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一位来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20年1月2日,41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确诊。距离现在,疫情的发展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而这场战役还在继续。
我的父母都不是医务人员,他们做着平凡普通的工作。我也没有为这场战役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能确保自己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减少外出。坐在家里,我和外界的联系更多的是依靠网络。在信息化时代,人们都说,隔着屏幕,人情味儿都变淡了。可就在这几天,我面对屏幕感受到了无数感受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情感。我看着屏幕里闪过的无数画面,哭了很多次。
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有太多的人离开了我们,有太多的分别、哭泣、担心和感动。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意识到当个平凡的普通人曾是那么幸福和珍贵。
除夕夜,本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这个夜晚,有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都来不及与家人分别就已踏上征程。谁会不想与家人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坐在一起谈着对未来的憧憬,感受家人的温暖,接受面对面的祝福?但他们还是做出了选择,他们未必会想到归途,但一定握紧拳头面对来路。忍住眼泪,未曾步步回头,是他们的坚持;穿上“战服”,握住病人双手,是她们的温度。
大年三十,远在北京解放军医院工作的堂姐未能回来与家人团圆。但她在微信里对我说的那一句“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确实很平常,但确实让我心头温热。除夕时,妈妈与她视频通话,那头她身穿防护服,对我的父母——她的舅舅、舅妈,笑着说出新年祝福,耐心叮嘱“戴好口罩、减少外出”。这头,妈妈也对她一遍又一遍说“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我知道,这一幕是平淡生活的根,纤细平常,向上延伸才能结出花朵果囊。
我更明白的是,这一幕即是千家万户。
每一声叮嘱都是牵肠挂肚。
可想而知,那些奔赴湖北防疫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以及工作人员,她们的家人朋友有多担心和不舍!
在离开家乡回到定居城市的第二天,妈妈接到一通电话。电话是家乡的姑姑打来的。电话那头,姑姑对我妈妈说,我爸爸的外婆去世了。爸爸的外婆已经100多岁的高龄,前不久姑姑去看望她时,身体还很硬朗。显然,姑姑面对她的突然离去,不愿相信。尽管她年龄很大,但她的身体很好,甚至还能喝几斤白酒。
当妈妈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后,爸爸立刻买了回去家乡的高铁票。因为高铁不能直达家乡的那个城市,爸爸联系家乡的朋友去高铁站接他回家。而此时的我,听着看着这一切,很自私地想,我并不想他回去。尽管我的嘴边一直念叨着百善孝为先,但我的心里真的、真的不愿爸爸回去。
高铁站,那是人流较密集的场所;高铁上,那是几个小时的封闭空间;陌生人,那是未知的病毒附着者。在距离这通电话过去的几个小时里,“百善孝为先”让我闭嘴,女儿担心父亲的这份“自私”让我张口。而事情的最后是,爸爸退掉了高铁票,留在了家里。
这件事很平常,甚至不值一提。
这件事很普遍,发生在千家万户。
这件事,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平淡到称之为琐事。这次疫情,让平淡的感情一次一次的爆发,让中国人民的根紧紧、紧紧地抱在一起!
我的心很软,听不得因为疫情失去父亲的女儿崩溃大哭,声嘶力竭地喊:“我没有爸爸了怎么办呀!”哭声让我的心颤,让我心疼。
我的心很硬,引用了北野武的那句“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
我在等你们那一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