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心照顾了宁砚泠大半夜,又和她秉烛谈心,最后还宿在她房里。宁砚泠推她去睡,她虽然不肯,还想再听宁砚泠讲讲她的故事,可是敌不过疲惫困倦,一面儿嚷嚷着非要宁砚泠说出来那人是谁,一面儿却口齿缠绵,眉眼饧涩,不多时已然响起均匀的呼吸声,睡着了。
宁砚泠方才睡了大半夜,醒了又与橙心推心置腹地谈了半宿,这当儿已然困意全无。加之橙心睡着前,口内依然嘟哝着“叫什么名儿?家里可好?”胡乱地问她,她嘴上虽不答,心里却也渐渐清明起来,往日的一幕幕更是浮现心头。
所有和陆孟来有关的事情都藏在古城姑苏,藏在虎丘旁的书院里,藏在书院的每个角角落落。
江南所有的建筑园林都是精致秀丽的,潜心书院也不例外,而楚皇登基后颁布的男女共学的新政更是为这座古老的书院添上了一抹瑰色。那些穿着水粉、水蓝衫子的少女们,走进书院,那读书声中又增添上几缕银铃般的妙音。
那年是大正元年,宁修远说要让女儿进学,宁夫人自然是拦着“城中哪有女儿家进学堂的?”宁修远便劝她,新政已经颁布,江南富庶,那些商贾家的女儿很快都会入学。潜心书院历史悠久,里面的先生都是当世名儒,还是早些儿进学得好。
于是六岁的宁砚泠被父亲搀着小手,进了潜心书院。那白墙青瓦,那满架蔷薇,那后院老树,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在课室里,她第一次遇到那个才总角的小男孩儿。他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薄唇微翘,满含笑意。他的名字叫做陆孟来。
陆孟来的祖父是武宗时期的内阁首辅陆玄素。宁砚泠曾听父亲与友人聊天时提及,陆阁老的一生,少年高中,勇斗权臣,贬官边疆,卧薪尝胆,卷土重来,位极人臣,堪称天下仕子的楷模。最后激流勇退,致仕返乡。而他的长子陆安淮,从小跟着他颠沛流离,从边关到京都,看尽了官场冷暖,从避之不及到趋之若鹜,因此深厌官场,甚至没有进过考场,从来只在姑苏祖籍居住,田园牧歌。
陆孟来和他父亲不同,受祖父开蒙,倒是很喜欢读书,也是早早地就进了潜心书院。等到新政下来,宁砚泠进书院的时候,他已经九岁,在书院里学习了三年了。
像他们这样的官宦子弟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可是陆孟来从来不参与其中任何一个,也不跟任何人走近。其实学生们都知晓他的身世,也有不少慕名或是受父亲之命,想要和他结交的,但都被他淡淡地拒绝了。因此,虽然他在书院里待了三年,竟和刚入学的宁砚泠一般,形单影只。
那时,宁砚泠算是那个课室里第一个女孩儿。那些稚童们多在背地里嘻嘻哈哈,有些甚至还捉弄过她她的家世普通,父亲更只是一个小小的推官。小孩儿的眼色有时比大人的更凌厉,他们都不需要掩饰罢。
陆孟来看不过眼,帮她捉过塞进课桌的青蛙,掸过撒在她肩头的枯叶,也曾细细地整理过她被拉扯松散的发辫。宁砚泠曾带着哭腔,喊过他“孟来哥哥”,从此以后,她便只喊他“孟来哥哥”。而他,却像小大人似的,唤她“阿濯”。
时光泻过一本又一本的书卷,他们渐渐长大,仿佛什么都明白,又仿佛什么都不明白。纵使一年年冬去春来再快,快不过世上的风云瞬变。那一年,边塞告急!那一年,父亲的升迁令下来了。宁砚泠还在想怎么和陆孟来告别,可是那天进了课室后,却看见陆孟来的课桌整理得干干净净,夫子说陆孟来不念书了。陆孟来约她在虎丘见面。
在夕阳中,他们爬上了这吴中第一山。宁砚泠的绣鞋打滑,陆孟来朝她伸出了手,可是她犹豫了一下,却只扯着他的袍袖。后来,陆孟来说,我不读书了,我也不参加科举,现在边塞告急,与其在朝堂里与竖子勾心斗角,不如去边关,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不负此生是男儿。宁砚泠有些错愕,他那略显单薄的身子微微挺立。“阿濯,我的祖父曾经是内阁首辅,天下读书人也唯独此山最高了,可是他并不快乐,所以我读书只为了明先贤之理,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应试。”他的眼中溢出光彩,飞快地扯起宁砚泠的袍袖,“过去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眼下边塞告急,我知道什么才是我该做的事了我要去投军。此去,可能一去不回。若是,若是我平叛得胜返故乡,我一定来找你。”等我,不要等我……等我。
看着他神采奕奕的双眸,宁砚泠咽下了那句“父亲升迁,我们全家要搬去京城了。”她知道,陆孟来会比她先离开。于是,她开口道:“那么,我先预祝你得胜归来。”她笑起来,仿佛枝头突然绽开的花朵,那般轻灵,那般娇柔,她对陆孟来说:“孟来哥哥,等你再回来的时候,你可能就是将军啦。”陆孟来听了,腼腆一笑,道:“多谢,愿如你所说。”
然后,他们就此分别。初到京都的日子艰难且不顺遂,宁砚泠觉得岁月消磨掉了他们对彼此的深刻印象,陆孟来,渐渐地变成一个只是年少时的同窗。他们一起看过的杂剧话本已经忘记了,一起在藏书阁看书的日子模糊了,曾经一起玩过的游戏,一起逛过的街,一起爬过的山,一起度过的每一个节日都渐渐失去了颜色,记忆里昏黄灰白。连梦境都甚少出现,若不是这病症发作,脑中作烧,仿佛收藏记忆的屋子撞了窃,接连梦到了他两回,她几乎忘记了这个人,这个说要回来却一直没有回来,甚至连音信都没有了的人。
破晓前最黑暗寒冷的时刻,枝头被寒风吹下早开的花骨朵,宁砚泠的睫毛轻轻地碰了碰,她终于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