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一佳曲,特邀众卿共赏妙音!”
杨筱璐一贯的高傲女皇范,配上此时一身冕旒凰袍,背景有黄龙含珠丹凤回翔,正是一副君临天下的霸气。
空间中人早已见怪不怪,还颇为好奇。
以往的推荐不过是普通几句,优秀的写上文章推送豆花,尤其喜欢的也不过写写长评、附上观影地址而已。
今天竟然专门开启超聊空间通知所有人共同观看,这得是多好的曲子让她如此不能自制?
“璐女皇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璐女皇美绝天下艳冠大千!”
团宠两人组例行开场白,声调古怪逗趣。
“爱卿平身!”
杨筱璐一本正经的说着“台词”,一挥手启动了共享版权。
白瓷地面水釉幽幽波动,左右自分。缓缓升起一面复古大门。
质坚色沉,触如金石。
却有木纹,自生枝叶。
自然生长盘曲而成,型如蟠龙虬结,拱虹飞梁。
走进门中,便是另一天地。
辉黄的火光照映,面前两排长桌上金盏银烛。
十来个衣着周正的人凝神看着自己。
四处分布的奇怪装置像立着天线的金属盒子,不时能看到靛色闪过。
宽敞的大厅繁美奢华,处处可见欧式几何构造和宗教元素。
与华夏建筑哲学完全不一样,有着别样的美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不时发现的天鹅形象。
窗台雕刻,灯台造型,座椅转角……
难得这个心音源观察的这么细致,越看越有乐趣。
琴声乍起,从头顶开始一阵酥麻传遍全身。
胸膛热血翻涌,一声吟啸冲口而出。
自那琴声之后,不断传来的饱满心音让人惊艳。
细节如此清晰通透,情绪浓烈奔放。
越是仔细品味越发现新的感受,层层挖掘仍旧深不见底。
配上开场的词和之后的歌,相交相映无限遐思。
耳中的声音也不一般。
人声和乐器竟像是融为一体,彼此间既不突出也不黯弱。
这在平常的音乐里可不常见。
配乐的乐器不止一种,音量就算经过后期调试,音色音质本身带来的听觉穿透力和力量感也绝不相同。
人声本身是最好的乐器,但在和配乐搭配时就必须有所取舍。
总不可能一边盖过梆笛的嘹亮,一边和大提琴的醇厚配合无间。
但此时的人声却完美的融进了曲中,这首歌像是一场完美的交响乐。
每一种声音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这就已经是很难得的音乐体验,曲风特质已然深入人心让人眼前一亮。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这完美交响中竟还有主音贯穿勾连,就像一片混和中一抹亮色不断隐现,在调和与特立之间游走,神奇的做到既不破坏整体,又鲜明的突出自身。
这种近乎不合乐理的形式让这首歌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给听众带来前所未有的神玄之感。
这奇绝的独特感受是杨筱璐前所未见的,迫不及待的与人分享,用以验证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错觉。
现场录制时徐世海还只是觉得孙灵修对曲子诠释的很好,开篇宋词算是神来之笔。
直到他观看了心音版本,才知道孙灵修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第一次明白心音对歌曲的重要性。
那是神魂级别的重塑和极致渲染!
要做到既调和又突出,在乐理上是不可能的,这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声音原理。
但歌曲最终被人听到,并不只是声音而已。
很久以前研究就发现,音乐和噪音、语言的区别,就在于不同频率、节奏的声音在大脑中的响应结果是不同的。
而同一首歌不同人听来的感受和喜好也必然不会完全相同。
由于心音技术的原理,歌曲的构成被更加扩充复杂化。
如果原本的歌曲生效过程是:
声音到大脑,再生成体验。
那么现在的心音版本歌曲就是:
声音加原版体验到大脑,再重构体验。
原理上已经脱离了传统乐理学,不只是大脑对声音单一的处理。
在大脑对“他人声音处理结果”的再处理过程中,同情力、想象力、推理分析等等平时听音乐用不到的功能被启用。
连带记忆区域、情感区域活跃性大增。
抛开这些技术性的论文式描述,简单地说就是:
用心音听音乐,你的大脑更投入,身心更敏感。
回到《暮鼓迟》这首歌,之所以能同时做到调和与突出,正是心音渲染带给人的“错觉”。
声音本质上由于孙灵修的“音痴”特点,处于调和状态。
而即兴的古琴和由此变动的心境对孙灵修本人来说是充满新奇和未知的全新体验。
这种心境完整的保留在心音之中。
每一次与琴音的合鸣,每一次知音般的默契,每一层全新情感的宣泄。
让孙灵修的心音明亮高亢,随着歌曲应有的走向,自然而然的谱出了这首和谐声音中的鲜亮心音版本。
人本就是很敏感的生物,就算说话的内容和声音一致,结合发声者的神态和动作,都会解读出不同的情绪和含义。
更不要说孙灵修如此深刻鲜明的心音数据,这是足以扭转黑白善恶的感染力!
音乐存在了几十万年,自从人类出现就如影随形。
形式发展却始终没有颠覆性的变化,一直只是声音的艺术。
心音技术出现后,作为辅助手段为歌手们收获了人气,还帮助真人明星打败虚拟偶像守住了人类的尊严。
但人们没有想到,看似只是辅助工具般锦上添花的心音技术,竟然隐藏着对音乐根源性的改造力量!
这是一层窗户纸,而孙灵修这首歌就像一根沾了水的手指,轻巧的戳破。
普通听众只觉得这歌好听,情绪也更饱满,听起来很享受。
一般的歌手会着重于旋律和歌词,觉得徐世海才华横溢,是个优秀的创作人。
只有真正的乐理研究者和音乐理论大师才会发现这首歌隐藏的倾覆时代的力量。
这是一首应载入乐史的歌曲;
这是一首音乐大革命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