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长醉这几天上完早朝之后,余下的时间都待在焰火坡的龙武卫大营里。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季长醉和每一个龙武卫都见了面,算是对这三千龙武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天下完早朝,季长醉又准备直接乘马车到焰火坡,他刚要跨上马车,却听得一个人对他道:“相国大人留步,皇上万岁爷请您到藏书阁一见,说是有要紧的事,要和相国大人面谈。”
季长醉回过头来,见说话的人戴着方帽,长着一个大鼻子,耳朵却很小,正是曹建义的干儿子涂云水,道:“既是皇上召我,我现在便去藏书阁。”
涂云水向藏书阁方向走了几步,回头对季长醉道:“相国大人,请。”
季长醉跟了上去,道:“有劳公公带路了。”
涂云水笑道:“相国大人说这话可就见外了,老祖宗特意吩咐过小的,说相国大人的事,就是他老人家的事,让小的一定得办好办踏实了。”
季长醉道:“曹公公这样看得起我,我可是不胜感激。”他虽然不擅长官场之道,但曹建义对他这样的示好,他也还看的出来,所以在去藏书阁的路上,对涂云水也很客气。
两人没走多久,藏书阁便到了。
涂云水道:“宫里有规矩,除了早间打扫的时候,太监和宫女都不准进藏书阁,皇上万岁爷就在第三层正中间的书房里,小的就此停步了。”
季长醉道:“一路上辛苦公公了。”说着,走进了藏书阁。
藏书阁共有九层,是宫里最安静的地方,因为只有获得皇帝的准许,才能到这里头来。所以一般藏书阁除了把守在门口一队卫士,什么人也没有。
季长醉进藏书阁时,不用说话,那些卫士便自动分列在大门两侧,等他进去了,才重新在大门前站成一排。
藏书阁的每一层的金丝香炉里都点着“绮罗香”,这种香料的香气虽然并不明显,但却有着极强的驱虫功效,可以让藏书阁里的书免受蠹虫的侵蚀。
季长醉上了藏书阁的第三层,见正中间的书房的房门虚掩,走到房门前,听得李熙尧道:“相国已经来了,朕知道你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知道书房里除了李熙尧,还有别的人在。
“臣,季长醉,拜见皇上。”季长醉走进书房见李熙尧坐在一把漆成明黄色的椅子上,身旁立着一个穿青色长袍的人。
那人眉眼清秀,面皮白净,看起来至多不过二十五岁。
李熙尧让季长醉起来,道:“不必多礼。你还记得我那天说过的,要给你安排一个左相国么?”
“记得,”季长醉看向立在李熙尧身旁的人道,“想必这位就是左相国了。”
李熙尧道:“正是,他就是你的左相国裴世勋,你应该听过这个名字。”
季长醉道:“九岁中秀才,十三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这样厉害的大第一神童,我可是听人说起过无数遍了。”
裴世勋道:“相国大人过奖了,世勋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季长醉笑道:“你的这份运气,可是让全天下的士子都嫉妒得吃不下饭了。”
李熙尧道:“这次叫你们两个来,就是让你们见上一面,毕竟你们以后要长久共事的。”
裴世勋道:“皇上想得周到。”
季长醉道:“这下好了,左相国来了,臣就可以安心去名剑阁了。”
李熙尧道:“你早日去也好,朕就是想到这一点,才让世勋从南蛮赶回应天的。”
季长醉道:“南蛮?”
南蛮和西瘴的环境都非常恶劣,一般只有官员受到贬谪,才会被派到南蛮和西瘴去任职。可裴世勋的仕途一路畅通无阻,怎么会受到贬谪?
李熙尧笑道:“你不信么?”
季长醉道:“皇上的话,臣当然深信不疑,只是……”
李熙尧道:“只是很难相信世勋会被贬,对吗?”
季长醉道:“对。”
李熙尧道:“那是你小瞧他了,他是大所有的进士里,第一个主动要求去南蛮历练的。”
季长醉道:“臣当真没想到这一层,想不到裴大人竟有如此魄力,臣钦佩之至。”
裴世勋道:“世勋多谢皇上和相国大人美赞,世勋当时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罢了。”
李熙尧道:“不管怎么说,你办事的能力,朕还是看重的,不然也不会让你来当左相国。不过你要明白一点,左相国是朕额外设立的官职,朝堂上的官员里,除开季相国,别的人都不知道你的存在。”
裴世勋道:“臣谨记于心。”
季长醉心道:“这裴世勋年纪虽小,行事却十分老成。别的年轻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想要闹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了才好,可他却反倒心甘情愿地做着隐姓埋名的事,着实令人佩服,往后和他共事,一定要多多仰仗他。”
李熙尧道:“你们见上面了,朕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如朕所记不错,季相国那里应该已经积攒了不下三百本奏折了。”
季长醉道:“皇上所说极是。”他心里很是不好意思,李熙尧托付了相国的重任给他,他却办事效率低下,但他想快也快不起来,因为他头一次干这种事,对那些奏折实在感到头疼。
李熙尧道:“你知道就好。朝政上的事,两个人要商量着办。你们告退吧。”
季长醉和裴世勋便奉命告退,出了藏书阁。
季长醉道:“裴大人,我拿那些奏折实在是没办法,烦请你帮我看看。”
裴世勋道:“相国大人可别叫我大人,世勋受不起。我听说大人曾纵横江湖十多年,如若大人不嫌弃,叫我裴老弟即可。”
季长醉笑道:“裴老弟这个称呼倒是叫的顺口,我原以为你和龙武卫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对礼法等级极为看重,不曾想你倒是带着几分江湖气的。”
裴世勋道:“谢大人夸赞,我们这就去处理那些奏折吧,要是延误了一些紧急的奏折,于国于民,都危害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