴越国的发展自然不会差劲。
吴越国正忙着发展经济、保境安民,但它的那些邻居,包括中原王朝的主人后唐一点也不太平,还是秉承着以往胡乱折腾、唯恐不乱、没有最乱只有更乱的传统。
自从平定王延禀后,王延钧开始了他美妙幸福、精彩绝伦的皇帝般生活。王延钧压抑许久的冲动、欲望、诱惑、疯狂都在这段时期内充分地喷发和展露,闽国的历史也将进入一个有趣的特殊时期。
首先,王延钧在个人兴趣爱好方面变得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宗教方面。原本,王延钧是比较看重佛教,没事就喜欢度民为僧玩玩,喜欢找得道高僧聊聊。但时间久了,王延钧开始对佛教和高僧们颇为厌倦。
福建的那帮高僧比较自命清高,非但不会阿臾奉承、屈身迎合王延钧,还动不动就劝诫王延钧,如高僧藻光那般,毫不给王延钧面子,经常当面指出王延钧的错误。王延钧自然会反感这些佛家的高僧,兴趣也就变成了厌倦。王延钧当然会重新寻找新的兴趣,道家和鬼神成了王延钧新的兴趣爱好。
虽然王潮、王审知兄弟以及王延钧在福建都极其雅重佛法和佛教,并不等于整个福建就是佛教一家做大,道教同样在福建的军民中相当有市场。在南朝梁朝时期,福州有位名叫王霸的炼丹道士,经常在怡山上修行,传说后来还曾成仙驾鹤仙去。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人士,来到福建的王氏家族当然要充分加以利用其影响力。因为王霸是著名的成仙道士,王霸又姓王,这种人物如果不加以利用,那真是严重的浪费宗教资源。
于是,有关王霸的神奇传说在王氏兄弟来到福建之后,开始四处流传、到处散播。比如说,福建当地有一位名叫徐元景的道士。一日他在怡山挖地种菜,居然挖到了埋葬土中的一个七口瓷瓶,这个瓷瓶的每个口都可容纳七升水,瓷瓶内装有木炭,上面用一块大青砖覆盖。
这个七口瓷瓶最神奇之处在于,那块大青砖上居然还留有当年王霸留下的两句谶语,内容却是相当的神奇惊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