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甫规西凉授学,段颎上书平东羌(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东羌先零、沈氐等诸部,自大败征西将军马贤后,朝廷便无力征讨,时常侵扰三辅,虽经皇甫规、张奂连年招降,然而东羌反复无常,当汉军撤走后又会作乱,被汉军击败后又臣服,如此反复,朝廷也不堪军费重负。

桓帝岂会不知祥瑞多为弄虚作假,然而此时西疆羌人才是心头大患,桓帝早有心讨伐东羌,奈何朝堂局势动荡,如今见朝堂暂且安宁,欲择派良将讨伐,便召集群臣廷议此事。

“西羌已为护羌校尉段颎平定,只是东羌诸部尚未归服,聚兵自守,朕欲兴兵讨伐,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平定羌人,诸位爱卿是何看法”,桓帝也不细说,直接发问众臣。

司空宣酆深以为然,奏道:“如今边疆虽一时得安,隐患尚在,若是日后西北两面再乱,只怕难以兼顾,而我朝自羌人作乱以来,耗费之巨,令人膛目结舌,陛下此举乃是长治久安之策,臣深为拜服陛下高瞻远瞩。”

宣酆话刚说完,新任光禄勋陈蕃不以为然,上前奏道:“宣司空之言虽有道理,然今番若是举大军讨伐,所需钱粮无数,势必又要加征赋税,强加徭役;而今百姓疾苦,羌人早已胆破,鲜卑远逃塞外,边疆暂且稍安,不宜在动干戈,不如以招抚为主,休养民力,日后再图羌人不迟。”

刘瑜附和道:“陈公所奏有理,陛下切不可轻易出兵,若是战事不利,北疆鲜卑必然再度兴兵犯境,臣恳请陛下以民生为重。”

“哼”,大司农冯芳乃曹节之婿,闻言轻哼一声,争锋相对道:“永初年间,诸羌反叛十四年,朝廷耗费二百四十亿;永和末年,羌人再度作乱七年,朝廷耗费八十多亿;自陛下登基以来,张奂、皇甫规二人各拥重兵,历经多年,恩抚有加,却换来羌人余孽再起,军费激增,入不敷出,国库为此耗空;然所耗如此之巨,羌人至今未平,陛下今日欲兴兵讨伐,以换得永世太平,百姓虽受一时之苦,却可得永世之安,何乐而不为?”

“依你之见,不顾百姓死活,百姓势必心存怨念,若是日后生乱,又当如何”,司徒刘茂斥问道。

“司徒多虑了,樊陵出自乡间百姓之家,深知百姓若得温饱,定不会造反,眼下百姓虽困苦,却还未至活命无望之际,至于天灾降临,那也是无可奈何”,樊陵看着陈蕃、刘茂等人怒气冲冲,不由轻笑几声,继而反驳道:“至于北疆鲜卑虽骄狂,一时间尚不足为惧,而羌人临近关中,前番侵入三辅,攻杀关中三营驻军,声势震动,可见羌人之患已深入腹地;朝廷昔日一直以安抚为主,耗费资财无数,依旧反叛不断,而段颎以强硬手段,捣破西羌,西羌至今不敢反叛,臣以为此时定要讨伐,以安关中三辅。”

“臣自太原入朝至今,已有十数载,想起往昔,未尝不伤心落泪”,大鸿胪郭防上前叩首奏说一阵,忽而潸然泪下,泣诉道:“陛下登基之初,外有西羌连年作乱,内有暴民为祸,而国库空虚乏弱,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为筹集军饷,陛下不遗余力,宁愿为天下人所责,不惜加征赋税、卖官筹资,才得以稳固汉室江山;陛下已然耗费无数心力,践行恩抚之策,怎奈羌人冥顽不灵,陛下不可再徒费心力,应当机立断,一劳永逸,屠灭羌种,以保边疆安定。”

桓帝为郭防泣诉所感,想起往日种种,不过是徒作无用之功,自嘲道:“羌人至今未平,皆因朕姑息放纵,养虎为患之过,以致百姓困苦不堪,不时聚集作乱,可笑朕尚不自知,还时常自比齐桓公,真是可笑至极。”

应奉见朝堂众臣为私怨相互倾轧,争执不下,摇头叹息一声,上前劝慰道:“陛下虽屡次加征赋税,然赋税征收数目,百姓尚可承受,不足以令百姓暴乱;臣以为百姓真正暴乱缘由,实是官吏豪强不法,层层盘剥,以致百姓不堪重负,才群起为患;何况百姓本就目光短浅,只知温饱,不懂国事,更无远虑,陛下不必与之一般见识;此刻应整肃吏治,惩治不法,以安抚民心,另可于朝中削减官员俸禄,并向各王国征调钱粮,务求全力平定羌乱。”

“应爱卿所言极是,甚合朕心”,桓帝面露喜色,继而又诏令道:“传诏,以应奉为天子使者,赐天子佩剑,巡查州郡,旦有不法贪墨者,一律就地处决,还望诸位爱卿严加管教家中子弟,此次朕绝不讲情面。”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众臣见桓帝派应奉查处贪吏,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愁,纷纷叩首道。

“咳咳”,桓帝方才下诏完毕,接连重咳几声,赶忙从袖中取出丝帕,擦拭嘴角后,转手将丝帕藏于衣袖中,不时左右打量一番,而后斩钉截铁道:“诸位爱卿不必再争,百姓之困、鲜卑之患皆不足以动摇朝廷,只要能平定西陲,朕在所不惜。”

陈蕃上前叩首苦劝道:“羌乱已久,我朝自平定羌乱至今,兵祸连连,赋税徭役日益沉重,兵祸已耗尽国力,逼苦百姓,以致四方不宁,老臣叩请陛下三思。”

“来人,将陈蕃赶出去,不许他在上朝议事”,桓帝暴怒,青筋直起,不禁又取出丝帕捂住口鼻,连咳几声,脸色苍白。

陈蕃苦苦泣诉,终被赶出宫门,叹息流涕回府。而城门校尉窦武自始至终,一言未发,自顾自地细眼打量着脸色苍白、咳嗽不止的桓帝,将桓帝言行尽收眼底。窦武想起昨夜山冰的禀报,嘴角轻挑几下,忽而上前昂声奏道:“陛下,不知此番平叛,以何人为将?”

桓帝喘了几口粗气,张让赶忙端来参茶,给桓帝服下,这才面色稍缓,继而沉声道:“你等以为何人可为主帅?”

应奉当即上前奏道:“臣保举前弘农太守皇甫规或张奂为将,此去必可平定东羌。”

“不可,张奂正班师回朝,何况北疆事务尚未妥当安排,不可轻动;至于皇甫规早已称病归隐,老迈无用,不可再用;此番平定羌乱之人,须知兵善战,更要通晓羌事方可”,桓帝说完,不忘瞥了应奉、宣酆二人一眼。

应、宣二人正欲开口,不料刘瑜早已急不可耐,上前奏道:“陛下,李膺文武兼备,昔日镇抚边疆,在羌人中亦有威名,另其子李远更是锐不可当,先前平定盖登之乱时,单骑破阵夺旗,扬威乱军之中,臣请陛下特赦李膺父子,率军讨贼。”

樊陵闻言,面色一愣,不觉想起前番李膺一家离开洛阳之前,郭氏曾书信恳求自己,尽力阻止李家父子入朝为官,而樊陵念在当日郭氏赠金劝导之情,当即驳斥刘瑜,不平道:“刘瑜之言荒谬至极,陛下三令五申禁锢党人,若是赦免李膺,臣恐怕此例一开,党人势必更加猖獗,臣伏请陛下万不可赦免李膺。”

曹陵、程阿、郭防纷纷伏地叩首奏道:“陛下,樊大夫所言有理,不可听信刘瑜之言。”

“哼!羌人朕不姑息,党人朕更不会放纵,再有此言者,与党人同罪”,桓帝闻听党人二字,满面怒色,继而不悦道:“莫非我堂堂大汉,竟无一人可率军平羌?”

宣酆会意,奏道:“陛下,臣保举一人,定能马到功成,若平叛不力,臣甘愿同罪。”

“哦”,桓帝惊疑道:“何人竟有如此大才,令宣爱卿不惜同罪力荐,快快说来。”

“护羌校尉段颎与张奂、皇甫规三人表字中皆有‘明’字,西凉百姓将三人合称为‘凉州三明’,论起统兵作战,段颎不下与皇甫规二人,且段颎于羌人中威名最甚,有‘杀神’之称,羌人畏之如虎,臣愿保荐段颎为将”,宣酆赞道。

桓帝略作沉吟,又问道应奉:“应爱卿以为段颎如何?”

应奉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奏道:“段颎素知羌事,深习羌人战术,可当此任,一切但凭陛下圣断。”

“段颎之事,容朕再做斟酌,然朕决意兴兵讨伐东羌,众臣不必再言,咳咳”,桓帝突感一阵头晕目眩,赶忙散朝而去。

次日,桓帝对讨伐东羌之事,终有几丝顾虑,毕竟自己是将国库余力悉数压在段颎身上,故下诏询问段颎道:“东羌恶贼屡犯三辅,然而而皇甫规、张奂各拥强兵,却未能及时平定,朕欲令爱卿为将,讨伐东羌,不知是否可行,还请如实回禀。”

当段颎接到桓帝诏书,不免为桓帝言辞恳切所感,为消除桓帝担忧,当即上书奏道:“先零诸羌多次作乱,但已有二万多部落投降,剩下的少数余孽集结不散,时日已久;经臣查探得知,其等人马早已疲软,不足为惧,若是恩抚劝降,虽可不费一兵一卒,制服羌人;不过羌人终归狼子野心,恩德只可暂缓一时,待朝廷收兵而回,羌人势必再度为患,恩抚非是长治久安之策,依臣之见,唯当长矛挟胁,白刃夹颈耳!羌人才会畏惧归服。”

桓帝接到段颎奏道,不禁陷入沉思,自己为平定诸羌,尽心尽力,如张奂、皇甫规等平羌大将,纵然涉嫌党人之事,宦官屡进谗言,也不忍杀害,赐予高官厚禄;为了筹措军资,更是不惜加征赋税、卖官敛财,却换来贪图享乐的骂名,心中难免郁愤。

“这天下人能有几人知晓朕的苦心,后人又将如何品论朕?”桓帝卧在床上,盯着段颎奏章,自叹道。

一旁张让见桓帝苦闷失落,出言劝慰道:“陛下,曹常侍、王常侍等宫中诸位常侍,纷纷托奴才进言,若是陛下平羌资财不足,他等愿将资财敬献国库,以助陛下创不世功业。”

“呵呵,还是你们宫中之人,知晓朕的苦楚,朕心甚慰”,桓帝展颜一笑,心中颇感欣慰,继而笑道:“朕尚且不知平叛所需资财,若是国库余财足够平叛之用,你等就安享富贵吧!”

“若是此次段颎如昔日马贤战败而归,只怕又免不得为人诟病”,桓帝又是转喜为忧,愁眉苦脸。

张让谄笑道:“陛下不必担忧此事,段颎若胜,则是倚仗陛下龙威,若是战败,皆是段颎指挥失当之故,辜负圣望,治其出战不力之罪,以堵天下人之口。”

“唯当长矛挟胁,白刃夹颈耳”,桓帝呢喃着段颎奏章之言,对这二句记忆尤深,点头道:“你的话也有道理,不过朕还是有所不安,待朕下诏再问段颎所需军资。”

于是,桓帝又下诏询问段颎所需军资之数,以及胜算几何。段颎知悉桓帝尚有疑虑,又恐桓帝为巨额军费所吓阻,再度上书奏道:“东羌叛逆不足三万部落,邻近塞内,地势平坦,然其部族遍布上郡、安定、汉阳、北地诸郡,自云中、五原以西至汉阳二千多里,皆为匈奴、羌人侵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等毒瘤暗疾,若不诛灭,待其日后羽翼渐丰,势必侵扰中原,荼毒天下汉人;臣只需步军一万,骑兵五千,辎重车三千,所需军资不过五十四亿,二三年之间,足以扫灭东羌,威服匈奴,稳定边疆,届时再缓图鲜卑,一举荡平边疆异族。”

桓帝再次接到段颎奏章,信心大振,当即恩准段颎所请,下诏褒奖段颎,以段颎为将讨伐东羌,凉州军事皆有段颎调度,并严令北疆诸将全力协助段颎。

然而段颎深知在外为将者,最忌君臣猜疑不定,未免桓帝日后动摇,半途而废,第三次上书恳切道:“陛下待臣如此恩厚,臣感铭肺腑,臣此次出征定以死报效,只要陛下信任段颎,不为他人所惑,臣必破尽东羌,扫平蛮夷,成就盖世之功,与陛下谱写一代君臣佳话;然而臣深知兵事凶险,难以揣摩,此战若胜,皆是陛下天威之功,若是战败,陛下无需顾及君臣之情,尽可诛灭臣全家老小,以安百姓之心,以绝朝臣非议,此生能得陛下亲信,死而无憾!”

桓帝第三次接到段颎奏章,也为之落泪,未料到段颎竟会如此决绝,想起向前听信张让之言,心中不由愧疚。当日,桓帝于金殿之上,让众臣一一传阅,对群臣叹息道:“段颎真乃忠义之士,股肱之臣,此番无论胜败,朕绝不治罪段颎;另段颎旦有所请,只要是平羌所需,朕绝不吝惜,卿等好自为之,否则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桓帝说完最后一句,满脸杀意尽露,群臣纷纷叩首称道,再也不敢上言段颎之事。

随后,段颎着力开始准备讨伐东羌之事,欲一举歼灭东羌主力,为防止东羌窜逃至关中、北疆,当即请奏桓帝派得力之人驻守。段颎举荐先前参与平定东羌的奋威将军韩卓与西部都尉董卓,由韩卓督关中之军,驻守三辅,令董卓屯兵上郡一带威慑。

而后又因西羌需重兵震慑,以致兵员辎重不足,段颎奏请桓帝以囚犯充军,得军五千余人;又经明察暗访,查出一些富户大族多与羌人有所勾连,趁机收捕治罪,将其等家资充作军备。

却有一事不得不提,段颎素来对麾下将士恩厚宽容,却不料征召凉州众将之时,差点斩杀盖勋。当日,段颎先后征召韩同、边章、阎忠、盖勋等良才帐前听用,而盖勋在羌人中也素有威望。

盖勋见段颎大肆屠杀凉州富户大族,巧取豪夺,甚为不满,斥骂道:“你这屠夫,生性嗜杀,杀羌人也罢,如今连汉人也屠戮,像你这般肆意妄为,如何平定东羌?”

段颎闻言大怒,恼恨盖勋不知缘由,出言不逊,拔刀欲杀之,幸得韩同、边章等人劝阻。段颎冷哼道:“盖勋,你自入营以来,三番四次执意安抚,与我意见相左,如今不问情由,顶撞犯上;行军用兵,最忌将帅不和,相互掣肘,今日看在营中诸将面上,饶你一命,即刻返回武威守卫,以防东羌窜逃河西,震慑宵小。”

“哼,告辞”,盖勋头也不回,告辞而去,终未随段颎出征东羌,而后段颎又以各种缘由,接连斩杀数名主张安抚之人。自此,段颎军中再未有敢言恩抚者,然而凉州豪强大族亦是对段颎怀恨在心,暗中勾连朝中权贵世家,欲置段颎于死地。

桓帝对段颎格外信任,但凡是段颎所奏之事,一一恩准。而洛阳权贵世家对段颎也多有怨恨,纷纷借他人之口弹劾段颎,桓帝置之不理,反而连杀好几名弹劾段颎的朝臣。

段颎三上奏章,为桓帝分析利弊,消除桓帝隐忧,又表奏忠心,情真意切,使得桓帝感动落泪,引为心腹,此后被好事者广为流传,成为一代君臣佳话。

(本章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人族镇守使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席卷天下回到古代做神探血与火的赞歌幻想乡的琐碎日常太后的现代纪事引怪大师血色复兴无限之主角必须死将门独女之特种兵绝**杀手:腹黑邪王太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