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手底下能战战兢兢的退出去之后,袁术目光阴鸷,望着空无一人的宫殿,相当的恼怒。
若非曹操这封讨贼檄文,袁术恐怕依旧沉浸在享受当中,而彻底忘记了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忘记了接下来可能会遭遇的敌人联合进攻。
曹操这无异于是直接把袁术蒙住头的被子给掀开了,顺便还拿强光照了照。
袁术怎么可能不恼怒,而且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是堂堂天子,曹操有什么样的胆子,敢说出这样的话。
袁术蹲下去,把自己刚刚甩在地上的檄文给重新捡了起来,然后扯着嗓门对外面的侍卫喊道“来人,速速去把纪灵大将军,还有司空他们都给叫来。”
袁术地盘不大,但是朝廷班制可一点不小,上到三公以及大将军,下到寻常的官员和将领,个个都安上了官职。
相当的正规。
纪灵作为他手底下的头号将领,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领了大将军之职。
这些人很快就被召见而来,礼仪十足,刚刚进宫殿,就一起行礼称呼道“臣等参见陛下”
袁术现在还是怒气冲冲的,只不过面上稍微有些收敛,甩了甩手,说道“免礼。”
“叫你们进宫,是让你们看看这个。”
袁术把檄文递给了纪灵他们,作为袁术的心腹之人,以及最受他信任的文臣武将,袁术是不介意给他们看到这种东西的。
杨弘这些人可都鬼精鬼精的,一看到这份檄文,还不等看完,立马就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陛下,曹操这等逆贼,如此行径,如此嘴脸,才是真正的乱党,为乱朝纲,祸害天下,致使天下不得安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如今天下大乱,十分因素,如曹操这等奸佞小人,可占五分”
一旁的纪灵也随身附和道“此言有理,倘若早有陛下这等人物取代大汉皇室的话,天下怕是已经重归于平静之中了,如何还会有现在这等乱象。”
“也就是这些人不识时务,各有野心,见不得天下太平,就想从乱世之中谋夺利益,如此人物实在是可恨至极,其心可诛”
杨弘等人可以说是嘴皮子相当厉害,死的都给说成活的了,仿佛袁术是天下最正义的一方,代表了黎明百姓,芸芸众生。
而曹操他们都是邪恶的一方,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天下太平。
袁术听到自己的手下这么说,脸色才好看了不少。
“你们说的不错,这曹孟德的确是心怀不轨,见不得天下安生,如今这等奸贼,居然堂而皇之的把所谓的檄文送到了朕的案前,众卿可有何良策”
阎象虽然因为反对袁术称帝,而被袁术有所不喜,略微疏远了几分,但他依旧是诸多臣子当中,分量十分足的那一个。
而且如今的情形,袁术已经称帝建制了,再说什么反对称帝的话也于事无补。
所以阎象之后也不再说这些话,才重新被袁术给接纳了。
此刻袁术面临如此情况,阎象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陛下,依臣之见,如曹操这等人物,务必发兵进行讨伐,以正视听。”
“曹操虽然实力弱小,不过是此刻众多诸侯当中较为势弱的存在,但他却代表了关东诸侯势力。”
“陛下无论如何也得发兵攻打,讨伐他,如果能够彻底剿灭曹操,那是再好不过,以儆效尤,杀一儆百,如此可以震慑其他势力。”
“倘若我军不闻不问,任由曹操在豫州沛国随意蹦哒,恐怕会让诸如吕布这样的人,以为我军软弱可欺,到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必定会引来诸军联合。”
袁术欣然点头,这个分析相当符合他的想法。
姑且不管什么杀一儆百,还是说软弱可欺,反正在袁术的感官之中,谁敢挑衅自己,谁就该杀。
“曹孟德此人,张狂无度,先前被吕布给撵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仓皇而逃,险些命丧兖州,把整个兖州给丢失。”
“还是有朕替他解围,亲自开口向吕布说和,吕布卖了朕几分薄面,他才得以苟且偷生,苟延残喘,没有迅速的败亡。”
“若非有朕替他说话,恐怕他此刻还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待着。”
“可如今居然忘恩负义,把先前朕对他的恩德全部抛之于脑后,狼子野心,居然反戈一击,反过头来率兵攻打朕的地盘,实在是令人心寒。”
“此贼不除,天下何安。”
“传朕的旨意,着大将军纪灵,总领大军十万,即刻讨伐曹操,务必将其彻底覆灭,永缄其口”
袁术相当的豪气,对付一个曹操,直接给了纪灵十万大军,而曹操此时只不过三四万大军而已。
不过袁术现阶段的确有底气这么豪气,他现在就是人口众多,而且粮食充沛,根本不缺乏打一场大战的资本。
为了自己的天子颜面,就应该这样调派大军,直接以碾压的姿态,迅速解决曹操,让天下人看看,他袁术究竟有多么强悍。
四方诸侯,都应该前来朝拜他这位新的天子。
纪灵立马领命而行,十万大军对于袁术来说压力不算大,不说一天两天就准备完成,但仅仅五六天的时间,就已经凑齐了。
随后纪灵意气风发的统帅着十万大军,麾下跟着各路将领,各自率领一部分,集合成一处,浩浩荡荡的往沛国行进。
不过怎么说呢,在这个时代的行军打仗当中,不管是哪家势力手底下的士兵队伍,总会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常备正规军。
也就是说,袁术的十万大军当中,精兵率可能不足五成,但这要用来对付曹操的话,那还是绰绰有余了。
从寿春到沛国,距离很近,可以说是几步路的事情,寿春就在扬州最北端,而沛国紧挨着扬州。
所以纪灵这边十万大军一凑齐,向北行进之后,没花多少时间就进入了沛国境内。
纪灵根本就不加遮掩的,也不在乎曹操有什么军阵布置,军事战略,直接就是找准目标往前开动。
兵力多到两到三倍以上的时候,的确可以这么玩,人数差距无视了各种细节。
要光凭曹操一个人的话,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毕竟他接连遭受了袁绍和吕布给予的打击,早就已经是疲惫之师。
而且曹操也没想着靠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他的作用就是吸引一下目光,推出来当个导火索。
如果他这根导火索被彻底烧没了的话,即便是吕布,恐怕也不太好交代。
所以曹操对自己的安危并无担心之处,反正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自己损兵折将是肯定的,也就尽最大可能的少损失一点。
袁术这边在行动,从收到消息,到抽调兵力,再到北上准备攻打曹操。
这期间前前后后也花费了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吕布等人也没闲着。
曹操一动,讨术贼檄文一发出来,传到吕布等人手中的时候,几方势力顿时为之震动。
根本就不用其他人来知会,徐州刺史陶谦,联合流亡投靠到他手底下的刘备,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势力,共同组成联军,悍然越过边界线。
从徐州下邳国进入豫州沛国境内,陶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当积极,之前曹操没动静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把兵线推到边界线上的。
现在曹操一动,他立马就跟着动了,连串联都省略了。
所以纪灵在率兵进入配国的时候,偌大的沛国境内已经涌入了三方势力。
而其他几家,诸如荆州流表,江东孙策,依旧按兵不动,不过有些躁动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吕布出面了,曹操主动站出来吸引袁术的目光,是他的计谋。
第一步既然达成,那么后面的当然也要跟上。
吕布立马派出使者,快马加鞭的将自己亲手所写的文书,送到刘表和孙策手中。
当然,如果仅仅是快马加鞭,速度还是慢了,毕竟他人在兖州,而刘表在荆州,孙策在扬州南部。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到暗夜营了,尽管在会稽郡这种南部地区,吕布的情报网还没有布置完成,但传一封书信还是没问题的。
刘表和孙策先后收到了消息,两封文书上的内容相差不大,可能因为身份有所不同而略有偏差,但中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邀请他们二人共襄义举,共同组成联军,讨伐袁术,剿灭这个谋朝篡位,公然谋反的逆贼。
这封信由其他人发出来,效果可能都没这么大,但是由吕布亲手所写,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吕布那是什么人
不说别的,此刻实力比刘表和孙策强了不止一点。
乱世之中,实力就是最重要的,在不包含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谁的兵力多,谁的拳头就大。
刘表和孙策自认为自己没有吕布强,所以吕布的话,他们就得重视三分。
吕布建议攻打袁术,刘表他们就得思考思考。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其实是相当值得考虑的一件事情。
毕竟袁术称帝,是相当绝佳的一个机会,之前他们几个就想要有所动作了,只不过忌惮袁术兵多将广,实力强悍,所以仅仅只是心有所想,但并无实质性动作。
而且他们彼时也不知道其他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所以都选择没有动静。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率先发兵,实力雄厚的吕布紧随其后,并且出面邀请他们二人。
由吕布作为保障,一定参与联军的话,那这件事可以说大有可为,不管怎么的他们也有了一个保障。
所以这件事立马提上了双方势力的议事日程。
为了促成联盟的成立,吕布当然不可能坐在家里等。
在他的命令之下,原本张辽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同样越过边界线,开始攻打豫州的梁国。
梁国面积不大,对比沛国很小,所以反抗力度也相当微弱,张辽一路势如破竹。
同时,由高顺率领的三万大军,彻底从兖州东侧挪开,转向了南面,可能是准备进入豫州的第二支部队。
吕布手底下这左臂右膀,张辽高顺二人,合计兵力超过八万,这等声势,不可能被淹没。
所以大军一动,天下震惊,豫州旗下的梁国和沛国,瞬间成为风暴中心点。
吕布此举,声势浩大,但越是这样,越等于给刘表和孙策一人吃了颗定心丸。
吕布都出兵了,也就代表这件事情势必成行,这个时候要说还有什么顾虑的话,可能也就只是考虑是否会战败而已。
不过当利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胜败也仅仅只是考虑考虑而已,不影响这场战役是否会发生。
所以吕布这边大军调动,刘表和孙策立马响应,二人一个由荆州南阳郡,率领5万大军,攻打豫州最重要的地方汝南郡。
另外一个则起兵三万,由会稽郡出发,准备攻打丹阳郡。
刘表是荆州之主,而且现在的刘表还正值壮年,没到后来那般昏庸,无法掌控荆州之时。
所以他的话就是荆州的意志,整个荆州上下立马调动了起来,五万大军说成就成。
本来刘表和袁术就是新仇旧恨,被袁术也欺负的够惨了,正愁找不到机会报仇。
这不瞌睡就送枕头上门了吗,借着其他几家的兵威,狠狠的教训袁术一顿。
而江东势力虽然依旧有些不稳定,不过孙策确实是个人物,在支持派势力的辅佐之下,孙策也基本上掌控了江东军局面。
对于出兵攻打袁术这件事,尽管内部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孙策最终还是压了下来。
如果他不打,他就会一直是袁术的附庸,如果不借着这次机会,往后恐怕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会有大家伙一起联合起来攻打袁术了。
孙策比不上其他人,他所在的地盘,被袁术给彻头彻尾地堵死在了东南角,这个时候不掀翻袁术,他将会一直受到袁术的压制。
除非有一天本身实力超过袁术,否则江东孙家将会一直翻不了身。
所以这一点,倒也是促使江东军内部不少重臣答应联军讨伐袁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