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长安新丰县的官道上远远地来了一行人,来人全部都骑着马,约数十人,每个人的脸上都风尘仆仆,充满了疲惫之色,在队伍的中间有一辆马车,车帘拉了一半,露出一张憔悴而惨白的面容,若张焕见到她,必然会大吃一惊,她不是别人,正是去了襄阳的张若镐之妻王夫人。
在太原时,王夫人身材均匀肌肤细腻,虽然年近四十,却别有一番风韵,宛如少妇,但此时的王夫人刚刚四十岁,皮肤却已经布满皱纹干涩而无光,就象五十岁的老妇一般。
王夫人在张家衰败后,便带儿子回了娘家,一些张家族人也依附他们去了襄阳。
她本希望能在娘家的支持下熬出头来,怎奈世态炎凉,王家并不欢迎这个破落世家的主母,尤其是王昂的妻子更对她深恶痛绝,使得王夫人一家竟成了寄人篱下,再加上张煊不争气,在襄阳吃喝嫖赌,几年时间便将王夫人带来的一点钱挥霍一空,张家族人见依附他们无望,都一一先后离去,就连二儿子也借口去广陵做生意,从此一去不返。
到了最后,堂堂的前礼部尚书之妻竟窘迫得趁夜间偷偷替寺院抄写经书为生,也就在这时,左相裴俊忽然派人找到了他们,表示愿帮助他们重建张家。
虽然王夫人知道裴俊不过是想用他们做傀儡,但已经饱尝人间沧桑的她还是毅然答应北上。
煊儿,你知道新丰县为何叫这个名字吗王夫人见儿子精神萎靡不振,便笑着问他道。
张煊和从前没有什么变化,不过他的妻子王昂的女儿已改嫁山南大族。倒是小妾花二娘对他情深意重,在他们最困难地时候也不弃不离洗净铅华,夜间,婆婆抄写经书她则浆洗衣服,一起养活这个无用的儿子及丈夫。
张煊一路劳累,唯一的马车又被母亲和媳妇坐了,他心中正窝气,听母亲问他,便脸一沉没好气地道:你明知我不懂还来问我,是想丢我丑吗
王夫人心中叹一口气。依然柔声道:汉高祖刘邦是彭郡丰县人,他见父亲思念家乡。便按家乡原貌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丰县,故而叫做新丰。我记得你父亲从前给你讲过的。
父亲已经死掉几百年了,我哪里还能记得张煊恶声顶嘴道。
你王夫人气得浑身抖,她刷地一下将车帘拉下,忍不住在车中垂泪不止,旁边花二娘见了,连忙安慰婆婆,煊郎从来没走过这么长的路。他累了。
所以心情不好,婆母就不要生气了。
王夫人轻轻摇头。这是我的报应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片急促的马蹄声,似乎有千人奔腾而来。
紧接着接送王夫人的使在外急声禀报道:王夫人,裴相国亲自来迎接你们了。
王夫人吓了一大跳,连忙将眼泪擦干,又向脸上薄薄施了一层粉,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时马车已经停下,车门开了,使在外面道:请夫人下来吧
王夫人走下马车,只见远处黄尘滚滚,千余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她又看了看儿子,他也下了马,吓得面色黄,腿在瑟瑟抖,竟悄悄向后挪动。
没出息的东西王夫人恨得直咬牙,她头一仰,迎着裴俊地队伍大步走上前去。
裴俊是在出兵陇右时现了崔圆的异常,他并没有就此罢休,相反,他一直在悄悄调查崔圆异常表现地真相,最终,他从崔雄那里得到了真相,崔圆竟已经无法调动山东清河军,这个现让裴俊欣喜若狂,一个釜底抽薪之计随即悄然跃入他的脑海之中,巡视良久,他地目光便锁在了落魄襄阳的王夫人身上。
远远地,裴俊已经看见王夫人下了马车,他翻身下马,笑呵呵迎了上去,夫人,我们已经数年未见了。
王夫人上前轻施一礼,见过裴相国。
这时,张煊踌躇半天,终于磨磨蹭蹭走上前,给裴俊深行一礼,参见裴相国。
裴俊打量他们母子一眼,便微微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面就是新丰驿,你们随我来。
很快,一行人来到新丰驿,找了一间静室,三人坐了下来,裴俊略一沉吟便道:我与张尚书素来交情深厚,不忍见张家衰败如斯,本来早就想有所表示,但俗事缠身,一直拖到今天,这次将夫人接来,就是希望夫人和公子能重振张家声势,使我老友能在九泉下瞑目。
可是太原本家已被张若锦所占,我们回不去。裴俊温和的态度渐渐提升了张煊的胆量,他忽然插口道。
张若锦不过是崔圆的一条狗而已,哪里配做张家家主。裴俊神情显得十分愤怒,他眯着眼注视着张煊道:而你就不同,你是张尚书的嫡长子,以你尊贵地血统,试问谁还比你更适合做张家家主我会给你们另置大宅,按月给你们例钱禄米,要让你们取代张若锦。
裴俊一边说一边注视着张煊地表情,见他面有狂喜之色,心中不禁暗暗得意,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王夫人忽然道:裴相国地厚意我们心领了,不过张家已亡,徒增一个门面也无意义,只能辜负裴相国的美意了。
母亲张煊大急,母亲怎么能拒绝,难道还穷得不够吗他刚要反驳,王夫人却一摆手拦住了他的话头,继续道:这次我们东来其实是想去陇右投奔张焕,先夫对他有恩,我想他会给煊儿一个前途。
裴俊暗呼厉害,这个王夫人虽是女流之辈,眼光却歹毒,竟看出他裴俊地急切心理。趁势讨价还价了,他干笑两声便道:裴夫人有所不知,我听说张若钧和张灿父子便在陇右为官,尤其张灿还在文郡成立了张家,哪里还有你们的位子太原便是你们张氏本家,去太原岂不是更好这样,为了让令母子在太原安心生活,我奉送一处千顷田庄以做夫人养老之资,总比在襄阳寄人篱下好,夫人以为呢
说罢。他目光移向张煊,陡然变得严厉起来。张煊被裴俊严厉的目光吓得一哆嗦,本能地拉了拉母亲。让她答应下来,但王夫人却丝毫不为所动,她轻轻地一掠梢,淡淡笑道:裴相国地祖籍不也在河东吗可现在裴氏却在河北独据一方,可见在哪里展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机会,煊儿虽然愚笨。无法继承父志。但做个县令长史还是有这个能力的,我听说张焕刚夺下河湟。他若连这个机会也不给煊儿,他也真枉姓张了。
说到这里,王夫人站起身再向裴俊深施一礼。拉着张煊道:煊儿,我们走吧
张煊直到现在才明白母亲的心思,他不敢再插嘴,跟着母亲便往外走,裴俊则一声不语,冷冷地注视着王夫人,一直望着王夫人即将大步走出房门,他才暗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好吧我可以举荐张公子为清源县县令。
王夫人的脚步停下,她回头望着裴俊微微一笑道:直到现在我才感受到了裴相国与先夫的友情。
送走了张家母子,裴俊背着手在房间里低头踱步,张家母子不过他连环计中的第一环,一个引子罢了,现在引子已经布下,下一步却不能等得太久,一旦被崔圆知晓,自己的计也就破了,关键要时机抓得巧,一旦新张家开府,就要立即行动,想到这,裴俊立刻下令道:命杨烈部随时准备进驻太原。
宣仁三年六月十八日,远赴襄阳的王夫人携儿子张煊返回了太原,他们在裴俊的支持下重开张府,吸引了许多散居河东的张氏族人来投,可就在王夫人建张府三天后,原河东太原兵马使杨烈忽然率两万人进驻太原,口口声声支持故主重建河东张氏,而驻扎在太原地三千崔家军队见来军声势浩大,他们一面向南撤离,一边派八百里加急赶赴长安,向崔圆禀报太原剧变。
张氏高调崛起的消息震惊了平静地朝野,但不少人都心知肚明,他们看到了隐藏在其中的杀机,目光皆不约而同地投向崔圆。
崔府,退居幕后地崔圆依靠在软椅之上,呆呆地望着天空中的白云随聚随分,他已经就这样呆坐了半个时辰,儿子崔贤则站在他身后,不敢打扰父亲的思路。
很明显,裴俊已经现了端倪,便借口张家崛起而占领太原,这是他在试探自己,若自己置之不理,那就证明了他的推测正确,他必然会得寸进尺,一步步向南推进,平遥临汾上党最后占领河东全境,不仅如此,他还会完全控制关中,届时大唐核心之地,皆为裴家天下矣
唯一的对策就是将山东军调入河东,可是崔庆功已掌握军权,他不会离开山东,更不会主动交出军权,也只能靠夺取其军权。
让崔圆迟迟下不了决心是现在回山东夺兵权则过于仓促,他本打算徐徐拉拢崔庆功的左右,将他架空后再行夺权之事,而太原出事,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看来自己是必须回一趟清河了,可用什么借口好呢对,中元祭祖
就在崔圆深思熟虑之时,一只温软的小手握住了他粗糙而苍老地手掌,崔圆低下头,见是懂事地孙儿崔曜站在自己面前,他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声音沙哑地问道:怎么现在就下课了
师尊有事先回,留下地题孙儿已做完,特来探望祖父。
对这个聪明知礼的孙子,崔圆是不遗余力地培养,为他请来当世大儒教授,甚至有时还自己亲自授业,还特准他进自己的内书房读书,所有地一切都是希望他将来能成为继承崔家大业的栋梁之才。
祖父,孙儿有一事相求。
说吧你有什么事崔圆笑道。
孙儿近来在读太史公之史记,甘茂列传中说茂有孙甘罗。奔走于千里之外,游刃于秦赵之间,立不世之奇功,孙儿不胜向往,自思足不曾出长安五里,又想闭门焉能造车,特向祖父请求,出外游学半年,饱览我大唐壮丽山河,祖父若有兴致。不妨与我同往。
胡闹不等崔圆话,崔贤便在一旁厉声喝止道:祖父心情不好。你休要再添乱,还不快退去。
崔圆回头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微笑着对孙儿道:我正好想出一趟门,不知你想带祖父去哪里
崔曜凝视着崔圆,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完全不符地老练神态,徐徐说道:孙儿想去清河本家一游,祖父可有兴趣同往
崔圆的眼睛猛地睁大了宣仁三年六月二十日,也就是太后特使李翻云抵达陇右的同一天,崔圆以陪伴孙子游历山河为借口。带着孙子崔曜离开京城向东而去。
朝野议论纷纷,皆不明白崔圆为何在太原被占这个骨节眼上离开长安。
但是,朝野的议论声尚未平息,陇右那边忽然传来一个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陇右节度使张焕竟擅自开府,自行任命的河湟官员。
所谓开府,就是指游离于朝廷体系外,自行任命一套类似六部九卿的班子,历史上的权臣往往都是这样,比如曹操,他的魏王府下官吏实际控制着朝中大权。
而在大唐一般只有亲王公主可以开府,例如唐初的秦王府齐王府等都有自己地官员,但到了大唐中期后,亲王开府往往是流于形式,实际上府中的各种官员,比如亲王府长史司马主簿记室录事参军等等官员都是朝廷任命,并且毫无权力可言。
亲王可以开府,但一般臣子就忌讳得多,本来大唐地各节度使也可以自行任命部分官员,但安史之乱爆后,无论是唐肃宗,还是后来的掌权世家,他们都一致同意禁止节度使开府,防止安史之乱地祸事再起,所以无论崔家裴家还是韦家,都只有幕僚而无官员,也正是因为这样,各世家只控制了军队,而地方政权仍然掌握在刺史和任命刺史的朝廷手中,最后他们可以优先推荐官员。
但开府和各世家自行任命军中官员又完全不同,它意味着节度使极可能由此而干涉地方政务。
不过张焕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实上早从去年开始,朱泚就已经自行任命蜀中各郡县的地方官员,俨如独立王国,不过是朝廷拿他无可奈何罢了,佯作不知。
但让朝廷又略略宽心的是,张焕所任命的官员似乎只限于河湟,这本来就是他夺来吐蕃之地,虽然这种越权行为让朝廷不舒服,但毕竟没有侵犯到朝廷利益,金城陇西开阳等郡刺史仍然在位。
可是真正了解张焕开府细节的人,却不那么乐观了,让我们再回到陇右,看一看张焕地夺权之路。
金城郡,距陇右节度使行辕一里外地建筑群仍然在热火朝天地修筑中,它的真实用途这两天已经渐渐被揭开了,确实是节度史新地办公之所,不过它的名字已经不叫陇右节度使行辕,而叫做陇右节度使府。
在金城郡的大街小巷酒楼茶馆,都流传着一张不知从哪里搞出来地节度使府官职布置图。
府中有长史一人,由张焕幕僚胡镛担任,下设从事若干,另有司马一人,裴明远担任此职务,再有六曹参军事各数人,在六曹参军事上还有左右录事参军事两人,另有文学医学主簿记室等若干。
明白人一眼便可看出,这完全就是依照刺史府的官职设立,如果说它所管辖之地是数州,那它完全是个小朝廷了,长史相当于中书令司马则相当于门下侍中六曹自然就是六部,最妙的是左右录事参军事,也就是对应尚书左右丞,而文学医学等具体事务官,就是九卿了。
在陇右节度府管辖下的各郡又设立了团练使,他们主要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军户和民团,以及屯田甲仗等事务。并不掌正规军,而河湟几个郡例外,它们就是由掌军的兵马使兼任掌管地方事务地团练使。
团练使各有官署和署役,当然,若有需要,他们也可以兼管一下军户以外的其他百姓。
最后,陇右节度府中还特别设立了监察使,监察对象不仅是军队,所有节度使辖下官员都是监察对象,甚至包括长史和司马。监察使不受长史管辖,直接向节度使负责。
不过百姓们并不因此大惊小怪。毕竟陇右安西河西等节度使在安史之乱前一直就是这样安排的,节度使治下的州郡大都是都督州。而并非刺史州,一般都是由掌军的都督兼管州事,而都督又被节度使统管,实际上节度使就掌握了治下的军政大权,哥舒翰安思顺高仙芝安禄山都是手握军政大权。
这天上午,胡镛来到了金城郡刺史府,刺史府位于五泉大街中段。
离张焕的节度使行辕约三里。刺史仍然是杜亚,张焕开府的消息就是他八百里加急快件传到了朝廷。
不过他的消息来源。也是和普通金城郡的百姓一样,从那张节度使府官职布置图上猜测,此刻。这张画在黄麻纸上地结构图,就摆在杜亚的桌几之上,杜亚正坐在一旁无神地望着它。
杜亚虽然曾投靠韦谔,但他骨子里也是个固执地保皇党人,正因为这样,当张焕大军进攻金城郡时,他毫不犹豫地献了城池,固然他的另一个目地是不想让百姓受到兵乱之苦,但他也希望张焕能和他一样不从属于某个世家,效忠太后和皇上。
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他有些失望了,张焕甚至比韦家还要过分,直接要控制整个陇右地区的军政大权,对朝廷也毫不放在眼中,不经朝廷的同意就擅自进攻河湟,现在居然又要自己开府任命官员,什么为了管理军户和民团,他还不知道这中间藏着什么猫腻吗实在让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时,门外一名衙役禀报道:刺史,张使君的幕僚胡镛求见。
胡镛杜亚的目光不由投到了桌案上的表头,节度府长史,他重重哼了一声,不见
话音刚落,只听门口一声轻笑传来,杜刺史为何对胡某如此反感
却不知胡镛是几时到了自己房门前,杜亚狠狠瞪了几个衙役一眼,都是帮见风驶舵地家伙,无奈,只得站起身拱拱手道:我这些天身体不好,不宜见客。
哦那我少谈几句便走。胡镛连忙向他拱手致歉。
见对方知礼,杜亚心中对他地反感也淡了一些,一摆手道:胡先生请坐
胡镛坐下,一名小童给二人上了茶,杜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便问道:不知先生找我有何事
不是我找你,是我家都督托我转告一句话给你。胡镛瞥了一眼案桌的那副图,心中不由冷笑了一声,便淡淡道:我家都督一直敬仰杜刺史清廉为民求真务实地作风,也知道杜刺史是有才能的人,这次拿下了河湟,那边百废待兴,正缺象杜刺史这样求真务实的官员,我家都督希望杜刺史能到河湟去治理百姓,如果杜刺史愿意,都督可任命你为西平郡团练史,负责西平郡地政务。
任命西平郡团练史杜亚忽然仰天一阵大笑,张焕把自己当成什么了
胡镛脸一沉,不悦道:我家都督一片诚心,杜刺史觉得很可笑吗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诚心,而是觉得你家都督狂妄之极。杜亚笑声一敛,冷冷道:我也有一个忠告,请你转告张使君。
胡镛看了他一眼,没有搭腔,杜亚也不绕弯子,便直言道:张使君拿下河湟,这本是大唐之幸事,若他献之朝廷,必将名垂千古,可他却视若私地,不仅不让朝廷派人治理,还擅自任命官员,请问这和当年安禄山之流又有何区别若他能醒悟,请听我一劝,早日罢了开府之念,把河湟交给朝廷。
胡镛摇了摇头,不屑地说道:亏都督这么看重你,原来也不过是腐儒一个,我问你,何为朝廷是把河湟交给崔家裴家还是李家,朝廷派人来治理,不过又是给崔裴两家瓜分罢了,我西凉将士阵亡两万多人,难道他们的血都白流了吗
说到此,胡镛站了起来,向他一拱手道:道不同,不与之谋,胡某告辞了
杜亚望着他的背影大步远去,眼中慢慢流露出了痛苦之色,手中之笔咔嚓折成两断。
他真是说我与安禄山一样吗张焕转身笑道。
是胡镛点了点头,他是这样说的,希望都督断了开府之念,把河湟交给朝廷。
张焕微微一叹,有些遗憾地说道:我若得天下,必重用此人,可惜机不逢时,现在也只能放弃他了。
都督已经礼让在先,既然他不领情,那也怪不得都督了,只是机不可失,都督该下决定了。
张焕没有说话,他平静地望着窗外一群小鸟在草地上觅食,从太原细作传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崔裴二人间必然有一番恶斗,也就是说,裴俊将无暇顾他,更不会让朔方二十万大军南下,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岂能不抓住既然要做大事,又怎能瞻前顾后,迟迟做不了决断,胡镛说得对,机不可失,自己是该下决定了。
想到这,他立刻下令道:让杜梅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