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游表现出了他雍容的气度,余下的时间,池仇也收起了那份对子书游的怨念。
两人只是初识,并未深交,池仇那点小心思“自以为其他人都是反派”也是自己脑补出来的。
人家谦谦君子,又没啥恶意,池仇凭啥总觉得人家会对付自己,抢他“光环”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池仇在餐桌上,能够感受到宴湖城良好的氛围,既然知道了花生并非神物,番茄和辣椒也并非毒物,众人都在商量着如何指导领民如何推广种植,
说起推广,里面学问还真不少,势必要先在试种,同时培养出一批种粮,教会一批会栽种的农夫等等,从宴湖夫人的言谈之中,池仇感受一丝诧异,就是这位美丽无方,高高在上的宴湖夫人,居然对嫁接、选地、育种皆有精通,绝非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宴湖夫人笑道:“池公子见多识广,对这几种作物的种植可有见地?不知种过没有?”
池仇琢磨了一下,边思边说:“辣椒倒是种过,不过,我这水平嘛也就是人云亦云,他们咋种,我咋种,至于花生和番茄,以前倒是见过,但在南阳并无种植,或者说我身边的农家并没有种植。”
“哦。”宴湖夫人并没有在问。
池仇想了想,又谨慎的问道:“河间一带土豆的种植已然很广泛了,这些好像都是外洋的作物,江南善舟,这些物种应该都是从江南进入我华夏东土的吧。”
“外洋?”
“物种?”
“华夏东土?”
池仇的语境与他们有些不同,他已经很谨慎了,结果一句话里,依然有好几个新名词。
“花生如你所说,估计是粤海联盟从南洋带回来的,至于土豆嘛,倒是从东瀛、高丽传过来的,也就是十几年前,鸢都普家开始大范围种植,并充作军粮,各家诸侯才纷纷种植。”宴湖夫人答道。
池仇心里盘算了一下,这大洋航道,估计才开通数十载,但为何辣椒内陆都有,极地苦寒的关外都有种植,闾葱娘嗜辣,偏偏河间却只有土豆?听宴湖夫人的语气,江南似乎对这些外来作物也不熟悉?难道不是太宰赵奇推广的?
又问道:“我在南阳倒是常听说鹿颂太祖正是那传奇太宰赵奇,又听说鹿颂皇帝姓
鹿,不知这位传奇人物,到底是何年何月闻名天下,而这鹿颂皇国又是何年何月建立的呢?”
这古人的信息一向蔽塞,也不会有系统的历史培训,有些山间百姓,能够知道旧历的具体日期,指导乡民农时节气,就已经是村中贵人了,更别说啥国、啥年号了。
听池仇求教,宴湖夫人自然不会一一作答,那子书游是在座的博学之士,见状自高奋勇解说一二。
原来那太宰赵奇乃是百年前的人物,早年在湘南一带率乡人抗击南边瓯人的北犯,当时盘踞在湖广一带朝廷的正规军无法抵御,一路退守,退到了长沙,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抗敌,赵奇建立民团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除了抵抗瓯人,赵奇在衡阳巧妙地“改弦更张”,完成了“湘军”的转变。
从此湘军不但击溃了瓯人长达十年的北犯,湘军还一度进入两广,重新占领了广州、占城等地,后来,赵奇又率军东征,花了十余年,才将江南各诸侯逐渐压服,在金陵建立了太宰府,其后,西川易帜,粤海、小陈朝、西梁国、西琴公国以及西琴治下的几个伯国,华夏议会成立,赵奇任掌议。
太宰赵奇组织下的华夏议会架空了当时各家的皇权,将教谕、律法、军权都拢在议会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幕府,大有一种“苏秦兼任六国国相”的气场。
励精图治的赵奇,在修养生息数年后,开始图谋北伐,一统寰宇,先是借口七花被褥,冲冠一怒为红颜,借口诛杀匪类,率军进驻河间,以一种很奇特的方式驻军,使得一向桀骜不驯的河间诸侯不得不顺从,依次加入华夏议会之中。
让人惊奇的是,太宰赵奇对将葳澜尔朱、太原王家和曲阜孔家立为河间三公爵,并编修了《世族谱》之后,以一种很出乎意料的手腕,将河间诸侯的传承方式把控到了宗圣庙,等于揪住了河间公侯的小辫子。
也将儒家文化重新注入到河间独立的宗族世家文化之中,河间差不多被索金人、索尔人前后统治了五百年,但大部分诸侯心向华夏,也正源于此。
收拾完河间,太宰北伐,以四川出蜀,荆楚、河间诸军西征,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吓得当时北方的钦朝直接退入盛京,放弃了燕都,太宰赵奇几乎统一全境,可惜不久逝世。
华夏议会第二任掌议,谋私窃国,
江南各地变乱骤起,关中折白人复国,建立泷朝,河间和西川也宣布独立,脱离华夏议会,而钦朝重新占据燕都。
天下再次分崩离析,二十年后由赵奇侄孙才勉强统一江东,建立颂朝。
与所有儒家学子一样,子书游侃侃而谈,更加在意一些流于表面的事情,当然,池仇也无法苛责,毕竟这并不是上课。
至于太宰的最为人记住的不单单是北伐的成功,而是他在科教文以及律法以及重新将华夏文化重新覆盖全境,尤其是太宰正韵以及乡学的普及,让他的“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得以在五岳大陆生根发芽,培养了不少华夏文化的种子。
这才逐渐形成池仇所见到的五岳大陆人文现状。
池仇不免感慨,以他了解的历史,不管是前世的历史,还是五岳的历史,真正能够从草莽中崛起,群雄割据实现统一的很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毛主席,当然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只不过命短了一点,没吃下燕云十六州,不过从他认定开封不适合做国都,就知道他的战略能力远高于其弟宋太宗。
这些人杰能够以一人生命灭国五个以上完成一统,除了祖辈的积累,还需要足够命长,前世看的小说里,笑看风云,弹指间灭一国,屠一城,年纪轻轻指点江山,太难。
“大丈夫当如是也。”池仇对赵奇所做所为,除了遗憾,更多的心中敬佩,若是自己能够在历史长河里,给华夏民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信仰的重朔也能尽一份力量,该有多么自豪呀。
太宰赵奇出师虽捷身先死,恢复中华的宏图戛然而止,算一算他算是诸多“先贤”里,最有成就的一位了,五岳大陆的复杂情况,甚至比春秋战国还要严峻百倍,三百年还是六夷乱华,各种族、各民族的在华夏土地上皆有自己的生态环境,堪比战国时期,说现在是五胡乱华、南北朝也不为过。
池仇在关中就能深刻领会当地的折白人和关中汉人有着自己的独特信仰和民族自豪感。
关中是一个与华夏文明隔绝千年的地方,折白人尽管对华夏有所仰慕,但绝非同类,折白人有着他们的独特信仰,幸亏拜贾东坡和赵奇所赐,给他们普及了一下华夏之光,他们的文化中华夏因素极多,说折白和华夏一枝双开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