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道:
“若真是战神,那可真令人唏嘘。他与天帝,原本是并肩作战的好伙伴。两人相逢于微识,一同得道飞升,又一同在天宫步步升迁,后来战神又以战功扶持着天帝成为了天帝,成为了天地间的第一人。两人这样的情分,若是此时战神倒戈相向,那真是人心难测,世态炎凉了。”
天帝与战神,还有阎王三兄弟的故事,曾是天地间流传的一段佳话。
他们三人并非亲生兄弟,但情谊却比许多亲生兄弟都要高深些。
传说中,在飞升之前,天帝擅谋,战神善武,而阎王,是个贵高权重的富家弟子。
这三人原本并没有什么交集,直到一次水灾将三人汇集在一起。
天帝出身贫寒,是一个标准的农家子弟,却天资聪颖,而且运气也不错,邻居是个夫子,从小做农活之余,还有机会跟着那夫子学了一些知识。
那夫子不是简单的乡村教书书生,而是自朝堂上退下的,学富五车、眼界高深的大学士,因为厌倦了朝堂的争斗而来到了小村落隐居,多少人想请他再次出山都请不动的人物。
那夫子见天帝好学又聪慧,品性也不错,便认下了这个徒弟,悉心教导,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给了他,还有之前从各处搜集来的藏书。
在夫子与那些藏书的帮助下,天帝进步地极快,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才子,提起来不仅相邻们知道,连当地的官场中也流传了一些他的故事。
许多官员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前去当幕僚,开出的条件也一个比一个更厚重。
最终,在夫子的建议下,天帝选择了去当地的知府那里,做一个出谋划策的师爷。一上任就针对当地的吏治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建议,知府挑着几条采纳了,立刻就有了不错的反馈。
渐渐的,知府对其越来越信任,而天帝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故事说到这里,只是一个农家学子依靠自己的本事,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故事。
可是,命运不会放过任何人,包括聪明人。
就在天帝上任的第二年,当地发生了很大的水患。开始的时候,只是气候异常,连日下雨,大家都只当是普通的降雨而已,并未引起多大的重视。
天帝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建议知府抢收粮食,提前存粮,在高处建立临时居所,迁移一部分临河的百姓,稳步安排赈灾事宜,知府却觉得,若闹出大动静,反而会造成人心慌乱,便没有执行。
可渐渐的,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积水变多了,特别是河边的百姓们,首当其冲受到了灾害的波及,出行开始变得有些困难,田里的粮食也都被淹没了。
可是那时消息比较闭塞,其他地区,特别是中高地势的百姓们还不知道其他地区发生了什么,依旧淡定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天帝有些急了,极力劝说知府尽快执行计划。
他一针见血指出了必须如此做的原因:
“知府大人,我们这里地势复杂,山地多,平原少,田地资源原本就十分少,所以许多百姓们便开始填河,造成了人造的农田。河岸水草丰美,造成良田之后产量很高,所以百姓们尝到了甜头,便纷纷效仿。如今这河床已经十分狭窄,一旦雨量暴增,变成洪灾,那狭窄的河道必定不能承受如此大的容量,到时候必定会决堤,那两岸的百姓们就都要遭殃了。”
知府也十分头疼:
“可是那些农田就是百姓们的命根子,你难道要他们再还回来吗?”
天帝坚持道:
“这原本就是违背了自然的事情。平常侥幸看不出来,一旦雨水多的年份,就都是隐患。知府大人,此事我造就提醒过,可你们说,多点粮食收成对谁都不是坏事,便睁一眼闭一眼让百姓们如此做了。事到如今,我也不是要他们毁掉良田,如今最着急的,是迁移沿河的百姓们,在高处建立临时居住点。”
知府叹息道:
“哪有这么容易。如今雨水虽然多,但也只是出行不便,你要如何说服那么多百姓,放弃自己辛苦建造的家园,迁移到别处。而且这损失的补偿怎么算?建立临时居住点的财物又要从哪里出?我们知府如今财物情况也不容乐观,必须要向上请款才行。若是当真会爆发了洪灾还好说,若是没有爆发,那届时民怨会集中爆发,上面也会问责,我们又要如何承担?”
天帝肯定道:
“我懂得一些天文知识,确定这雨水大概率会继续,而且接下来降下暴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若到了那时再行动,就晚了。”
知府还是犹豫了:
“师爷,你说的我都懂。可是政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也说了,降雨概率极大,却也不是百分百。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我们只能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未雨绸缪,至于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天帝最终没能成功说服知府,而他预期之中的暴雨却如期而至,而且来的十分猛烈,几乎是一夜之间,河中的河水已经汹涌地要冲破防线了。
知府紧急调了壮丁前去加固河堤,却已经晚了,汹涌的河水最终冲破了一切,将前线的将士与百姓们全部吞没在腹中。
至此,所有消息都瞒不住了。其实那知府也没有刻意隐瞒,只是消息传递到朝廷,本来就需要时间,而这暴雨又来的太急,一切进展地太快,便最终造成了当地官员无能无德的印象。
朝廷自然震怒,立刻派了钦差大臣前来探查情况,顺便主持工作。这个钦差大臣,就是阎王。
阎王到了当地之后,先是废了知府的公职,判了他死罪,又走访了当地的百姓了解情况,并迅速采取了开仓赈粮这一系列的举措,暂时稳住了因为洪灾突然爆发,死伤无数而慌乱不已的百姓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