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手底下的人,在得到吕布给出的准信之后,一刻也不敢耽误,立马带着人火速赶回到冀州去,要将吕布已经答应联盟之事回报给袁绍。
吕布既然已经决定和袁绍共同加入到联军之中,一起征战洛阳,攻打河洛地区,那么接下来自然要开始全军备战。
虽说是十几路诸侯联军攻打董卓,但是这其中肯定出力各有不同。
手头上人马众多的,自然会派出更多的兵力,一来兵强马壮,也能够挡得住董卓的反扑,二来兵马众多,自然也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捞得一笔更大的名声。
而兵力稀少的,自然也只是随意派点兵马,凑个人数罢了。
在这十几路联军当中,吕布的兵力毫无疑问可称得上前三名,他自然就要派出大军,不可能只拿些许兵力来敷衍其他人,这也不符合他与贾诩、荀彧二人定下的战略。
吕布此时手头上的兵力整合起来,大约有三万之多,不过这其中有好几处是无法调动的。
成廉的大军此时还驻扎在陭氏县,从上党郡的西面位置,严防死守何东郡的动向,以防南匈奴人从上党郡叩关。
而张辽、宋宪、郝萌等三人驻扎在西河郡之中,这三支兵马当中倒是可以抽调出一到两支,毕竟此时屯田已有大半年之久,已经储存了一到两季的粮食。
而吕布与袁绍约定的出兵时间,乃是初平二年六月份左右,正好是收割完了新一季的粮食,并且重新播种之后,接下来有大片的农闲时间。
所以在西河郡之中,只要留下一支部队,用来随时防备可能出现的匈奴人,与上党郡的驻军成互通之势,这便可以了。
而太原郡中也有三支驻军,吕布完全可以将除了保证晋阳城附近安定的人马留下来,其余全部带走。
毕竟匈奴人只要从太原郡入侵,便会受到西河郡和上党郡的两面夹攻,所以太原军之中并不需要保留太多兵力。
至于雁门郡,也是如此情形。
不过吕布麾下将近三万人的大军,不可能大幅度抽调,顶多只是带走三分之一,也就是将近一万人的部队。
这其中就需要好好的商议一番,所以吕布立马紧急召集自己麾下的文臣谋士,以及还尚在晋阳城之中的一些将领。
并且传讯将高顺等人召回到晋阳城来,至于张辽等远在其他郡县的将领,由于来回路途实在遥远,姑且在原地待命。
吕布等了天之后,所有他下令召集的人,都已经赶到了晋阳城,吕布立马把大家伙聚在一起,随后针对出兵南下,攻打河洛地区一事,进行一番商讨。
与他人联军合并一处,共同攻伐同一个目标,这种事情本来就有其复杂度,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况且他们攻打的目标乃是此时天下实力最强的董卓,这就需要全方位的谋划一番。
光是针对哪些将领随同吕布一道南下出征这个问题,他手底下那些武将就吵得不可开交。
张辽等人虽然不在,但是也已经通过飞鸽传书得知了事情的原委,自然也派了一些相熟的人参与此次事情。
对于吕布手底下这些武将来说,自然是更加希望南下随同吕布一道攻打董卓,而非留守在并州数郡之内进行屯田这等枯燥乏味的事情。
吕布手底下本来就是一群好战之徒,能够与董卓这等庞大势力较量一番,那可是相当令人激动的事情,总比每日里起来就是巡视一番田地,训练一番士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这等反反复复的事情要有趣一些。
所以吕布才刚刚把这个问题抛出来,高顺以及其他一些将领就吵翻了天,个个都争着想随吕布一道同行,就连近卫军首领徐晃也都有这样的想法。
这倒让吕布有些头疼,不过考虑到并州乃是自己的根基之地,远远比讨伐董卓要来的重要,所以偌大的并州,也必须留下几位能够镇得住局势的将领方才可行,不可能厉害的武将都随他一起南下。
这个问题足足争论了快到一个时辰,方才由吕布最终敲定下来,太原郡内吕布抽调高顺手底下所有的兵马,以及杨昭麾下半数士兵,近卫军保持原数不变。
不过高顺和徐晃随同吕布一道而行,杨昭则被留在太原郡内,总领太原郡军事防务大权,保证太原郡的绝对稳定。
吕布对这位当初从洛河进军之中,第一个投靠自己的小军官,已经是相当的信任了,甚至到了现在,居然会将整个太原郡的军事防务职权交到他手上。
这倒是最没有争议的安排,因为杨昭等人本来就是和洛地区之人,如果跟着吕布一同南下,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董卓麾下多以数万计的本地士兵,其次才是董卓的核心西凉军。
不过再接下来对于张辽等人的安排上,就有了相当大的争议,吕布的本意是将张辽留下,调宋宪或者魏续随同自己一道南下。
不过高顺等人就为张辽叫屈了,作为吕布麾下最核心的三名将领之一,高顺都去了,张辽居然没机会,就算张辽此时不在晋阳城,但大家伙也能够想象到他会是个什么反应。
不过在与一众文臣联合讨论之下,最终吕布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张辽留下,只征调宋宪一人的部队。
没什么其他的缘由,完全是因为匈奴人对于西河郡的威胁实在太大,倘若没有张辽这样的核心将领镇守在西河郡,恐怕吕布一率兵南下,得知并州空虚的匈奴人便会趁机北上作乱。
所以尽管知道,自己带着张辽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但吕布还是决定把张辽留下来,只调走宋宪一人。
至于雁门郡之中的张杨和魏续,吕布吕布还是决定将他们二人留在雁门郡之中,不过各自抽调了一千兵马,充实南下部队。
如此一来就算是安排好了,跟着吕布一起南下的将领只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