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窦陈之后得保全,窦太后悔恨云台(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三日后,城门业已解禁,胡腾带着家小匆匆出城,与张敞会与洛阳城外,众人一道往零陵逃遁。不料王甫明松暗紧,满城遍布宦官眼线,一番查证,知悉胡腾李代桃僵,当即派王越率领死士数十人,快马追杀。

王越一路追至颍川境内,眼见追兵将至,情势危急,胡腾、张敞料定难以脱身。张敞又生一计,慨然道:“子升兄,如今惟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可遣心腹之人将窦辅带离,沿小道去往他处暂避;我二人率领家小,引诱追兵,拖延时间,如何?”

胡腾不作他想,唤来府中门客郭甲,嘱托道:“郭甲,你入我府中已有数载,而今情势危急,我将窦公之后托付与你,河东有我故友,可执此书信前往投靠,定要将窦辅养育成人,以慰窦公在天之灵。”

“某家受大人厚待多年,今日定誓死护卫窦公之后,尽可宽心”,郭甲慨然应诺,抱着窦辅抄山林小道,逃往河东。

胡腾待郭甲走后,带着家小往南阳方向狂奔,将王越往南引诱。终被王越追上,将胡腾等人团团围住,搜查一番,不见窦辅,喝问道:“你等将窦武余孽藏于何处?”

“杀”,张敞、胡腾当即拔剑,率领宾客门人朝王越杀去,王越冷笑一声,轻松退后几步。史阿早已拔剑相迎,将张敞、胡腾二人制服,其他家小宾客皆被屠戮。

片刻之后,只剩张敞、胡腾二人负伤倒地,史阿收剑入鞘,立于一旁,王越再度喝问道:“说与不说。”

“奸贼”,张敞怒骂一声,与胡腾相视而笑,面色绝然,忽而仰首闭目,咬舌自尽,王越只得作罢。而郭甲带着窦辅逃往河东,投奔胡腾友人,自己改名为郭家,又将窦辅改名易姓为郭泰,隐居河东,尽心养育窦辅。

所谓天鉴孤忠,不使绝后,窦武、陈蕃遇害,幸得有朱震、胡腾等义士相救,极力保全,虽受尽颠连困苦,终得保住窦、陈之后。而胡腾、朱震二人,义立师门,不惧宦官权威,以死保全忠良之后,其等忠义举止,誉满朝野,名垂青史。

且说曹节、王甫等诛灭窦武,害尽忠良,扬扬得志,曹节因功升任为长乐卫尉,改封育阳侯,食邑增至三千户;王甫受封乡侯,出任黄门令,执掌北寺狱;侯览、郑飒、共普、张亮等十一名宦官,皆为列侯,受封关内侯;宦官其他党羽,均有封赏,不一一表述。一时间,朝野内外,群小得志,士大夫皆灰心丧志,朝堂之上再无清风徐徐。

其中,张奂因平叛有功,升任大司农,封侯拜爵,宦官对其百般拉拢。然张奂此时已知内情,悔恨内疚,深恨为宦官所欺瞒,上书坚决推辞封赏,缴还印信。曹节岂肯让张奂得逞,当即劝进天子下诏,又将封赏送回,严令张奂不许再推辞,张奂只得受赏。

这日,张奂方才下朝归来,却见府门前士子儒生聚集,嘈杂喧闹,便下车上前细细听之,皆是辱骂张奂投靠宦官,陷害忠良之言。张奂苦笑一声,方要离去,却被儒生发觉,将张奂团团围住,声讨张奂。

“张府对你等一忍再忍,莫非以为我张家好欺不成”,张猛闻报儒生围骂其父张奂,顿时大怒,抄起佩刀,带上护卫,出府将儒生一一驱逐。

张奂侄儿张贤随后赶到,将张奂迎入府中,张奂急忙喝止怒极的张猛,斥责道:“我儿不得无礼,士儒不明真相,不必与之计较,速速回府。”

张奂一路来到书房,将张贤、张猛二人叫来,叮嘱道:“日后若再有士儒于府门前滋事,万不可动手,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二人定要谨记于心。”

“父亲,一介儒生,有何可惧!非是孩儿夸口,便是上百儒生,孩儿一人一刀足以灭之”,张猛愤愤然道。

张贤亦是不忿道:“叔父前番平叛,乃是奉天子诏令而行,窦武之死,与叔父何干?叔父自平叛之后,不受宦官拉拢,今士儒竟诬陷叔父为宦官爪牙,焉能不怒?”

“你二人资历尚浅,涉世未深,不知其中缘故”,张奂叹息一声,苦声道:“老夫心中如今内疚不已,若非我不明真相,为曹节等所欺瞒,怎会铸成大错,已是后悔万分,恨不得将曹节、张让等辈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纵然如此,然宦官当日携天子诏令入营,叔父又岂能不遵令而行,也怪不得叔父,只怪窦武无能,陈蕃无用,谋事不密,反为宦官所害”,张贤劝慰道。

张奂沉吟道:“而今我已是骑虎难下,未想到曹节如此阴毒,先是骗我剿灭窦武,而后又百般拉拢,我虽不从,曹节便以天子诏令,强加封赏,天下士儒定然信以为真,我将不为士人所容纳,曹节此举,乃是为逼迫我投效宦官,结为一党。”

“曹节等残缺阉宦,竟敢如此相逼,孩儿定绕不得其等”,张猛闻言,怒不可遏,对曹节等人痛恨万分。

“切勿生事”,张奂喝斥一声,闭目叹息道:“我虽日日悔悟前番过失,岂会投效宦官,而今士人又不容我,如之奈何?想起先前迁居弘农入籍,实是欲融入士族之中,为今之计,需寻得良策,既要弥补过失,又要脱身离朝,方可保全全家老小。”

张猛不在意道:“父亲何必非要闲居弘农,倒不如重回敦煌故地,岂不更逍遥自在?”

“此事容后再议,待我去官离朝之后,再说不迟”,张奂犹豫半晌,摆手说道,三人便于书房之中,相谈甚久,苦思良策。

此时,幽居南宫云台的窦太后,亦是懊悔万分,终日伤心自责,以泪洗面。曹节等诛杀窦武,窦氏幸免者皆被流放比景,窦太后眼见家族失势,心伤不已,终一病不起。曹节依旧不肯放过窦太后,誓要斩草除根,然窦太后虽不复昔日权势,依旧有天子嫡母之名,于灵帝有扶立之恩,碍于灵帝全力保全,曹节只得暂且作罢。

闻知窦太后病重,灵帝倒也仁厚孝道,赶忙带着宫中太医,前往南宫云台为窦太后诊治,对太后依旧如往日一般谦恭有礼。窦太后感伤不已,不禁落泪道:“哀家并非陛下生母,而今更是不似昔日,未想到陛下尚能如此待我,哀家悔不当初。”

“太后,切勿伤怀,凤体为重”,灵帝接过董萌手中药碗,和煦笑道:“不论过往对错,太后终是朕嫡母,为人子者,岂能不尽孝道。”

灵帝说罢,端起药碗,手执汤勺,恭敬喂着窦太后吃药。灵帝转眼瞧见窦太后面容憔悴,身体羸弱,不由鼻子一酸,不忍道:“太后,事已至此,倒不如放下心中感伤,于宫中颐养天年,朕自当奉如生母。”

“陛下”,窦太后低泣半晌,环视左右后,摆手屏退左右,笑道:“你等暂且退下,哀家母子二人说些家常,不必伺候。”

董萌会意,匆匆带着众人退下,严闭殿门,亲自把守殿外,不准他人靠近偷听。灵帝面露疑惑,窦太后笑着拉着灵帝,温声道:“哀家恐时日无多,再无他想,只望陛下早日中兴汉室,勿要为奸佞所惑。”

“朕尚且年少,军国大事知之甚少,不知太后言下何意?”灵帝笑而问道。

窦太后缓缓说道:“为政之道,在于权衡,而今我窦氏惨遭屠灭,士人纷纷罢官离朝,宦官独揽朝政大权,久而久之,势必擅权专姿,陛下宜当加以制衡,万不可使其一家独大,否则悔之晚矣!”

“可是今曹节等大权独揽,士人多已离朝而去,不知何人可用?”灵帝继而求问道。

窦太后看着眼前的少年天子,似乎与先前有所不同,却也不知何处不同,便回道:“前光禄大夫刘脩乃宗亲大臣,却不幸惨死,其弟刘郃尚可一用,以收揽宗亲为己所用;前司隶校尉李膺名誉海内,深得士人敬仰,亦可重新征召入朝,缓解士人怨气;陛下若起用二人,定能制约宦官之势,掌控朝政大权,天子自可独尊。”

窦太后一连为灵帝推举数人,皇亲国戚中有宗亲刘郃、桓帝驸马伏完、桓帝妹夫寇隆、耿显等人,士儒中有李膺、黄琬等名士,灵帝暗暗记在心中。

二人相谈良久,灵帝方告辞离去,急急赶回寝宫,召来曹节、王甫、侯览三人,哭泣道:“朕久居宫中,孤苦无依,昔日尚有皇叔刘脩相伴,而今皇叔不幸身亡,心中着实不忍。”

曹节早知灵帝去见过窦太后,二人言语皆被曹节得知,心知劝阻不得,索性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如今朝中正缺良才,刘郃乃宗室皇亲,自当重用,不如改任刘郃为司徒,入朝伴君;另有前任司隶校尉李膺,如今已然病愈,可一并征召任用。”

灵帝大喜,兴奋不已,连连赞赏曹节忠心。待曹节三人退去之后,侯览满心不悦道:“士人与我等难以共存,曹公今日言行,颇有偏差,杂家以为大大不妥。”

王甫亦是疑惑不解,曹节冷笑道:“今我宫中诸常侍独揽朝纲,士人敢怒不敢言,唯恐避之不及,久而久之,一家独大必为天子忌惮,世家公卿所不满,到时天下人共同声讨我等,又该如何?倒不如暂且与之虚以为蛇,安抚其心,再伺机除之,未为晚矣!”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先将李膺等士人引入朝中,士人必然误以为其势尚在,到时便可趁其不备,一举诛灭”,王甫恍然大悟,阴笑道。

侯览也赞同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与其任由士人于暗中羁绊我等,倒不如将其等悉数引出,一一剪除,确是良策,曹公英明!”

“倒有一事,不得不说,黄门令董萌屡次为窦太后申诉怨忿,陛下一一采纳,供养资奉尤胜往昔,此人不可留”,王甫心中对董萌早生不满,怨声道。

曹节轻笑道:“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寻一良机,除之便是,何况云台一举一动,皆难逃我等眼线,无需为此动怒。”

次日,灵帝念及宗亲刘儵无辜丧命,遂任命刘儵之弟刘郃为司徒,同时鉴于前司隶校尉朱寓叛乱被杀,重新启用李膺为司隶校尉,督责司州一带。而后,灵帝接二连三,征召皇亲权贵、士子儒生入朝,朝堂之上虽有不和,却也不似先前一般水火不容,倒也融洽。

自刘郃入朝之后,洛阳忽而童谣疯传,曰:“白盖小车何延延,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其意指灵帝从河间进京,登基继位,窦武、陈蕃被诛杀后,以河间国刘郃入朝告终,好似宦官与士人已妥协和解。

独有杨赐深以为忧,辞官避居家中,不问世事,授学教徒,颇为自在。而这几日,射声校尉桓顺却是春风得意,不仅未受窦武之乱牵连,反而被朝廷封侯拜爵,桓顺自是对杨赐感激莫名,便登门致谢。

待将桓顺送走,杨赐之子杨彪不解问道:“父亲,窦武之乱方才平息,曹节何故坐视李膺、刘郃等入朝,莫非宦官当真与士儒和解?”

杨彪将洛阳城中谣言之事,悉数道来,杨赐笑道:“幼童歌谣岂可当真?我儿不可为谣言所惑,须知此时看似和谐,殊不知乃风雨前宁静,或许一场腥风血雨正暗中酝酿。”

“唉,想起先前窦氏权势盛极一时,不料却有勇无谋,骄纵自大,以致谋泄身亡,可谓咎由自取”,杨彪不禁叹息一声,暗忖世事无常。

杨赐瞥了一眼杨彪,靠于椅上,淡淡问道:“今日索性无事,为父倒也相考较你一番,窦武、陈蕃败亡之因,你可尽数道来。”

杨彪说道:“儿以为窦、陈之败,除去方才有勇无谋,机密外泄之外,窦武不分善恶,欲将宫中所有宦官悉数诛灭,树敌过多,且犹豫不决,一再延缓,焉能不败?”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需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窦武空有权势在手,却未能善加利用,此言倒也在理”,杨赐眼带希冀,转首问道:“还有何言?”

杨彪继续说道:“窦武过于依赖窦太后,而窦太后无才无德,惑于群小,多番庇护宦官,以致窦武为此迟疑,宦官得以喘息,换言之,窦氏外戚亦是断送于窦太后之手。”

“唉,文先(杨彪字)我儿虽言之有理,却非为父所盼”,杨赐摇头叹道:“宦官抢先掌控太后、天子,以天子诏令平叛,乃大义天威所在,窦武岂能与之抗衡?”

杨彪点头称是,沉虑半晌,赞同道:“父亲所言极是,孩儿确是有所领悟,窦武素来轻视兵卒,只顾收揽士人公卿之心,故而王甫诏令一出,士卒皆不愿相随窦武,纷纷倒戈相向;再观窦氏先前言行,多有不法之举,足见其等权欲熏心,因而依孩儿揣测,纵然窦武有幸事成,难免如同昔日梁冀一般,擅权专姿,祸害天下。”

“宦官得天子亲信,且奸猾狡诈,铲除宦官谈何容易?即便当年梁冀嚣张跋扈,亦是对宦官百般巴结,却也为宦官所害;究其根源,士宦之争,实乃天子不敢轻信朝臣士大夫,心中忌惮世家大族,不得以先后依赖外戚、宦官,促成制衡之势”,杨赐沉吟道。

杨彪思量一番,心惊不已,试探问道:“当年光武中兴汉室,所依赖着乃世家大族,最为忌惮者亦是世家大族,士大夫不过世家大族爪牙,若依照父亲之言,日后一旦宦官败亡、外戚失势,世家豪强必然趁势而起,天下莫非真会大乱不成?”

“自古至今,王朝更迭,盛衰转变,乃天地常理,追昔历代往事,盛世之后,必然生乱,而天下动乱,必有雄主收拾河山,创一代盛世,如此循环往复,朝起暮衰,也不知我杨家日后会是何样光景?”杨赐说完,不再多言,自顾自的闭目深思,杨彪轻声慢脚退出书房。

(本章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人族镇守使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席卷天下回到古代做神探血与火的赞歌幻想乡的琐碎日常太后的现代纪事引怪大师血色复兴无限之主角必须死将门独女之特种兵绝**杀手:腹黑邪王太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