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慌忙俯身:“老奴不知太子驾到,有失礼数,老奴该死!”
来人正是当今皇太子李亨。
还没等高力士俯下身去,李亨快走两步,扶住了高力士:“阿哥何必多礼!”
“皇家礼数,岂能荒废!事关国家体面,还请太子容老奴一拜!”高力士十分执拗。
李亨轻轻叹了口,松开了手。
高力士匍匐在雪地上,向李亨跪地磕头,这才颤巍巍抬起头来,李亨慌忙扶着高力士的胳膊,搀扶着高力士站起身来。
“也就是阿哥,还把我当太子!”李亨的声音里,满是落寞。
“太子轻声!”高力士慌忙看了看四周,低声道:“这话可不能随便,若是传出去,只怕太子又不得安生了!”
“这话,也只有在阿哥面前。”李亨的声音,如秋后的蚊虫一般,竟然带着哭声。
高力士摇头叹息。
从天宝十三年,李亨被推上太子之位,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六年来,他从一个英俊少年,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两鬓花白的孱弱老头!
李亨只有四十多岁,比高力士年轻五岁。然而,在旁人看来,他却是比高力士年老十岁!
四十岁,原本应该是一个男人生命的峰,男人的精力、才智、魅力,都是在这个岁数达到了最为华美的时期。
然而,四十岁的太子李亨,却如同是走进了暮年。
这十六年的太子生涯,耗尽了他的青春,也耗尽了他的勇气和才华。
开元、天宝年间,精力旺盛的唐明皇,不仅有着充足的体力牢牢把握着皇权,也有着充分的精力去猜忌未来的继任者。
他从来都没有对这位太子放心过!
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从来就不用担心来自外部的威胁,他唯一担心的是,来自皇家内部的权力争斗,哪怕,这种威胁仅仅是存在于萌芽状态,甚至,仅仅是他的一种臆想,他也要奋起反击,将一切可能的威胁,消灭干净!
而皇家内部,最为可能成为潜在威胁的,就是储君!
未来的皇帝与现在的皇帝,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冤家!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储君。
没有储君的国家,便是给了外臣造反的希望。
而一旦树立了储君,就意味着,现任皇帝的合法性,随时可能遭受质疑!
表面看来,这是父子间的家庭矛盾。
其实深究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家庭矛盾。而是国家利益与皇帝私人利益的矛盾。
储君的确立,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国家利益,而皇权却是皇帝的私人利益!
在朕即是国家的时代,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也无法解决的。
所以,当国家承平日久,几乎无事可做的李隆基,就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太子身上。
防备并打压太子,是李隆基唯一感觉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事,他做起来得心应手,也极有成就感。
因为,他又一个好帮手。
那就是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执政的时候,最大的政绩,就是毫不留情而卓有成效地打压太子一党。
李林甫主持的两件大案,韦坚案和柳積案,不仅将东宫太子身边的谋臣清除得干干净净,还逼得李亨两度离婚,名声扫地,狼狈不堪。以至于,在东宫当差成了事业危途、人生悬崖,凡是稍稍有头脑的人,都不会选择侍奉太子,进了东宫,等于是自毁前程!
太子成了天底下真正的孤家寡人。
李林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成功地打压了太子,还维护了唐明皇李隆基慈父的形象。
天下人都以为,是太子得罪了当朝宰相,才会落得如此下场。殊不知,如果没有李隆基的授意,一个宰相岂能动得了国家的储君!
天下只有一个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那就是李林甫的继任者杨国忠。
当上宰相的杨国忠,看明白了李隆基的心思,或者,因为他明白皇上的心思,才能当得上宰相!
不管是哪一种因果关系,在对待太子这件事上,杨国忠沿着李林甫确立的方向继续前进——毫不留情而卓有成效地打压太子!
上任之后,杨国忠对这个已经被李林甫打落水中的李亨,进一步穷追猛打,痛打落水狗!
杨国忠出手比李林甫更狠!
李林甫只是打压李亨,剥夺李亨的权势,剪除李亨的党羽。
而杨国忠则是要将李亨赶下太子的宝座,进而,将李亨置于死地!
杨国忠很明白,太子对他恨之入骨。皇上年事已高,还整天在杨贵妃的肚皮上挥汗如雨,总有归天的一天。一旦皇上宾天,李亨继位,必然会来一个秋后算,到时候,杨国忠将死无葬身之地!
要想保住富贵权势,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另立储君。
杨国忠一连数次罗织大案,向太子李亨频频发难。李亨步步退让,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在李林甫杨国忠前赴后继的围攻下,李亨为了保住太子之位,耗尽了心血,已然是未老先衰。
他的勇气,他的精神,他的体力,都已然磨灭殆尽。
即便是能够继位,他也失去了执掌帝国的能力。
他甚至比他的父亲李隆基,更加衰老。
何况,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相信他能够顺利继位。
在杨国忠一连串雷霆之势的打压下,皇上已然对他彻底失去了信任。
就连他自己,也已然心灰意冷。
人们都相信,要不了多久,废立太子的圣旨就会下达。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安禄山造反了。
濒临绝境的李亨,突然看到了一线生机——皇上是绝不会在安禄山兵临城下的时候废立太子的。
换言之,至少在安禄山被剿灭之前,李亨还能坐在太子之位上。
板上钉钉的事,出现了变数。
皇上不仅停止了废立太子之事,甚至还动过御驾亲征、太子监国的念头。
这把杨国忠吓了一大跳。一旦太子监国,那就意味着,李亨将在长安,第一次掌握朝廷实权!
一个被杨国忠逼到了悬崖边的人,一旦有了回旋余地,他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不言而喻,他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杀掉杨国忠!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上,这都是一个不二选择!
幸亏有杨玉环在皇上耳边吹了枕头风,这才让李隆基放弃了御驾亲征的念头。李隆基只要还在长安,太子就不可能走上前台。
即便如此,杨国忠还是心有余悸。
他猛然意识到,李亨只要活着,就是一柄悬在头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然而,面临潼关前气势汹汹的安禄山叛军,杨国忠无计可施。
他绝不敢劝皇帝在这个时候废立太子,皇帝再昏庸,也明白一个道理,当叛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废太子,等于是动摇国家根本!
太子李亨的机会来了。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苗头,包括高力士。
高力士从未参与过打压太子,相反,他是太子的恩人。
事实上,十六年来,李林甫杨国忠数次向李亨发难,好几次,已经将太子逼上了绝路,皇上几乎要下旨废黜太子。然而,每一次,都是高力士在最后时刻,全力相助,帮助李亨渡过劫难。
他是太子李亨唯一的依靠。
正因为如此,李亨称呼他“阿哥!”
高力士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选择站在李亨这一边。
事实上,凡是与唐明皇有关的人和事,高力士都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唐明皇一边,向任何敢于向皇上的权势发起挑战的人,展开强力攻击。
在太子与皇帝之间,高力士毫不犹豫地选择皇帝,而不是太子!
十几年前,高力士就是坚定地站在李隆基一边,将前太子李瑛拉下马去。
然而,在当李亨坐上太子之位后,高力士的立场发生了微妙的、连他自己都难以觉察到的变化。
他仍然效忠皇帝。然而,每当李亨面临危险,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地伸手拉李亨一把。
连他自己都搞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或许,见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高力士,在内心深处,还保留着那么一丝柔肠——李亨的时候,曾经骑在他的脖子上嘻嘻玩耍。
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柔软的地方,高力士也不例外。
依附强者,是政治权术的基本原则,李隆基与李亨这一对父子,强弱之悬殊,就连三岁孩都看得出来。
杨国忠、李林甫忠实地秉承这一原则,站在了李隆基一边。
而高力士却是在李亨与李隆基这一对父子之间,走起了钢丝。
一个处于帝国权力中心的人,不能用理性去权衡取舍,却被感情所支配,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举动。
但高力士却被难以自拔。
就这样,高力士为李亨做了十六年的保护者。
李亨视他为兄长,这个被父亲猜忌的可怜虫,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这位已经不能称其为男人的太监兄长!
然而,李亨的表现,却是让高力士越来越失望。
十六年来,高力士只看见了李亨的迅速衰老,却始终没有看见李亨的成熟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