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都会觉得有些不满、或者不符合预期。即便是《哈利波特》这样好评比较多的电影当初也因为很多细节没拍进去而感到可惜。
《指环王》系列是个例外。
这部电影的所有景色、种族设定、人物形象都超出了我看书时的想象。埃尔隆德的城堡、夏尔霍比特人住的小圆屋、洛汗国、刚铎城,这些地点的塑造跟书中描写都那么贴切,但又比看书所感受到的画面更美、更贴近中土大陆的总体意象。不同种族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
它的故事虽然相比原著也有不少细节被改动,但不会让人感觉“啊,书里的这个怎么被砍掉了”,而是让人完全沉浸在故事里,而且能够欣然接受导演的改动。
一部电影被很高地评价当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我的角度来讲,它除了本身符合“好电影”的各种特征以外,还有它对原著作品近乎完美的诠释。
在用类型片概括抹消了电影的独特性,这正是这个提问不合适的地方。因为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肖申克的救赎》概括成“一个含冤之人越狱的故事”、将《阿甘正传》概括成“一个傻子收获了真正爱情的故事”、将另一奇幻神作概括成“一个邪神世界在政治角逐中徐徐展开的故事”(你们猜这是哪部作品)。我们可以从类型片体系内描述魔戒的牛逼,这一点高票答案已经谈了许多;但我们也可以跳出类型片体系讲一讲:为什么她的拥趸这么多?
所以我作为粉丝就来谈谈看法,我为什么给《魔戒》打满星。
每一次找寻到真正热爱的事物之前,似乎都要经历一个讨厌它的过程。最开始观看《指环王》,其实我是拒绝的。那时家里好不容易有一台彩电,我还是个脸盲,见到外国人,只能以发型和年龄区分角色。这样的电影别提让我多痛苦了。幸运的是,cctv6这个红娘挽救了我们的缘分——家中的电视接收着有限的电视台,cctv6又特别喜欢循环播放有限的电影。一来二去地,我渐渐分清了人物,也慢慢跟上了剧情。一点味道从这块难啃的骨头上缓缓释放出来。
接受低魔世界需要一个过程,我不理解为什么电影不能一步到位。我满怀期待能见到孙悟空那样神通广达的魔法,映入眼帘的却只有比师徒四人还要倒霉的旅者。他们行动驰缓、装备臃肿、神色严肃、语调压抑,这哪里像是展开一段伟大冒险的样子?简直太不友好了!我回想起更小的时候,电视中放映《二嫫》、《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无聊回忆,昏暗的镜头加上偶尔冒出一句不知所云的台词,大人的口味想必就是如此的吧。不管怎么说,我意识到电影的受众恐怕不是我这样的小屁孩。
不过有舍有得,成年后,我和周围的人比较了对《指环王》的观感。发现我年幼无知的心灵,使得我对她的感情竟无比纯洁。我在完全没有被剧透、且完全没有接触过低魔、西方奇幻、史诗和悲剧元素、以及尚未培养起对叙事套路的直觉的前提下,独立看完的此片!这一顿满汉全席如此丰盛,教我一个穷娃娃赶上了!一切都要归功于当时的信息不畅和我的孤陋寡闻。回首后来的观影经历,可知这段独一无二的体验是多么弥足珍贵,人世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啊!
于是我对主角一行十一人的命运全身心投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左右我的思维,操纵我对结局的期盼。他们最后或许会成功吧——这点意识我还是有的,但恐怕会全军覆没。悲壮低迷的气氛、疲于奔命的行进,首尾难顾的战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这是要开虐呀。从小我就害怕虐心情节,李连杰身上多挨了反派两下,我都哭。啊,我晓得这种故事的尿性,这十一位英雄就是十一个***——有去无回。果不其然,中途折了俩。正当我全神贯注准备承受更大的打击时,第一部结束了。
第二、三部的观影心情比较顺畅,这得益于逐渐明朗而希望的前景。现在知乎上的讨论,也是喜欢第二部的人多一点,必竟它是整篇神话一扫阴霾的转折之处。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我就用这个文字来简单代替一下,不要见怪啊!
首先写书的人很牛,牛津大学的语言学家,托尔金在发表《指环王》之前,其实在写《精灵宝钻》,指环王只是其中的缩影,它是众多纪元中一小部分,指环王也既是第三纪元的事情了,《指环王》依靠其强大的历史背景(托尔金笔下创造的宏观宇宙)引发观众对中土世界未知秘密的探寻,每个人名字,姓氏,都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每座城市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往和经历,就比如很少出现的大反派-索伦,其实早就出现在第二纪元的人物,是黑暗魔君米尔寇的仆从,每个人物,每座城市的背景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就赚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当然,《指环王》也有其本身的文学价值,拥有丰富的美学造诣,仅其中创造的语言就多数十种,而托尔金的儿子就是因为彼得把《指环王》拍成战争片,不让他拍《精灵宝钻》,导演并没有把其中的美学价值给表现出来,但是由于故事的情节,内容的丰富,人物的个性,以及托尔金的叙述手法,强调一下的是《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也是仿造托尔金的叙述手法,指环王系列依然十分经典,目前奇幻类的电影也没有能超过他的,包括《哈利波特系列》,所以指环王评分高实至名归,如果实在不懂其中的内涵,可以去读一读《精灵宝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