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周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骄兵悍将渡过汉水之后,仍不见一个楚军,以为和上次南征一样,楚国无大军抵挡。
此时,一阵雷鸣般的鼓声响起,前后左右涌来无数的楚人,周军被打得大败而逃。
周军大部丧失。侥幸逃出的主帅辛伯惧怕昭公降罪,于是上表“天大日,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也就是说,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天时地利。
周昭王大怒,决定再次伐楚。
五年之后的昭王二十四年,周昭王再次亲率六军,第三次攻打楚国。
按照周王朝军队建制的规定:周天子拥有六军,大诸侯国拥有三军,小诸侯国只能拥有一军。
周昭王此次率六军伐楚,说明了是举全国之兵而为,其用兵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西周的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这从侧面证明了,周昭王欲一战定乾坤,将楚国从远古时代的地球上抺去。
而同一时刻,楚国全体国民也知道,这将是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
楚人同仇敌忾,就连年老体弱妇女和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都高呼着“不服周”的口号,纷纷自告奋勇要求前往作战。
这一次楚人没有使用伎俩,而是选择了硬碰硬的正面决战。
就在这种赴死如生的士气中,周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祭公辛伯急忙保着昭王杀开一条血路逃跑。
他们逃到汉江边,忽然发现岸上有几条新船,便慌慌张张推船下水渡江。
船刚到江心,一下子散成了无数块木板。
原来,楚人料定昭王兵败后,必定从这里渡江,于是就用树胶把木板粘起来做成船,放在岸边。船到江心,树胶溶化,船就散架了。
这次伐楚,周军全军覆没,就连周天子昭王自己,也落江而死。
周王朝的大臣们不敢举行葬礼,怕把这不体面的事张扬出去,只得悄悄地把昭王埋葬了。只留下一个语焉不详的记载——“南巡不返”。
讲到这里,江小刁忍不住问道:“先生讲的好精彩。不过我不明白的是,这和蚩尤契约有什么关系呢?”
徐苟三微微一笑,反问道:“姑娘去想想他们最后的决战,难道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江小刁想了想,摇头说道:“我想不出来。”
张天师沉声说道:“这中间确实有疑点。”
江小刁望着父亲:“爹爹,哪里有可疑之处啊?”
张天师说道:“楚国从熊绎建国,到昭王即位,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扩张地盘倒是可以理解。但是一个只有五十里的小诸侯,就算再怎么样,几十年间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口。”
江小刁笑道:“爹爹,他们去扩大地盘,不就有了更多的人口了吗?”
张天师道:“表面上似乎你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江小刁奇怪地问道:“为什么?”
张天师道:“很简单,在短时间内扩大地盘的那些人口,比如之前的土著,从心里不会认同自己是楚国人。遇到战乱时,不会出力打仗。更不可能出现徐先生说的妇孺都报名上前线决死的现象。”