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胜者守也,)曹公曰:藏于形也。(曹操说:不可胜守也,守的意思就是隐匿军情。)
(可胜者攻也。)曹公曰:敌攻己,乃可胜。(敌军进攻我方暴露出弱点破绽时,我们就可以战胜它。)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曹公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
曹公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便者,动于九天之上。
曹公曰:当见未萌。
曹公曰:交争胜也。故太公曰:‘争胜于刃之□,非良将也。’
曹公曰:易见闻也。
曹公曰:原微易胜,攻其可胜,不攻其不可胜也。
曹公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曹公曰:察敌有可取,不差忒也。(能够看出敌人的可乘之机,所以不会出意外。)
曹公曰:有谋与无虑也。
曹公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
曹公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
(地生度,)曹公曰:因地形势而度之。
(度生量,量生数,)曹公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
(数生称,)曹公曰:称量敌孰愈也。
(称生胜。)曹公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
曹公曰:轻不能举重也。
曹公曰:八尺曰仞。决水千仞,其势疾也。
“此篇的典型战例是秦赵邯郸之战。公元前262年,韩国遭到了秦国的进攻,秦攻占了韩国的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野王(今河南沁阳)地区。韩王非常恐惧,忙派使臣入秦,表示愿意献出上党郡求和。但上党太守冯亭不愿献地入秦,他为了转移矛盾,减轻秦国对韩国施加的压力,就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王贪利受地,引起了秦国的不满,于是出兵攻赵,引发了长平之战。此战最终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国以赵国割地六城予秦而撤军。但是,赵国在秦国撤兵后,又不愿如约割地,因而激怒了秦国,秦国便出兵邯郸,引发了邯郸之战。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继续。在此期间,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失败的惨重教训,改变了军事战略,在强敌面前,力求做到‘先为不可胜。’他们策划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策略。对内,赵国君臣努力缓和内部矛盾,合力同心,治理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强国力,抚养孤幼以增加人口,整顿兵甲以增强战斗力,同时,还利用人民对秦军在长平坑杀赵军降卒暴行的愤恨来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这样便造就了全国上下奋起抗秦的有利势态;对外,赵国积极展开合纵活动。赵王派虞卿东见齐王,商议合纵抗秦的计划;利用魏国使者来赵谋议合纵的机会,同魏国签定了合纵的盟约;同时以灵邱(今山西灵邱)作为楚相春申君的封地,结好楚国;此外,还对韩、燕两国极力拉拢。所有这些活动,促成了反秦联合力量的形成,使得反秦统一战线顺利建立起来。待到战争开始,赵国制订了坚守邯郸、持久防御、避敌疲敌的作战方针,使秦军处于劳师远袭,远来疲惫,顿兵攻坚的困难境地。最后,赵平原君赵胜的内弟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椎杀晋鄙、率军救赵,楚相春申君也随后杀到,秦军在内外夹攻的形势下战败于邯郸,秦将王龄率残部逃回汾城,另一部分被联军包围,最后投降赵国。魏楚赵三国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西南),秦军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之西),放弃了以前所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和韩地上党,邯郸之战到此以赵胜秦败落下漫长的历史帷幕。这一次,秦国真的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老赵言而无信,我就要打你,要回你所承诺的割地六城,你不给我就打你的邯郸城。结果赌了一把气,六城未要回,还丢了好几城。老秦这个气呀,何日才能出口恶气?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走着瞧就走着瞧,你能把我老赵怎么样?
纵观邯郸之战,赵能以弱胜强。关键在于他制订了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如缓和国内矛盾,争取人民的支持,即孙子所说的‘修道保法’;同时制订了以守为主,等待外援,攻守结合的战略。在敌军出现了师劳兵疲、顿兵挫锐的情形之下,赵国又能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配合援军的进攻,一举击败秦军,赢得胜利。而秦军的失败,则是秦昭王不了解兵法原则,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冒)然发动战争而造成的恶果。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邯郸之战的胜败得失,足以启迪其百年后世的军事家们。孤军深入敌国,以众国为敌,岂有不败之理?”
“孤军深入敌国,以众国为敌,岂有不败之理?”的确如此,二战时期的日军侵华之战,德军“闪电战”入侵众国,岂有不败之理?更何况,它们是以略掠夺为目的的非正义之战?
五、兵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贵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曹公曰:用兵任势也。(用兵要善于利用‘势’。)
曹公曰:部曲为分,什伍为数。
曹公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曹公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先出兵正面交战叫正,后出兵从旁奇袭叫奇。)
曹公曰:以至实击至虚。(用最强的兵力去攻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可一破千里。)
曹公曰:正者当敌,奇兵从傍击不备也。(正面抵挡敌兵,奇兵乘敌不备从侧翼奇袭。)
曹公曰:自‘无穷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无穷也。
曹公曰:发起击敌。(曹操说:节,指的是疾猛地攻击敌人。)
(故善战者,其势险,)曹公曰:险犹疾也。
(其节短。)曹公曰:短,近也。
曹公曰:在度不远,发则中也。
曹公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又金鼓齐之,车骑转而形圆者,出入有道整齐也。
曹公曰:皆毁形匿情也。
曹公曰:以部曲、分、名、数为之,故不乱也。
曹公曰:形势所宜。(军队的实力和气势,应该处理恰当。)
曹公曰:见羸形也。(这是说故意装出软弱的样子,来引诱敌人。)
曹公曰: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
曹公曰:以利动敌也。
曹公曰:求之于势者,专任权也;不责于人者,权变明也。
曹公曰:任自然势也。(这是说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兵势篇的著名典范,便是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势形成之前的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曹两军在官渡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善于捕捉战机,能够根据战场势态的的发展灵活地变换战术,以正兵抵挡袁军的进攻,以奇兵袭击袁军的屯粮库,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正是明线暗线双管齐下,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最后击败了袁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首先在于他在谋略上高于袁绍。在袁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来进攻他时,他能够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制订出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政策。在具体实施时,也能够抓住要害。这一点可以从曹操选择官渡作主战场上看得出来。曹操一开始就把主力布置在官渡,而不是沿黄河处处设防,这是因为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因此,官渡是袁绍夺取许昌的必争之地。守住了官渡,就能呃其咽喉,使袁不得进,为反攻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曹操的胜利还在于他精通兵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在白马、延津前哨战中,曹操以佯攻示形于敌,调动袁军并分散了他们的兵力;在白马初战告捷领兵撤退时,能有利诱敌,以卒待敌,最后击败了袁军,顺利地退回官渡。在决战中,曹操善于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与建议,懂得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只有灵活地变换战术,正奇并用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的道理。因此他积极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战略态势,在得知袁军将全部粮草聚集在乌巢又疏于防守的信息后,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战机,果断地决定派精兵奇袭乌巢粮库,一举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使得袁军弹尽粮绝,军心动摇,为曹军主力部队战胜敌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孙子兵法所说用兵作战‘以正合,以奇胜’的极好印证。从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上,也能从反面印证《孙子兵法?兵势》中要点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袁绍的失败,败在他不知择人而任势,不懂战术的变换。他只知下面作战,不懂正奇并用;同时又骄傲自负,不能听取下属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常常坐失良机,最后将原有的兵力优势丧失贻尽。官渡之战的这些经验教训,历来被兵家所关注,至今仍可以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六、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不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胜者,攻其所地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也,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曹公曰:能虚实彼己也。(要透彻了解敌我双方的虚实情况。)
曹公曰:力有余也。
曹公曰:诱之以利也。(用小利去引诱敌人。)
曹公曰: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
(故敌佚能劳之,)曹公曰:以事烦之。(用各种方法干扰敌人。)
(饱能饥之,)曹公曰:绝粮道以饥之。(截断敌人的粮道,使它发生饥荒。)
(安能动之。)曹公曰: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
曹公曰:使敌不得不相往而救之也。
曹公曰: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出击敌人的薄弱环节,避开敌人设防严密的地区,袭击敌人料想不到的地方。)
曹公曰:情不泄也。
曹公曰:卒往进攻其虚懈,退又疾也。
曹公曰: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
曹公曰:军不欲烦也。
曹公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之。我未修垒堑,敌人不以形势之长,就能加之于我者,不敢攻我也。
曹公曰:形藏敌疑,则分离其众备我也,言少而易击也。
曹公曰:上所谓形藏敌疑,则分离其众以备我也。
曹公曰:以度量知空虚、会战之日。
曹公曰:越人相聚,纷纷无知也。或曰,吴越仇国也。
曹公曰:角,量也。
曹公曰:因敌形而立胜。(要根据敌情来制定取胜的策略。)
曹公曰:不以一形之胜万形。或曰,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因敌形而胜也。
曹公曰:不重复,动而应之也。
曹公曰: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
曹公曰:兵无常势,盈缩随敌。(作战没有固定的策略,要随敌情的变化而变化。)
“虚势篇的典型战例便是齐魏桂陵、马陵之战。这两场战争,发生在战国中期,是齐、魏两国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由于齐国军事家孙膑将孙子兵法的‘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军事战略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因而一举击败了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使魏国的实力逐渐减弱,最终丧失了霸主地位。
孙膑原是《孙子兵法》作者、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年轻时他曾和魏国人庞涓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将军,他自知能力不及孙膑,便不怀好意地将孙膑请到魏国。魏惠王对孙膑的欣赏,加重了他对孙膑的嫉妒。庞涓伪造了罪名,私用刑法割断孙的双脚,并在他的脸上刺字涂墨,妄图使他永远不能够出头露面。孙膑忍辱负重在魏多时,直到有一天他听说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才得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见了使者。齐使者了解到孙膑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暗地把他藏在车子里,带回了齐国。不久,孙膑得到齐将军田忌和齐威王的赏识。
公元前353年,魏国攻破了赵都邯郸。到这个时候,齐威王认为出兵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救援赵国。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赞成他这种打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而要排解别人打架(驾),自己不能帮助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一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扬长避短,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行动困难,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相攻,已经相持一年多,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我看你应该统率大军迅速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这样一来,魏军必然回兵自救,我们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便于我们打败它。’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率齐军主力向魏国国都大梁进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庞涓得知大梁危急的消息,大惊失色。魏军不得以小数兵力控制历尽艰辛刚刚攻下的邯郸,而以主力急忙回救大梁。
这时,齐军已将地势险要的桂陵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长途跋涉使士卒更加疲惫不堪,而齐军则是占有先机之利,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因此,面对齐军的阻击,魏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终于惨败而归。
然而,魏国虽然败于桂陵之战,但魏国仍具有一定的实力。真正使魏国遭到严重削弱的是十年后发生的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求救。就在韩魏两国大战俱疲之际,孙膑再次使出‘围魏救赵’的杀手锏,直逼魏都大梁。在魏国主将率兵追赶齐军的过程中,孙膑利用‘减灶之计’来麻痹敌军,使庞涓误以为齐军逃亡过半,遂当机立断,决定甩下步兵,只统率一部分轻装的精锐部队,快速追击齐军。结果,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大败魏军,迫使庞涓愤恨自杀。
这场战争,使魏国遭到从未有过的惨败。总观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孙膑都成功地运用了《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所提出的‘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的作战原则,将实力强大的魏军屡次击败。在具体实施这些原则时,齐军善于选择魏赵、魏韩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攻击大梁,迫使魏军不得不回师求援而进入齐国事先预计的战场,使魏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地位。齐军则因‘知战之地,知战之日’而以逸待劳,一举获胜。从桂陵、马陵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孙子的‘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先处战地而待敌’、‘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军事理论由孙膑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运用,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经受了时间的检验与历史、战争的印证。”
七、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事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法之法也。
曹公曰:两军争胜。(曹操说:两军争夺的是制胜权。)
曹公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陈。
(交而和舍,)曹公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两军相相对为交和。
(莫难于军争。)曹公曰:从始受命,至于交和,军争难也。(曹操说:从开始接受命令,到与敌人下面对垒,这中间争夺制胜权是最难的。)
曹公曰:示以远,速其道理,先敌至也。(曹操说:以远道行军的假象迷惑敌人,暗中却加速奔袭,这样就能先敌到达预定的阵地。)
曹公曰: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曹操说:采用迂回绕道的行动,是以行远的假象迷惑敌人;比敌军晚出发却先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将领计算得很准确,预先掌握了变远为近的计谋。)
曹公曰:善者则以利,不善者是以危。
曹公曰:迟不及也。
曹公曰:置辎重,则恐捐弃也。
曹公曰:不得休息,罢也。
曹公曰:百里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
曹公曰:蹶犹挫也。
曹公曰:道近至者多,故无死败也。
曹公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曹公曰: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曹操说:不了解敌人的军情和预谋者,不能结交也,就不能与它结交。)
曹公曰: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堑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人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
曹公曰:兵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故其疾如风,)曹公曰:击空虚也。(曹操说:这是因为袭击敌人的薄弱之处,所以迅疾如风。)
(其徐如林,)曹公曰:不见利也。(因为还没有见到好处。)
(其掠如风,)曹公曰:疾也。
(不动如山,)曹公曰:守也。(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
曹公曰:因敌而制胜也。(曹操说:‘掠乡分众’的目的是运用敌国的人力来战胜敌人。)
(廓地分利,)曹公曰:分敌利也。
(悬权而动,)曹公曰:量敌而动也。
曹公曰:左氏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公曰:正正,齐也;堂堂,大也。
曹公曰:《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军争篇的战争典范要数魏、蜀争夺汉中之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成都),与战据黄河流域的曹操、战据江南的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公元215年,曹消灭了西北的马超、韩遂势力后,亲率大军进军汉中的张鲁(‘五斗米道’张天师张道陵的孙子、张衡的儿子。),占据了汉中。汉中地处益州,曹操的进军汉中,使刘备感到自己在四川的统治权及其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汉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刘备亦不甘心它落于曹操之手中,于是曹操、刘备争夺汉中之战发生了。
在汉中之争开始时,刘备在争夺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刘备用‘知迂直之计’,善于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成功地抢占了汉中。迫使曹军退出四川,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巩固了自己在四川的统治权。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提出,用兵作战最困难之处在于争夺制胜的客观条件。从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战中,也确实证实了孙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交战之初,曹操据汉中,扼守阳平关这一军事要地,打退刘备军队的多次进攻,使得刘备处于长期顿兵坚城要塞之下而毫无进展的被动状态之中;而后来,当刘备抢占了另一更为有利的军事要地定军山时,形势便完全发生了逆转。刘备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受制于人变为制人——能够以逸待劳,调动曹军,使曹军疲于奔命,来回奔走,以至于最后陷入了求战不得,进退两难的境地。争夺制胜权的重要,从曹、刘两军前后所处的决然相反的地位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刘备之所以能变被动为主动,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刘备停止了以硬碰硬的作战方法,通过长途迂回,占领了另一军事要地定军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后,刘备便反客为主,调动曹军并在运动中设伏歼灭了曹军。最后,刘备面对曹操的援军,采取以主力守险不战,以游兵扰其后方的战略,迫使曹军撤出了汉中。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刘备的夺取汉中,是运用孙子‘迂直之计’而取得的。”
八、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曹公曰:变其正,得其所用也。(曹操说:灵活运用一般的军事法则,就会有很多的作战方法可以使用。)
曹公曰:无所依也。水毁日圮。
(衢地交合,)曹公曰:结诸侯也。
(绝地无留,)曹公曰:无久止也。
(围地则谋,)曹公曰:发奇谋也。
(死地则战。)曹公曰:殊死战也。
(涂有所不由,)曹公曰:隘难之地,所不当从,不得已从之,故为变。
(军有所不击,)曹公曰:军虽可击,以地险难久,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困穷之兵,必死战也。
(城有所不攻,)曹公曰:城小而固,粮饶,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
(地有所不争,)曹公曰:小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
(君命有所不受。)曹公曰:苟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故曰:不从中御。
曹公曰:谓下五事也。九变,一云五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曹公曰: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曹公曰:计敌不能依五地为我害,所务可信也。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曹公曰:既参于利,则亦计于害,虽有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曹公曰:害,其所恶也。
(役诸侯者以业,)曹公曰:业,事也,使其烦劳,若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趋诸侯者以利。)曹公曰:令自来也。
曹公曰:安不忘危,常设备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曹公曰: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
(必死,可虏也;)曹公曰:见利畏怯不进也。
(忿速,可侮也;)曹公曰:疾急之人,可忿怒而侮致之也。
(廉洁,可辱也;)曹公曰:廉洁之人,可污辱致之也。
(爱民,可烦也。)曹公曰:出其所必趋,爱民者,则必倍道兼行以救之,救之则烦劳也。
“九变篇的典型战例便是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时期,吴楚等七个诸侯国联兵发动叛乱。这次叛乱的规模相当庞大,发动这场叛乱的主谋和首领是吴王濞。他依仗吴国封土广大,财力富足,蓄谋夺取皇位。汉景帝在获得吴楚等七王发动叛乱的情报后,决定迎击叛军,平息叛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军东进,镇压叛军。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周亚夫在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兵力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梁疲敌的作战计划,即避免过早地与敌正面交锋,暂时舍弃梁国的部分地区,以此消耗敌军的实力;同时以截其粮道为辅助。这一作战计划的实施,使吴楚联军力疲粮尽。这时,周亚夫率军一击而胜,使西汉王朝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从这场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周亚夫对《九变》中提出的作战原则既有灵活运用,又有创新、发挥。在整个战争进程中,他都力争主动制敌,最终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胜利。周亚夫正是孙子所说的那种‘通于九变之地利’的杰出军事指挥员。”
九、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昏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其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敌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阵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瓦,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 �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曹公曰:择便利而行也。(这是曹操对篇名所作的题解,每篇开头都是这样,乃是所在篇目的精髓之所在。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行军篇的真正目的在于选择方便、有利于军队行军、作战的地形行动。)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曹公曰:近水草便利也。(曹操说:这是因为山谷靠近水草,对行军作战有利。)
(视生处高,)曹公曰:生者,阳也。
(战隆无登,)曹公曰:无迎高也。(曹操说不要攻占制高点的敌人。)
(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曹公曰:引敌使渡。
曹公曰:附,近也。
曹公曰:水上亦处其高也,水向前,后当依高而处之。
曹公曰:恐溉我也。
曹公曰:不得已与敌会于斥泽中。
曹公曰:车骑之利也。
曹公曰:战便也。
曹公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无不称帝,此四地胜之也。
曹公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乘。实犹高也。
曹公曰:恐半涉而水遽涨也。
曹公曰: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为天隙。
曹公曰:用兵常远六害,今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
曹公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蒋者,水草之聚生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翳荟者,可屏蔽之处也。此以上设地形也,以下相敌情也。
曹公曰:所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曹公曰:斩伐树木,除道进来,故动。
(众草多障者,疑也。)曹公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鸟起者,伏也;)曹公曰:鸟起其上,下有敌兵埋伏。(曹操说,鸟飞起的地方,下面有敌兵埋伏。)
(兽骇者,覆也。)曹公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
曹公曰:其使来辞卑,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
曹公曰:诡,诈也。
曹公曰:陈兵欲战也。
曹公曰:士卒疲劳也。
曹公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
曹公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
曹公曰:先轻敌,后闻其众,则心恶也。
曹公曰:备奇伏也。
曹公曰:权力均;一云,兵非贵益多也。(曹操说,估计敌我兵力相等就可以了。另一种说法认为,兵不是多多益善。)
曹公曰:未见便也。
曹公曰:厮养足也。
曹公曰: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情难用也。
(故令之以文,文之以武,)曹公曰:文,仁也;武,法也。(曹操说,文是指恩惠;武指的是法令。)
“《孙子兵法?行军篇》的成功运用,要数东、西魏沙苑、渭曲之战。东晋时期,刘裕北伐灭掉南燕、后秦之后,于公元420年6月迫晋恭帝让位,自立为帝,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即南朝宋。刘宋政权占领了中国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北方则被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所占领,形成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而后,刘宋经历了齐、梁、陈等朝代的更迭;北魏则分裂为东、西魏,后变为北齐、北周。沙苑、渭曲之战即发生在北魏分裂后的东、西魏之间。
公元534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西魏建都长安,政权为丞相宇文泰把持。东魏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南),政权为丞相高欢所把持。双方政权为吞并对方,进行多次的战争。发生于公元537年的沙苑、渭曲之战只是其中的一次。在这次战争中,东魏出动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西魏军则以七千精骑迎战。由于西魏军统帅宇文泰在处军相敌方面高出东魏高欢一筹,因而西魏军能够以弱胜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沙苑、渭曲之战在东、西魏众多次数的交战中算不上是大的战役,但我们仍可以从这一次战役中探视出东、西魏军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行军作战、处军相敌方面的长短优劣。战斗过程之中,西魏宇文泰在军事部署及‘处军’、‘相敌’方面,均深得兵法要领。孙武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提出,处军的要领在于善于利用地形将军队处置好,地形的选择应于己有利而于敌不利;相敌的要领则在于正确地分析判断敌情,在于善于透过敌军活动的现象看到其本质。沙苑、渭曲之战决战前夕,宇文泰不为东魏大军的兵势所吓倒,还从高欢攻华州不下而屯兵许原的现象中,分析、判断出东魏军人多势众却无战斗力的事实,制订了伏击制敌的计划;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敌情,将敌军引入伏击圈,宇文泰将军队驻扎在许原敌营附近,并派人化装侦察,摸清了敌军的基本情况,最后歼灭敌人于事先布好的伏击圈中,一举击败敌军。东魏军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骄傲轻敌,另一方面也在于他们的恃众冒然轻进。临战前,高欢及部将明知地形不利,易遭伏击,然主帅决策时听不进正确意见,反依错误建议行事,违背孙子所说的处军、相敌原则,最终导致了失败。”
十、地形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奚谷;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娇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曹公曰:欲战,蕃地形以立胜也。(曹操说,要作战,必须勘察地理形势,以创造获胜条件。)
曹公曰:此六者,地之形也。
曹公曰:宁致人,无致于人。
曹公曰: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齐隘口,陈而守之,以出奇也。敌若先居此地,齐口陈,勿从也。即半隘陈者从之,而与敌共此利也。
曹公曰: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
曹公曰:挑战者,延敌也。
曹公曰:不料力。
(卒强吏弱,曰驰;)曹公曰:吏不能统,故弛坏。
(吏强卒弱,曰陷;)曹公曰:吏强欲进,卒弱辄陷,败也。
曹公曰:大吏,小将也。大将怒之而不厌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
曹公曰:为将若此,乱之道也。
曹公曰:其势若此,必走之兵也。
曹公曰:恩不可专用,罚不可独任;若骄子之喜怒对目,还害而不可用也。
曹公曰:胜之半也,未可知也。
“关于这地形篇,我们可以研讨一下东晋灭南燕之战,看看南朝宋主刘裕是如何运用《孙子兵法》而彻底击败南燕主慕容超。
东晋与前秦淝水一战,前秦王苻坚大败,溃不成军,苻坚的一世英名尽丧黄泉,不过几年,终被仅分其国。前秦政权为姚苌、姚兴建立的后秦所取代。北方原在前秦控制下的各族上层又建立起几十个割据政权,出现了再度分裂的局面。它们互相争夺,战乱不已。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前凉、南凉、后凉、西凉、北凉、后赵、仇池国、吐谷浑等。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的战乱时期。
公元396年北魏军南下,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的击。从此,后燕被截为南北两部,也就是南燕和北燕。不久,北魏开始进一步实施其统一北方的宏伟计划。
南燕言慕容德原是后燕的范阳王,久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由于慕容德屡被魏军所困,于公元398年迁往滑台(今河南滑县)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面受敌,于次年将都址迁往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比较强大的政权是北魏,与东晋连壤的是南燕和后秦。南燕国小势单,跻身众国围困之中,屡遭大国欺凌磨难,实可谓是慕容世家代代相传的奇耻大辱与仇恨!但它最终还是厄运难逃。
东晋在淝水之战后,原收复了保、兖、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南),但不久因东晋内部争权夺利,这些地方得而复失,为南燕、后秦占领。在不久爆发的孙恩、赵义、桓玄叛乱中,平民出身的刘裕因镇压起义和平息叛乱而官至车骑将军,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军政大权。刘裕当权之后,政法上排除异己,强化自己势力;经济上减轻征调、徭役、田租,以缓和阶级矛盾而防止农民起义;军事上以恢复中原为口号,训练军队,积极准备北伐战争。
后来,刘裕发动北伐战争,第一个目标便列为南燕,欲一举歼灭南燕主慕容超,收复失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在灭南燕之战中,刘裕准确地判断敌情,慎重选择了北伐路线,利用地形之变灵活地变换战术,取得了北伐的伟大胜利。
分析刘裕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了解敌人,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地形对于己方的利弊。他正确地分析了南燕政权贪婪、知近利而无远虑的特点,料定目光短浅的慕容超不会凭险固守大岘山,果断地选择了一条捷径直入敌国腹地。刘裕在这次战争中,不仅‘料敌制胜,计险、远近,’而且做到了孙子所说的《孙子兵法》所说的‘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善于根据敌情制订相应的作战措施,采取灵活的战术、战法来战胜敌人。刘裕根据南燕骑兵善于在平川地形作战,而晋军步兵在平川作战又容易被骑兵冲垮的情况,将车阵这一古老的作战队形与战法运用到作战之中,组成了一个集步兵、骑兵、车兵相结合的阵势,在作战中有效地抑制了燕军之所长。在两军相持时,刘裕及时运用奇兵袭击敌人薄弱的后方,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为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最终结果,刘裕发动的北伐战争消灭了南燕主慕容超。
反观燕军之所以失败,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浅与骄横自负外,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慕容超没有学好《孙子兵法》,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敌制胜。孙子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说:‘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而待敌’,慕容超违背了孙子所说的这些原则,弃大岘山之险不守,放弃了能有力地阻击敌人进攻的地形而过早与敌军正面决战,结果首战失败,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导致了最终失败。这一历史教训,很值得我辈及后辈认真总结思考。”
十一、九地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之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