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刘备外出求学业,众好友送剑赠马(上)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却说朝议之时,议郎蔡邕请除“三互法”,进言利弊得失,侍中盖升洞悉灵帝心意,出言驳斥蔡邕,为蔡邕严词讥讽。

灵帝听完,面沉如水,盖升当即奏道:“陛下,蔡邕言辞狂悖,大逆不道,竟敢妄言先帝所立典制,如此不遵先帝,请陛下严惩不贷。”

“请陛下严惩蔡邕”,盖升话音方落,曹节眨眨眼,程阿、樊陵等人随后进言,请灵帝治罪蔡邕。

蔡邕瞧着灵帝面色不善,听着盖升诬陷之言,越发惊惧起来,无奈之下,伏地叩首道:“陛下,幽、冀二州乃朝廷要地,更宜早做决断,当越过禁令,不为资历、出身限制,旦有大才者,一律拔擢重用,接替庸才凶徒,及时充任州郡;如此一来,州郡官员各有所属,良才齐聚地方,朝廷居中调度,百姓安居乐业,既可挽救颓势,亦可安定北疆,则汉室之兴可期也!”

“三互法乃先帝所立,有杜绝朋党、安定天下之利,朕绝不废除‘三互法’,不必再言”,灵帝忍无可忍,蔡邕之言虽有道理,然而蔡邕并不知一国天子的忧虑,冷然道。

灵帝思来想去,终是爱惜蔡邕才华,不忍惩处,摆摆手道:“蔡邕,念你才学渊博,先前续写《东观汉记》、校正《五经》、刻印《熹平石经》有功,今日暂且饶你妄言之罪,还不退下。”

盖升见灵帝细数出蔡邕的种种功劳,心知灵帝有意放蔡邕一马,赶忙迎合道:“陛下仁厚待人,此乃满朝文武之福,臣感激涕零。”

“陛下英明”,众臣齐齐高呼,蔡邕逃过一劫,尽管心中不甘,却也不敢再言,叩首谢恩,不复再言,侍立殿下,静听着殿上君臣之言。

蔡邕见灵帝不肯听从,严词不纳,他也不便再谏,只好容忍过去。然而蔡邕不知的是,他适才朝上之言,不仅惹得灵帝恼怒,就连袁逢、杨赐二人也心中不悦。

待下朝之后,杨赐、袁逢二人同行出殿,二人寻到一处偏僻角落,袁逢瞧见杨赐脸色如常,和笑道:“杨公,今日蔡邕上言,请除‘三互法’,依我看来,或有不妥之处!”

“呵呵,‘三互法’利大于弊,蔡邕之言,本就尚缺周全,好在陛下英明,严斥蔡邕,坚持遵循先帝典制,这也是我等朝臣之福”,杨赐洒然一笑,点头回道。

“不错,蔡邕妄图进言陛下废除近禁,甚至还言不拘泥于家世背景、人望资历,只要有才,皆可重用,真是荒谬至极!”袁逢脸上泛起几丝怒色,不悦道:“若是依照蔡邕之言,日后朝廷选拔官吏,只重其才干,不重其德名,岂不天下大乱!”

杨赐沉吟半晌,回道:“我朝以察举制选拔官员,设孝廉、茂才等科目,首推德才兼备者,其次便是有德之人,至于有才无德之辈,自是不可大用;蔡邕书生意气,狂放不羁,妄图献唯才是举之策,倘若陛下真采用此策,那孝廉、茂才又有何用?”

杨赐之言,正合袁逢心意,世家权贵掌控朝廷选才之制,紧扼入仕之途,才得以收揽士人为己所用,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内外,若是依照蔡邕之言,士人也就不必仰鼻息与世家,绕过大族,凭借才干出仕为官,世家大族之势必然为之削弱。

“杨公之言,与我不谋而合,你我所思所虑,虽有些偏差,大体还是一致”,袁逢思虑半晌,恰巧瞥见杨赐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忙干笑几声。

“你我心中有数即可,老夫年迈体衰,也不知还有几日可活!只望杨家兴盛,否则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杨家先辈”,杨赐还之一笑,便拱手告辞离去。

“杨赐老儿,我才智不如你,心计不及你,城府更是望尘莫及”,袁逢望着杨赐渐行渐远的背影,低声骂了几句,转而又是笑道:“不过我袁逢年轻于你,我便和你耗,终有一日,袁家必要盖过你杨家,成为当世第一大家。”

袁逢心中所思,自是瞒不过精明老成的杨赐,这也是杨赐心中所忧,故而令长子杨彪于朝中从不发一言,静心观察朝堂局势,借机考校,以锻炼杨彪才干,日后承继家业。

杨赐方出宫门,就见杨彪在马车前等候,缓缓步到车前,杨彪躬身行礼道:“父亲,方才袁逢邀你相见,是否为殿上蔡邕之言?”

“文先(杨赐字),近年你历练在朝,颇有长进”,杨赐见独子心思通达,不由抚须赞赏一声,笑道:“走,上车再叙。”

“是”,杨彪点头应是,扶着杨赐上车,再登上马车,随着马车徐徐行进,父子二人也在车中相谈起来。

“文先,你以为蔡邕之言,是对是错?”杨赐方坐稳,向着杨彪径直问道。

杨彪沉吟片刻,回道:“父亲,孩儿以为对错难辨,是非难明!依照治国之道来说,古来贤明之君,为政治国,并不纠结于法令,皆慎重选用贤良,加以任用,且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不论是朝廷要员,又或是地方外观,有功则赏,有过就罚,杀伐果决,毫无偏袒,是以公正严明,法纪彰显,吏民归心,天下大治;然而法规禁令,简而不繁,却可创太平盛世,盖因贤君紧握国之根本,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洞观臣意,深悉民心,正如昔日西周灭商、炎汉代秦一样,如出一辙。”

“嗯!”杨赐紧盯着杨彪,眼中尽是满意,笑道:“国之将亡,法令必定严苛,典制亦是繁多,昔日商纣、秦皇厉行峻法,强颁禁令,随着国势越发衰微,禁令越来越繁多,对臣民防范越来越严苛;商秦尚不自知,反而重用小人,疏远忠良,以致官员不能尽其用,赏罚失当,功臣不得封赏,奸佞肆意弄权,难免上下劳苦,怨声灾难,如此多的严刑酷法,不仅未能安定天下,反使得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自毁宗庙社稷!皆因商秦舍本求末,轻视百姓社稷,重视苛政峻法,怎能不亡!”

杨彪细细思虑起来,继而犹豫道:“父亲,孩儿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车中就你我父子二人,有何不能说!”杨赐淡然说了声。

杨彪深吸口气,徐徐说道:“父亲,如今各地州郡官员,多有违纪不法者,其等贪婪暴虐,如狼似虎,残害百姓,民怨四起,尤以宦官子弟最甚;反观先帝与当今陛下,为维持皇权独尊,忌惮外戚、士大夫,妄图借宦官加以制约,却不知灵活变通,死死恪守旧制,任由官吏盘剥,以致国力日渐衰微,这不也是舍本求末,尤不自知,岂不可笑?”

“我儿有此领悟,为父甚感欣慰,日后当引以为戒,为人处事,应追本溯源,才可定下良策”,杨赐刚说完,不忘叮嘱一句:“不论何时,要以宗族家业为重,万不能冲冠一怒,置祖宗家族不顾。”

“孩儿谨记”,杨彪恭声应下,将杨赐之言,牢记于心。

“父亲,祖父”

正说间,马车已至杨府门前,杨彪扶着杨赐下了车,方一回首,就听得一声娇滴滴的呼唤。父子二人会心一笑,回首看去,府门外一名十岁女孩,正寸步缓进,行至马车前,向杨赐父子恭声行礼。

只见这女孩身材轻盈,温柔绰约,一头靓丽的黑发搭在肩头,娥眉如柳叶般秀长,双眼似星月般明亮,瑶鼻玲珑,樱唇娇艳,洁白如雪般的瓜子脸,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几丝微红。随着春风轻舞,女孩肩头的秀发微微飘起,后颈如玉脂般的雪肌大片露出,女孩轻轻扬起纤纤细指,挽起长发,尽显一副娴静淡雅的气质,清丽绝俗的灵动,此女正是杨赐孙女、杨彪独女,杨采。

“呵呵,采儿,你不在内院读书,怎得跑出府来?”杨赐伸手摸摸杨采小脑袋,一脸和善笑容,低首问道:“莫不是你又出府,前去寻阳翟公主玩耍?”

昔日桓帝育有三女,分别是长女阳安公主刘华、次女颍阴公主刘坚、幼女阳翟公主刘茗,刘华下嫁不其侯伏完,倒也夫妻和睦,相敬如宾。

当年,刘坚倾心杨乔,桓帝有意召杨乔为驸马,哪知杨乔受人挑拨,为明节气,绝食拒婚,杨乔也因此闻名于世,深受仰颂,时人赞之‘忘身忧国,炳然著显’。

刘坚为此心伤落泪,自责不已,不顾劝阻,亲往哭祭,而后刘坚立誓为杨乔守节,不再下嫁他人,整日深居浅出,独守闺中十余载,事迹广为流传。刘坚因幼妹刘茗方满周岁,却不幸丧母,便将刘茗接入府中抚育,如今刘茗已然年满十二岁。

这刘茗与杨采自幼玩伴,二女相交甚好,私下以姐妹相称,故而刘茗时常令人将杨采接入府中,相互做伴,谈天说地。

杨采微微颔首,如实回道:“今日阳翟公主盛情相邀,差人唤孙女过府一叙,共进午饭,方才回府,恰遇祖父车马,因而在府门外恭候祖父与父亲。”

“我家有女初长成,蕙质兰心知礼法,采儿不愧是杨家之女,随祖父一道入府”,杨赐拉着杨采同入府中,嘱托杨采几句,让她好生读书习文,杨采恭声退去内院。

待杨采走后,杨赐轻叹一声,转首瞧着杨彪说道:“文先,我杨家虽是子弟繁茂,然而嫡系仅有你一脉单传,如今你已三十有五,年纪不小,还无子嗣,你自己好好斟酌,为父不想日日与你絮叨此事。”

杨赐说完,头也不回,冷着张脸,大步离去,只剩杨彪一人杵在院中发呆。杨彪在杨采之前,曾育有二子,皆早年夭折,而今只剩下杨采一女,无人后继,也难怪杨赐时常为此忧心。然而杨彪又何尝不是,若是自己一直无子,而杨采又是女儿身,嫡系一脉便无人承继,等自己百年之后,势必为支脉所取代,也是日夜因此不安。

杨彪眉头紧锁,闻着院中百花清香,抬首瞧了眼空中明日,在阵阵清风中,肃穆而立,直至半个时辰后,才叹息一声,拂袖而去,径直奔往内院妻妾房中。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夏五月,因朝廷于扬州大肆催缴赋税,郡县官员趁机巧取豪夺,尤以九江郡蛮族最为不满,举兵叛乱。经太尉陈耽、议郎蔡邕等人举荐,朝廷认为博士卢植、朱儁文武兼备,于是拜卢植为九江郡太守,与朱儁二人合力平叛。

卢植、朱儁到任后,征召盐渎县丞孙坚为先锋,聚集军兵,连战连身,很快便平定叛乱。之后,朱儁、孙坚因贿赂宦官,得以重赏,而卢植不肯与宦官为伍,惹恼宦官,不得已称病辞职,于堠氏山开设门馆,授徒教学。

此时远在涿郡的一户人家中,正有一对母子与门口编织草席,那妇人面有菜色,身子瘦弱,不住咳嗽着。不一会,妇人边上少年起身,走到院旁大桑树下,久久盯着大桑树。再一看,只见少年约莫十四五岁模样,身高六尺有余,容貌奇特,其手臂与双耳甚异于常人,双臂修长,约合二尺七寸,双耳硕大,回首可见。

此人正是刘备,身边妇人便是其母方氏,因其父早逝,家道中落,与母相依为命,靠织席贩履维持生计。

母子二人所居屋舍虽简陋,但东南角的一颗桑树却是格外引人注意,这桑树高大异常,树形奇特,远远看去犹如车盖一般,过往行人都觉得此树长的非同一般,不似凡间之物,认为此户人家必出贵人。此村后来便因大桑树改名大桑村,而此树正是位于刘备屋舍东南角,周围之人时常以此为谈资,又经郡中名士李定赞赏,这株桑树也是在县中闻名已久。

“备儿,何故独自与树下发愣?咳咳”,方氏见刘备放下手中活计,在树下静立半晌,关切问道。

正在沉思的刘备,忽然听到母亲咳嗽声,赶紧来到方氏身旁,扶着方氏的手臂,如同手握细柴一般,抬头见方氏满脸菜色,咳嗽声不断传入刘备耳中,刘备不知不觉眼眶湿润,低泣道:“母亲,孩儿方才只是觉得院旁桑树奇特,多看几眼罢了,孩儿无事。”

方氏见刘备含泪低泣,心中难忍,便伸手为刘备拂去泪水,笑着开口道:“昔日郡中李定先生曾言,此树绝非凡物,家中必出贵人,备儿你且好生忍耐,若是你真有建功立业之日,自是免不得受些苦楚,毕竟有得必有失。”

“嫂夫人”

刘备刚欲开口,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转眼看去,原来是其叔父刘越和堂弟刘旷父子二人,刘越在门口喊道:“嫂夫人,贤侄可在家中?”

(本章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人族镇守使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席卷天下回到古代做神探血与火的赞歌幻想乡的琐碎日常太后的现代纪事引怪大师血色复兴无限之主角必须死将门独女之特种兵绝**杀手:腹黑邪王太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