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陆上防御工事与海上舰队遥相呼应,这是新加坡防御的两个重心,特龙普等人做出重点解决海军新加坡支队的战略战术,的确找着了重点。
不过最令这些欧洲人心动的,是天策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军工技术,战舰无疑是集大成者。
八国联军的战舰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虽然新加坡支队拥有航速优势和武器优势,在绝对数量的敌人面前,也只能选择规避,因为弹药有限。
虽然三千吨级的海监战舰也可以玩玩碰碰船,但油料也是有限的。
六月二十九日,经过休整后的八国联军舰队倾巢而出,三百零一十二艘战舰全部出港,开始对天策军海军新加坡支队布置天罗地网,妄图以绝对数量堵住新加坡支队。
八国联军在新加坡之战中共沉没和损毁战舰五十四艘,伤一百多艘,许多重伤的战舰被拖了回来。
经过几天的修复,仍然有九艘战舰在马六甲城港口趴窝了,因为破坏过于严重,马六甲城也没有充足的材料供八国联军修理这些重伤的战舰,这九艘战舰的最终归宿可能要被遗弃了。
新加坡警备区司令员孟楠行,对联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因为他有空军。
特龙普的如意算盘注定要失算了,新加坡虽然是弹丸之地,但是它的背后有强大的天策军和起点城,先进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都是欧洲人无法想象的。
在新加坡之战的第二天,天策军空军就已经对新加坡进行了第一次弹药补给。
第三天,从望海城(巴达维亚)增援而来的望海城分舰队,已到达新加坡外海,所以八国联合舰队所面对的天策军战舰总数已达六艘,即三艘海监战舰和三艘海警战舰。
第四天,新加坡空军战机的数量已达二十四架,这是从纳土纳岛向新加坡第二次补充物资,留下来的二十一架直十八运输机,它们将暂时加入新加坡空军序列,执行对敌作战。
第六天,即八国联军舰队出动围捕新加坡支队的当天,从本土而来的天策军海军增援舰队主力已到达新加坡附近洋面。
从本土来援的是最远的上海东海舰队,其次是台北和香港舰队,以及南洋总督区的马尼拉、金兰湾等地的战舰。
其中包括两艘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这是核动力航母第一次做远程奔袭实战,以检验快速反应能力,对清作战那次不算应急行动。
每艘航母搭乘了五十四架直十八运输机,作为其海上攻击力量,另外还有三架武直十直升机作为空中侦查和火力补充。
增援舰队还包括两艘船坞登陆舰、两艘补给舰、四艘海警战舰和十二艘海监战舰。
由于天策军海军在武器方面具有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的特点,而且各型舰艇的防护力高,航速快,所以一定时期内,王越不会提供其他现代军舰。
现代军舰大多都配备了导弹,导弹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有对地,对舰,对空等多种类型,在学习和操作难度上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可不少。
相对于本时空其他国家的战舰,即使以天策军海军现有的武器,在火力上都已经过剩的,使用导弹无疑是画蛇添足,而且导弹的补充也不具备持续性。
王越的构想是天策军海军和陆军武器弹药,最终要走向自给自足。
所以将来海军的武器也要立足于起点城自己仿造的产品,而战舰也要学会自己造,当然,自己造战舰可以先从内河小炮艇练手。
如使用前世的海警和海监船安装陆军用炮作战,也是开拓海军思路的一种做法,以此为延伸,真正的战舰应该是个什么样,海军官兵们在不断的实战中,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现代舰艇啊,导弹啊什么的,将来王越会弄过来一点,让大家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但不会是主流。
当然,核动力航母是现代舰艇中的巅峰之作,主要是航母的用途很大,一个是发电,另一个是其动力的持久性。
对于缺乏全球补给油料的天策军海军,核动力航母有它不可替代性。
“报告司令,刚刚收到新加坡警备区司令部的发来的消息,八国联军舰队再次倾巢出动,从态势上判断,敌人的目标应该是想围捕我新加坡支队的三艘战舰。”旗舰一艘核动力航母上,海军司令员韦小亮向王越汇报道
增援舰队主力是在纳土纳岛附近洋面集结后,驶向新加坡的,此时主力舰队正位于新加坡以东八十公里海面上。
“命令,武直十直升机起飞,对马六甲方向做空中侦查,随时掌握八国联军动向。”王越道:“命令新加坡支队由马六甲海峡自东向西运动,吸引八国联军进入马六甲海峡,为我军全歼八国联军创造条件。”
“是!”
新加坡支队收到王越的命令后,开始驶向马六甲海峡。
八国联军舰队拥有三百一十二艘战舰,马六甲海峡最窄处仅宽三十七公里,新加坡支队迎面而来时,八国联军舰队的战舰才刚刚通行过去一大半。
所以,新加坡支队所面对的是密密麻麻的风帆战舰。
“哦,上帝呀,他们是来自投罗网的吗?”
“也许是来投降的吧?”
“看来我们前几天的进攻,已经令敌人胆怯了。”
三艘蓝白相间的现代舰艇,向着如汪洋一般的风帆舰队而来,这样的情景让八国联军既疑惑,又兴奋,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
“将军,看来新加坡的这三艘战舰是要投诚了。”参谋长尼茨欣喜地道。
“不要掉以轻心。”特龙普死死地盯着高速而来的新加坡支队道:“立刻发旗语,命令各舰队从后方围住他们,无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
刷刷刷,特龙普的命令随着旗语传递给各舰队,其实都不用特龙普吩咐,周围的欧洲战舰已经从后面向新加坡支队围了过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